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不辦婚禮,能收份子錢嗎?

許凱倫


結婚不辦婚禮,就不用發請帖了。如果親朋好友知道你結婚,給你發紅包,可以收。等他們有喜事時,別忘了加一點。辦不辦婚禮是自己的選擇,如果不辦婚禮還發請帖的話就不太好了。請帖的俗稱就是“罰款單”,而這個“罰款單”在當今人情社會也不會沒人不去繳納的。


加菲貓42183698


我好些沒有辦婚禮的朋友,我都還是給了份子錢的。 但是反而我結婚的時候,其中2個來不了,也沒有給我回禮;另外一個幾年前包的多少,幾年後還是多少原封不動還回來。 真的挺搞笑的,跟沒來的那2個已經基本無聯繫;後面這個,因為交叉認識人太多,且有往來,偶爾還聯繫一下。


氹裡個氹


不辦就不收吧!個別盛情難卻的就接受吧!反正我們大中國都是講究禮尚往來的。換句話說就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捂臉]


胡dr


婚禮都不辦,隨啥份子錢嘛……


隨心所欲的老王


不能,這樣會把友誼破壞掉的!反著想,別人打電話說,我今結婚,你把禮錢給我來,不要吃飯來了,光收禮,不擺桌,你咋想呢!但萬事都不能絕對,你如果有我們不知道的特殊情況,那另當別論!我說的正常情況下!


幹就行玩了


個人覺得是可以的。因為這個份子錢,它是往來,是人情。

古人說:禮尚往來。婚禮只是個形式,關鍵是你來我往,不然怎麼維持下去?

不管有沒有儀式,有祝福就是好事。注意往來,否則的話,就變成了算計。


73鑫鑫相戀


不能


信陽玉葉茶葉店


結婚不辦婚禮,我們這是沒的收份子錢的,除非自己內親的親戚才會給份子錢。座標江西哈


喵喵喵瑾小姐


幹嘛這樣想呢?這種事還真的沒聽說過!


深淺599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是個人情社會。中華文化習俗底蘊深厚,每一個習俗都是有她的傳承和原由的!

“份子錢”也叫隨份子、湊份子!我們現在就從“隨”和“湊”兩個字來解析一下!首先說“隨”隨有著隨大流,跟著大眾走、隨行就市的意思。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傳統的主流行為!

再說“湊”我個人認為這個湊反應了一個時代,一個各家各戶經濟拮据但又熱心助人的時代!在我們先輩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那個年代,許多家庭如果靠自家的經濟條件是娶不了媳婦辦不了婚事的!辦法總比困難多,人們就想出了“湊份子”親朋好友之間,鄰里之間!你拿來一隻雞,我拎來半袋白麵!就是這樣相互幫襯,合眾人之力辦完婚事!輪到別人家裡辦紅白之事的時候再把幫襯自己時的那份情意還回去。

當然現在人們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了,再也用不著那樣做了!順應潮流好多的習俗都有了改變,這也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表現。但又一點不能變,人與人之間樸實的情意不能變!這也是當下社會大力倡導的正能量。

所以不舉辦婚禮,個人認為是堅決不能收份子錢的。直白一點問你,難道你給別人隨份子的時候你沒有吃別人的酒席?沒抽好煙喝好酒?那憑什麼你現在只收禮金,別人確抽不到一根菸夾不到一口菜?幹賺,只進不出啊?這種做法會讓人不恥和鄙視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過錯和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諒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