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簡史(74)唐高祖李淵——強不過兒子的開國之君,軍權很危險


皇帝簡史(74)唐高祖李淵——強不過兒子的開國之君,軍權很危險

姓名:李淵;

生卒時間:566年——635年,享年68歲,開國皇帝總是比較長壽一些,命短也是沒辦法建國;

在位時間:8年,統一天下兩年後就退位成太上皇;

出身:所謂的關隴軍事集團的貴族出身;

如何上位:起兵造反,成功稱帝

如何死的:當了9年的太上皇,年老病死

帝號: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開過皇帝的慣例用號,還有一個尊號為“神堯皇帝”,後來又加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從他開始,就可以看到後世越來越長的所謂尊號,到宋明清時期,可以長達幾十個字,概括為兩個字,吹和亂;

年號含義:武德,這個很明顯是顯示自己武力奪得權力,但好像忘記了那些他們對突厥稱臣的時候武德去了那裡。

生平:

李家也算是一個真正的世家,自稱是老子、西漢李廣的後代,就算不去考證這一點。也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西涼,西涼的開國太祖是李暠[hào],這個時候的李家已經是非常顯赫了。之後雖然西涼被滅,但到西魏時期,又開始再度崛起,活躍在西魏之後的軍隊,成為八柱國之一。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是有很大勢力的,所以,朝廷中的官員、社會的財富、土地等基本掌握在這些大家族手中。雖然經過南北朝劉宋時期開始打壓大家族,一直到隋朝楊堅父子兩人通過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卻籍、土斷等政策,壓制大家族的勢力。但都沒有辦法完全根除。

所以,李淵在造反前,已經是太原留守、晉陽宮監。可以說是極具恩寵和信任,楊廣把家都交給李淵看管。而且,李淵和楊廣只是相差3歲,兩家是親戚關係,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可以想象,李淵和楊廣是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但最後,給楊廣致命一擊的偏偏就是這種最信任的親戚。其他人造反,都是沒那麼多花招,直接起兵攻打就是了。而李淵造反,是先攻洛陽,然後擁立楊廣的兒子為帝,直接先廢了楊廣,從根子上把楊廣搞死。也正是李淵的這一招,讓楊廣受到致命打擊。

皇帝簡史(74)唐高祖李淵——強不過兒子的開國之君,軍權很危險


皇帝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孤家寡人,從這些事情上看,確實是有道理的。坐在權力的最高位置,無論是什麼人,都無法相信。只要你相信了,那你就輸了。

566年,李淵出身在長安,3年後楊廣也出生了。包括還有很多隋唐時代的英雄,都是這幾年出生。可謂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李淵因為深得楊堅和孤獨皇后的喜愛,據說經常和楊廣一起玩耍,一起長大。後來楊堅篡位稱帝,李淵也都經常住在宮中。

573年,李淵7歲,父親去世,李淵繼承了其父的唐國公的爵位;

581年,李淵15歲,楊堅篡位稱帝,楊堅也開始培養李淵,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也就是禁衛軍的武官;李淵從此開始接觸軍隊,為他後來的崛起和起兵造反,打下基礎。

613年,楊廣開始三徵高句麗;李淵命鎮守弘化郡,負責督運糧草,兼知關右諸軍事。在此期間,李淵廣交天下豪傑,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李淵後來起兵造反,沒有領兵征伐,而是在後方統籌軍事大軍,負責後勤供應的能力估計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學會的。

615年,李淵出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剛到就遇到了龍門的大規模農民起義。但這次起義很快被李淵鎮壓,還被李淵收復了1萬多的兵馬,開始構建自己的軍隊班底。從這個時候開始,山西成為了李淵的基地,他在這裡不斷髮展力量,包括征服其他土匪、造反起義的軍隊等。從而使李淵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大,軍事能力也越來越強,甚至還能組織精銳,打擊入侵騷擾的小股突厥人。

皇帝簡史(74)唐高祖李淵——強不過兒子的開國之君,軍權很危險


617年初,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這個位置進一步提高了李淵的地位,還讓李淵進入了山西的大城市太原,結交了後來的起義的得力助手如劉文靜、裴寂等人。這個時候楊廣的治理已經開始失控,很多人包括李世民都已經能夠看出亂世很快就要到來,所以有志向的人都在做準備。當然包括李家父子兩人,不斷了收服其他勢力,壯大軍隊;同時結交豪傑及能人異士,為亂世到來做準備。而不是替表兄皇帝楊廣穩定天下。

形勢發展的非常快,到了617年7月時,在李世民及劉文靜的操作及慫恿下,李淵率領3萬軍隊,以,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開始推翻楊廣這個兒時玩伴。或許取而代之,有能力者居之,這是魏晉南北朝一直以來的常事,這個世界幾百年來都是這樣的準則下運行的,人們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了。所以,李淵父子起兵應該沒有任何的道德方面的愧疚,只有替天行道的榮譽感。

同年11月,李淵的大軍攻入洛陽,李淵父子正式宣佈,廢楊廣為太上皇,擁立其孫楊侑為帝,史稱隋恭帝。楊廣的統治基本到此結束,隋朝也可說是滅亡了。

之後,李淵自封為唐王,丞相,主宰一切軍政大權,當然只是在山西、洛陽等他能控制的地方而已。還封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李元吉為齊國公。李家父子正式登臺,爭霸天下。

618年,楊廣在江都被殺,李淵也很快廢了隋恭帝這個小皇帝,自己登基稱帝。大唐正式成立,年號武德,定都長安,史稱唐高祖。

皇帝簡史(74)唐高祖李淵——強不過兒子的開國之君,軍權很危險


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李家也因為太子之位,開始出現分裂。因為據說在起兵前,李世民是最主要的推手和後來的軍事統帥,他們父子有協議,事成之後立李世民為太子。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後,兩人之間的鬥爭已經不可避免。

之後,大唐建立、李淵稱帝后,以李世民為主的大唐軍隊,開始了從北大南,從西到東的統一大業。

先是李世民在618年消滅的甘肅蘭州等地的薛舉父子的勢力,緊接著在11月就平定了整個西北地區。

619年李世民收復其弟弟李元吉丟失的太原,並打敗劉武周等勢力,將其趕入草原。

621年,竇建德和王世充聯合抵抗唐軍,李世民先是擊敗竇建德,然後逼王世充投降,一下子就平定了黃河長江流域的地盤。

到624年,但南方的輔公佑被收復時,唐朝就統一的天下,這個過程也才僅僅6年。堪稱史上統一中國最快的一次。

之後,新生的大唐還不能稱之為帝國,他的最大威脅是北方草原霸主突厥人。

626年,突厥大舉進攻中原,李建成準備藉此次軍事行動,剝奪李世民的軍權,從而徹底廢掉李世民的武功,讓沒有能力爭奪太子之位。但很可惜,李建成謀事不密,讓李世民提前獲得了消息,因此決定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擊殺太子李建成。然後直接逼李淵退位,唐太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史上最出名的有為明君之一。

626年9月4日,李淵正式退位,稱太上皇,李淵的時代只有短短的8年,其中6年都是處於擔驚受怕的創業期。安穩兩年後就退出歷史舞臺,李淵的無奈相信也是常人很難體會。

李淵一生育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是屬於兒女非常多的皇帝之一。李淵一生的女人也非常多,歷史有記載的就有19個。可見李淵也是一個非常風流倜儻、愛好生活的人。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和生活方式,才有了李世民逼他退位,甘為太上皇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