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點對點”返崗 扶貧車間復工

人民網-湖北頻道

春暖花開,正是用工高峰。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農民工返崗遇到了新問題,一頭是企業招工難,一頭是農民工出門難。

連日來,位於秦巴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勞務輸出大縣湖北省鄖西縣,正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有組織地開展勞務輸出,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有力引導農民工留鄉就業。

“點對點”“一站式”直達

“打工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免費乘專列出去上班。”3月16日,來自鄖西縣景陽鄉的農民工張孝華坐在“點對點”接送大客車裡隔著口罩也擋不住他的笑意。

湖北郧西:“点对点”返岗 扶贫车间复工

“點對點”勞務輸出。攝影:楊洪霞

與張孝華同行的還有該縣景陽、店子、關防、觀音、澗池5個鄉鎮的210名工人,他們經過嚴格查驗湖北健康碼,履行體檢、測溫、消殺、登記等疫情防控手續後,乘“點對點”接送大客車從店子鎮出發全程高速直達山西省侯馬市的用工單位。

“湖北籍在我公司上班的員工自3月5日起每人每天給予50元生活補助,直至到崗上班……”他們在出發之前,鄖西縣景陽鄉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山西廣和建築勞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運富曾向景陽鄉黨委、政府作出過鄭重承諾。

僅鄖西縣景陽鄉,像王運富這樣在外創業成功的老闆有102名,他們紛紛表態為鄉親預留了10000多個就業崗位。

就業一頭連著民生冷暖,一頭連著脫貧攻堅。鄖西常年有15萬人靠外出務工掙錢,春節期間有88226人返鄉過年,疫情結束可返崗就業84717人。為了妥善解決滯留在家外出務工人員的返崗、就業問題,該縣主動對外謀求崗位、爭取崗位,由縣鄉領導分頭聯繫鄖西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懇請他們為鄉親預留就業崗位,並且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鄖西籍貧困人口。

“感謝你們及時把工人給我們送回廠裡。”幾天前,鄖西已首批“點對點”把十堰市東風商用車145名鄖西籍工人順利送到了工作崗位,東風商用車公司相關負責人李雲海特意向鄖西致電表示感謝。

湖北郧西:“点对点”返岗 扶贫车间复工

電子元件生產線。攝影:楊洪霞

針對有相對固定崗位的外出務工人員,確保疫情之後有崗上、有收入、不失業,鄖西開通了“縣外出就業人員信息”登記二維碼,利用國家“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用工對接服務平臺”,與企業協商,提前做好務工人員出行日期、交通方式、健康狀況等信息登記和務工企業所在地接收確認工作,採取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網上籤約報到等方式預約到崗時間。

與此同時,該縣還利用勞務協作和對口幫扶平臺,與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四個勞作協作地簽訂勞務協作備忘錄,計劃輸送15000人。與北京市對口協作地簽訂對口協作計劃,訂單、定向輸出貧困勞動力。

截至目前,鄖西已徵集用工企業1366家,預約就業崗位136987個,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的方式幫助了7669名務工人員返崗。

“一企一策”復工復產春潮湧

“終於開工了!”3月15日上午,鄖西縣工業園內榮發納米公司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忙碌,雪白的微納米無紡布噴熔而出。公司負責人說:“人民群眾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盡力做到復工生產不停歇。”

據介紹,微納米無紡布是生產口罩、防護服的原材料。榮發納米公司是鄖西招商引資的高科技企業,原來生產的納米纖維主要用於大棚棉。當前,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公司轉產復工,不到3天時間就順利轉產生產以微納米纖維為原材料的微納米熔噴布,為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生產廠家提供急需的原材料。

當前,公司做到歇人不歇機,24小時不間斷生產。每天可生產1.5噸、近4.5萬平方米微納米無紡布。

湖北郧西:“点对点”返岗 扶贫车间复工

扶貧車間復工。攝影:楊洪霞

鄖西共有規模企業30家,扶貧車間619家。為了讓企業和扶貧車間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縣委、縣政府以防疫優先、統籌兼顧、分區分級、分類分時、企業主責、屬地管理為原則,針對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農業生產必須等“停不得”企業,支持企業和車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實施復工復產。

一企一策,分類指導。派駐專人引導復工復產的企業和車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執行24小時蹲守制度,指導企業做好員工健康打卡、防控告知、人員排查、員工培訓、廠區生活區消殺、測量體溫、建立臺賬、復工審批等100%不出問題。

截至目前,鄖西已有29家企業復工復產,企業復工率達到了96.7%,吸納了2000多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有214家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實現了1600多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一攬子”政策解決復工難題

“企業復工是否存在資金困難” “員工到崗交通問題怎麼解決”“企業擴產員工緊缺怎麼辦”……為了不讓復工企業分心,企業的需求由縣委、縣政府全程參與幫助解決。

鄖西派出34名縣級領導包聯服務企業,22名駐廠工作者全覆蓋地宣傳扶持政策,向每個企業派2名幹部擔任聯繫服務企業特派員,駐廠服務,及時協調落實稅費減免、金融支持、貸款貼息、用工補貼等援企政策,幫助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增強企業復產信心。

“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來得很及時,這讓我們復工復產更有底氣了。”鄖西縣一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負責人說,“從上班、開會,到吃飯、通勤,政府幹部事無鉅細地把相關防疫措施說得明明白白,為我們提供專業服務,召開現場辦公會解決資金緊缺、貨物運輸等困難。”

防疫不放鬆,務工不耽誤。鄖西針對企業關門停產給務工就業帶來的影響,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利用政策槓桿穩住就業崗位。在全面落實中央援企惠企各項政策和省委關於“財稅支持17條”“支持中小微企業18條”“促進經濟社會發展30條”等“一攬子”政策的同時,縣委、縣政府還制定了“產業就業13條”措施。

通過階段性減免稅費和降低用工、用電、用氣、用水、物流成本等方式,為市場主體降本減負,確保各類市場主體用工人數不減少、工人工資不下降。

鄖西已在縣內開發了第三產業、產業園工業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崗位30000多個,重點安置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業。

湖北郧西:“点对点”返岗 扶贫车间复工

方便麵企業加工生產。攝影:楊洪霞

“在這種情況下,寧願磨破嘴,也不讓企業跑腿。我們利用微信、電話、郵箱等線上聯繫方式,除了幫助企業儘快完善復工復產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做到嚴而有序、嚴而有章、嚴而有情,還要幫企業擴大產能,招攬不能外出就業的人員留下來就業創業。”鄖西縣相關負責人說。

春風起,舉目已是滿眼綠。“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每一個需要返崗就業的務工人員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們必須把返崗就業工作抓緊抓實、做細做好。”鄖西縣委、縣政府是這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張春斌 魏榮冰 楊洪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