《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多部清宮戲那麼火,不僅是有好演員,還因為劇裡的故宮景,也為戲加了不少分。


而《上新了·故宮》是有史以來第一檔進宮拍攝的綜藝節目,由鄧倫和週一圍共同主持並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歷史文化。


現在故宮的開放面積已經達到80%,其實從空間上來說並沒有太多對觀眾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在遊覽了一遍宮殿後,就不記得哪些細節了。


故宮中的各大宮殿,雖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眼中,但是對於它們的構造我們仍只是看到了表面。而《我要去故宮》系列中的太和殿,以生動有趣的圖文,帶我們一起體驗古代匠人的建造之美。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01

"太和"是宇宙間所有的事物的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此殿又被老百姓稱為"金鑾殿",而它的存在也經歷了不少的磨難。


在明朝的時候管太和殿叫奉天殿,也是紫禁城裡最大的宮殿, 建於永樂年間。在 建成不久,朱棣就把國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可誰知,他剛剛遷都一年多,一把大火就把這太和殿給燒了,這麼好的宮殿真是可惜了。


不料轉過年來乾清宮也失了火,燒得也是一乾二淨。永樂皇帝朱棣就很生氣, 索性不重修了。


過了十多年之後,正統皇帝朱祁鎮登基後,才開始命人重建和整修太和殿,樣子還是和之前一樣輝煌。

可剛過了一百多年,在嘉靖年間又是一場大火,再次把太和殿燒了個精光, 為什麼這麼容易?


這太和殿著火的次數也太多了,皇帝說是這皇城的風水被破壞了,缺少了避邪之物,他才被 "天火"燒了。


於是專門請來一位風水先生,讓他給出出主意,看 用個什麼法子能避"天火"之侵。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被請來的風水先生是京城裡有名 的"半仙兒",他進得宮裡就一頓神吹,嘉靖皇帝本來就愛信鬼神,聽他那麼一氣神侃, 還真信了。


他對嘉靖皇帝說道:"萬歲,這宮中失火都是那玉 皇大帝搞的鬼,他說他是'天龍',您是'地龍',他要壓著您, 所以降'天火'來燒您。


風水先生告訴皇帝:"那玉皇大帝的凌霄殿上有八千九百條龍,要避那玉皇大帝的 '天火'之侵,就是您在重建這奉天殿時,上面龍的數目要比天上的大。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於是皇帝就請來了能工巧匠,在太和殿上上設龍雕、龍畫一萬條,而且還只能多,不能少!


嘉靖皇帝建完後,太和殿的屋簷上琉璃勾頭和滴水上也是以圍龍、行龍為紋飾,共兩千六百零四條,璽彩畫繪龍紋兩千零六十八條,貼金的圍龍兩百條;前後簷窗上龍紋二十四條;隔扉和窗上的鎏金飾件上有龍紋三千四百四十條。


嘉靖皇帝看著太和殿裡,到處的龍圖甚是滿意,大臣們帶著他在裡外細數著每一條龍,這太和殿總共有造型各異的行龍、圍龍、蟠龍一萬三千八百四十四 條,比風水先生說的多了三千八百四十四條龍。


聽到這裡,嘉靖皇帝滿臉笑容:"正合朕的心思,這回就不怕那玉皇大帝的天火了!"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其實這只是個迷信,但是也給太和殿留下了更讓人驚訝的龍圖,但是太和殿著火的真正原因還是人們的防火意識不夠全面。


在後來,很多皇宮中的一些修建師就發現了這個原因,也對其進行了改善,在太和殿的很多地方都有了突破性的改進。


02


"水火無情人有情",在紫禁城內就發生了幾十次的火災,在太和殿就發生了四五次重大的火災。

剛開始在建太和殿時,就有想到防火系統,可是上天還是要考驗太和殿,而康熙爺的智慧,讓太和殿倖免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在很多的建築物上都設計了一些巧妙的裝置,將原有的木結構改為

防火牆,一牆相連,遇火時,不會遭殃到其他地方。


建築物之間的鏈接就形成了一個防火體系,因為這樣的設計,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和殿裡,很多的牆壁都連在一起的原因。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在太和殿上可以看到很多的鐵缸,其實也是救火工具,它被稱為

"門海",顧名思義就是門前有大海。


在這些設備下,還有一些輔助的工具:岔子擊桶和西式擊桶。它們的工作原理就類似於現代的壓水井。


不止是這些東西的出現,在當時,太和殿的第一支消防隊也成立了,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滅火。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03


不止是這些防火建造,還有在太和殿上的所有東西,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它有趣的小故事。


人們眼中的太和殿裡,遍地黃金。

在太和殿內都是以金磚墁地,而這裡的金磚並不是黃金,而是在蘇州特製的磚,其表面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


這種磚專門為京城皇宮特製,而一塊磚的成本就相當於清代年初三個縣令一月的俸祿。


並且一塊磚需要近兩年的時間才能進到紫禁城,它被稱為"京磚" ,但是由於珍貴,後來人們就把"京磚"改為"金磚"。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龍生九子"寓意皇族多子多孫。

在太和殿中有很多的龍騰圖,在樑柱、門扉等地方都繪有龍紋,是紫禁城中擁有最多龍紋的宮殿。


皇帝信古代神話,傳說有"龍生九子",小龍子各個能力出奇,威武鎮攝四方。


而皇帝的皇子又何止九個,這裡的九子其實就是個虛指數字,表示數量極多的意思。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甪端香爐,神通廣大。

甪端是一種獨角的神獸,在人們口中有著非凡無窮的力量,屹立在太和殿守護太平。


在皇帝眼裡,甪端是神物,能通曉多種語言,可日行千里,為君主帶來廣博知識。


但是其實它只是象徵著君主賢明,雖在深殿寶座卻能知曉天下事,也寓意著皇帝健康長壽,國家長治久安。


太和殿經歷了多次的大火,然而這些東西依然保存完好,呈現在世人的眼中。古人的智慧,在這些稀物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讓後人遇見太和殿最美的文化遺產。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04

而在新中國成立後,在太和殿裡看到了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薄儀。


當時才四歲的薄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在這兒,我要回家。"


他的父親只好安慰他:"別哭了,一會就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


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


二十來歲的年紀,即經歷了皇帝不是皇帝的波折。可儘管,關上紫禁城的大門,他在裡面依然故我。


而當時中國的各種變化是確實存在的,各種思想、各種派別、各個人物、各個國家,可以說,與同齡人相比,溥儀經歷得比任何人都多。


北京政變之後,薄儀逃到了日本公館,後又被日本人利用送到了天津,之後溥儀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日本投降之後,溥儀準備潛逃去日本,但是卻在瀋陽被蘇聯紅軍給抓住了。後來溥儀被作為戰犯,被送到了撫順戰犯管理所勞改。


揹負著罵名,薄儀做了十年的牢,後才被赦免,而他想回自己家時,卻也要一張門票。


當他排隊買票進故宮時,眼前的一幕讓他甚是懷念,已經過去了四十幾年了,至今他還記得在龍椅下的那個蛐蛐罐。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太和殿依舊如此,這個讓他曾經敬畏的地方,現在已經是每個人心中偉大的歷史象徵。


在薄儀的心裡,太和殿並不是家這麼簡單,一切的榮耀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它也讓世人見證歷史的存在。


現在的太和殿,被世界各地的人所瞻望,那是中國歷史宏偉的表現,它經過大火的洗禮,也見證了歷代皇帝的變遷。


風雨後的彩虹,也似故宮,雖然經歷了很多的劫難,但還是頑強的保留它該有的模樣。


我們雖然有五千年的歷史,然而 真正的隱秘是那些我們熟視無睹的歷史和歷史背後的內涵。


故宮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綿延不斷。


天災人禍無法避免,但事在人為,足以抵抗聽天由命,太和殿如此,中華民族亦是如此。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面對這次的疫情,只要大家都齊心協力一定能將病毒打敗,武漢也定會度過難關,祖國就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在五千年的風雨中,故宮象徵著中華民族,依然偉岸,任何磨難和災害都無法摧倒。


從古至今,陰霾會過去,光明會來臨,歲月的洗禮,會讓我們成長與進步,就像太和殿一樣,頑強不息地保留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而打開這本書,讓太和殿重現眼前,帶著高遠深邃的神秘感 ,探索故宮的每一處細微,和中華民族的每一個精髓。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end——

願這些文字和行間抒緩的氣息,能溫暖到你,我是閔今,謝謝你的閱讀,轉載也請聯繫我。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