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是青年律師必備的技能

天同訴訟圈|秀,是青年律師必備的技能


天同訴訟圈|秀,是青年律師必備的技能

大家好!很高興和參加青年律師論壇的各位同行面對面“蔣講”。

今天這個單元的話題是“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青年律師如何成長”,我想,就從“分享”這個詞入手,來談談青年律師的成長。

借用馬雲的一句話,“分享是21世紀DT時代最重要的技能和品質”。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智能終端的連接,人們可以無時無刻不分享,用一個更通俗的說法,就是秀。

一、好的內容會長腳:互聯網語境下的“秀”

“秀”,來源於網絡詞彙,由英文“show”的發音轉化而來,原本是“展示、炫耀”的意思,似乎有那麼點兒貶義。而在互聯網語境下,我更願意把它作為一個褒義詞來用,理解為對自我的展現。

過去,傳統媒體牢牢地把控著傳播渠道,只有少數人的秀才可以經過媒體的篩選傳播開來。對普通人來說,沒有了媒體的傳播,秀往往就成了“孤芳自賞”,自己也會覺得沒勁。

而今天,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人人都是“產消者”的時代: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消費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

比如說,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你覺得挺有意思,就把我的內容轉發了出去。你看,你是這個消息的受眾,也就是消費者,同時又是這個消息再次傳播的生產者。網絡連接的作用使得這個網絡連接節點中的每個人既是一次傳播的終點,又是下一次傳播的起點。

這意味著,這個時代的傳播渠道不再是由媒體到受眾的單向傳播,曾經被動的受眾可以對信息進行有效反饋,甚至成為主動的傳播者,呈現出網狀的傳播新格局。在這樣的格局下,每個人都可以便捷而低成本地秀出自己。

更重要的是,既然每個人都是傳播網絡中的重要節點,那麼內容最終能夠到達的範圍,就取決於內容本身能否打動一個個實實在在的人,能否讓接受信息的人們願意接力似的進一步傳播內容。

有句話說,“好的內容會長腳”。在這個時代,你秀的內容越精彩,它自然就會被傳播到越廣的範圍。

傳統的媒體的渠道優勢不再,內容正成為這個時代重要的渠道。

二、移動互聯時代“人即是入口”:秀,為你帶來流量

在前互聯網時期,除了少數通過媒體打出品牌的律師,大多數律師的受關注度都取決於人脈範圍的大小。而對青年律師來說,受限於年紀、閱歷和經驗,人脈自然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在PC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被搜索引擎、網址導航吸引。它們是人們通往互聯網的“入口”。只有通過它們,我們才可以接觸到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同樣地,要想獲得人們的關注,也只有求助於這樣的“入口”,向它們購買“流量”,也就是通過付費,讓自己的信息出現在這些“入口”上。但這是成本高昂的,同時,對律師來說,這裡的流量也不一定能轉化為有效的案源。

在移動互聯時代,好的內容能吸引大量的注意力,分享好的內容就可以幫助青年律師打造新的“入口”。內容的好壞不會與資歷掛鉤,也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在內容打造上,青年律師擁有不輸於資深律師的能力。

這無疑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秀出好的內容,你就有機會把握入口。入口意味著流量,而流量就是案源。

三、連接產生數據,數據改變配置:秀,是互聯網連接中重要一環

當然,法律服務的互聯網化並不是簡單的流量生意,更重要的是交易雙方信任關係的建立。對此,秀仍然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說到底,信任難以建立的原因一是陌生,二是信息的不對稱,秀則可以讓別人更好地瞭解你。

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你在網上秀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成為評價你的重要數據。其中的專業見解,則會讓人們對你的專業能力有更深的瞭解。即使由於法律知識的專業性,客戶難以客觀評價這些內容,但也可以通過法律人對你的評價、你與同行的互動和大數據技術對這些內容的深入分析,從側面瞭解你的能力。

知乎上有一個法律大V,Raymond Wang,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是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也是知乎上在法律領域回答問題和互動次數最多的律師。他本來的業務領域是房地產,但是在知乎興起的時候,他經常在知乎上發表觀點,尤其在創業者股權分配、投資條款撰寫這類問題上做過大量精彩的毫無保留的分享,他也因此成了知乎上創業者法律諮詢方面的頭號達人。據我瞭解,創業公司尋求法律顧問服務已然成為了他這幾年業務的主要來源。

所以,多秀自己的專業能力,不僅可以精準地吸引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潛在客戶,這些內容也會成為你的專業能力的有力背書。

我在以前的專欄文章中提出觀點:通過連接來產生數據,用數據來改變配置,是實現法律服務互聯網化的必由之路。秀,其實就是產生連接,形成數據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四、青年律師要敢於秀,善於秀

我總結一個重要的結論:秀,是這個時代青年律師必備的技能。青年律師要敢於秀,更要善於秀。

說到敢於秀,你可能會覺得,青年律師的經驗和閱歷有限,沒什麼可秀的。但事實恰恰相反:不是說只有自認足夠優秀了才可以秀,而是秀會讓青年律師變得更加優秀。

一方面,秀促使你呈現更好的自己。只是給自己看,你可能就會馬馬虎虎,隨意對待,而一旦要秀出來,秀的內容甚至會成為他人評價你的重要數據,無疑會激勵你打起十二分精神,“馬不揚鞭自奮蹄”。

另一方面,秀會帶來交流的機會,這也是一個檢驗已有認知的過程。正如前面提到的,這個時代的傳播已經不是“你說我聽”的單向傳播,當你把自己秀出去,你就能得到來自受眾們的反饋。或好或壞的評價,都會成為你不斷反思,優化內容的很好依據。

此外,秀也激勵著你堅持下去。這就和跑步一樣。在過去,跑步這種枯燥乏味、消耗體力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堅持,更難說樂在其中。但當類似微信運動、咕咚、悅跑圈這樣的應用出現,我們可以把跑步的路線秀在朋友圈裡,甚至可以結交跑友,互相監督和鼓勵。互聯網讓社交和運動結合了起來,從而讓枯燥的跑步也成為一件樂事。而當秀和社交結合起來,當你秀的內容得到了反饋和關注,也一定會激勵你把秀進行到底。

而說到善於秀,也的確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技巧。

首先,要不斷提升自己。有東西才能秀出來,就像是我堅持寫“每週蔣講”專欄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學習,不斷思考,提升自己的過程。

其次,要找對秀的渠道。雖然說這是內容為王的時代,選擇對的內容呈現平臺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在微信時代,微博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而如今微信也出現了頹勢,我因此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參見“每週蔣講”專欄文章《逃離微信公眾號,向法律人垂直社交平臺轉移》),號召大家向垂直平臺轉移。

再次,要有精心的自我設計。移動互聯時代的網絡傳播有它自己的規律,只有那些“有料”、“有趣”又“有愛”的內容才會得到廣泛傳播。此外,你的內容應該要有很好的表現力,無論是文字、視頻還是現場的演講,要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五、有關秀,給青年律師的三點建議

最後,對於青年律師的成長,我想給出三點建議。沒有那麼高大上,也沒有那麼多的雞湯,這三點建議其實非常簡單:

第一,保持好奇。

如果當你像蔣律師這樣已經白髮蒼蒼了,還對所有的事情充滿好奇,你會發現你不老,這是非常好的一點。有人說,其實人的年齡並不取決於生理年齡,而是取決於你的心理年齡。白髮蒼蒼不要緊,但是如果你的心老了,那你就是真的老了。只有你對新生事物保持好奇心,你才會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對所有的新事物都願意去嘗試,對未來的成長,你也才不會自我設限。

第二,敢於嘗試。

你們知道年輕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嗎?可以錯了從頭再來,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說實在的,我算了一下,我今年45歲了,我要是做錯了,還會有五六十年可以從頭再來,(不要笑,你們不相信我能活過100歲嗎?)更不用說你們這麼年輕了。所以對青年律師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怕犯錯。正是因為你犯錯了,成長了,你最後才有機會成功。如果你永遠不犯錯,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什麼也沒做,那你當然永遠也成功不了。所以,在你們的年紀,一定要大膽地嘗試,錯了就重頭再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互聯網方法論裡有一句重要的話,“小步快跑,不斷試錯”,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樂於分享。

這是與這個時代的氣質最相符的一點。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樂於分享是我們每個青年律師成長的重要路徑。在分享當中,你可以通過給予別人獲得快樂,同時也通過跟別人分享促進自己的成長。這一點是我自己以及天同所這幾年來的成長經歷中,非常深刻的體會。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也是我的一次分享“秀”,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