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2020年開年因新冠疫情而不能出門的人們,差不多把這輩子做乖寶寶的時間都花完了。

以往陽春三月的季節,大多數人都會挑選一個暖陽的週末,與家人或朋友來上一次春遊,而即便不出門去遊玩,為了不辜負春日的好天氣,也會約上三五個好友喝個下午茶或者逛一逛博物館、美術館啥的。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可惜,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這些活動暫時都無法進行,但方法總比困難多,總會有人替你想辦法,既然不能出門,那就在家“雲體驗”咯。

正值三月櫻花盛開時節,以往武漢大學的櫻花園早已人山人海,但是今年想要實地觀看武大櫻花幾乎已經不可能了,為此武漢大學聯合人民網、新華社等官媒推出了“雲賞櫻”活動(2020.03.16~03.26),讓全國網友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武大櫻花美景,也算是少許彌補了今年春日的缺憾。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類似的還有意大利受疫情影響而關閉的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也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讓人們得以在網絡上進行“雲探館”。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只不過這些“雲體驗”還只能算是常規操作,近日,國外著名藝術家Kaws聯合Acute art推出了AR(增強現實)“雕塑”體驗。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這組名為“延展假日”的AR“雕塑”展覽將在全球六大洲的十二個主要城市進行展出。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原本按照Kaws的計劃今年同樣是要建造真實的巨型雕塑,也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沒辦法,只能藉助AR技術來實現了,但沒想到效果意外地還不錯,人們在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看到kaws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展覽,正好還省下了機票錢。

不過這次活動的核心卻不是讓大家看展,最主要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推廣AR技術。

看到巨大Kaws“雕塑”漂浮在空中,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疑問??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AR(增強現實)是什麼?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這一術語的首次出現來源於波音公司的研究員托馬斯·卡德爾(Thomas Caudell),當時他和他的同事們為了組裝電路板上覆雜的電線束,開發了頭戴式AR圖解顯示系統,從而極大地簡化了印刷電路板的工作。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而AR(增強現實)的概念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就是在原有的現實環境中將數字信息疊加在上面,來實現數字信息與現實環境的實時集成。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但要注意的是,AR依然沒有脫離互聯網,在現實中,人們無法看到AR所呈現出來的物體,一般都需要特定的AR應用程序。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非常火的AR互動遊戲pokemon-go

而且這種應用程序的編寫需要藉助特殊的3D程序(如unity),然後開發人員再通過計算機代碼(如C#、Javascript等語言)將電腦中的圖像或文字與現實世界中的AR“標記”所聯繫起來

這樣一來,當電子設備中的AR應用從已知的“標記”處接受到數字信息時,它就會開始執行標記處的代碼並對圖像進行正確的分層處理。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接著你就能在屏幕上看到真實環境中的虛擬物體了。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這是小編在APPLE官網投射到現實中的最新MAC機箱,真的炒雞逼真...(買不起就只能看看了)

通過AR技術,人們看到的場景有虛有實。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5年的春晚上,李宇春所演唱的歌曲《蜀繡》?當時在舞臺上同時出現了兩個李宇春,其中一個就是虛擬的人像。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還有2018年LOL總決賽現場KDA的表演節目,製作者通過AR技術讓虛擬的遊戲人物和現實中的歌手同臺表演,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確實好看啊....

AR和VR的區別

除了AR技術之外,許多人還聽說過或是接觸過VR技術,而這兩個詞非常相似,以至於大家對它倆有點混淆。

其實無論是什麼“R”,都離不開“虛擬”、“現實”這兩個關鍵詞。VR主要側重於完全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使用者擁有觸覺、聽覺、視覺等感官模擬,並且能夠全方位地體驗到不同的虛擬場景,感覺自己好像真的身臨其境一般。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簡而言之,VR完全屬於無中生有。

AR則主要是放在現實環境做文章,將虛擬的信息帶入到現實世界中,來突出“真實感”,注重的是虛擬與現實的連接,從而獲得更震撼的現實增強體驗。

不能出門遊玩的日子裡,大家都“雲體驗”了些啥?

從目前來看,兩者都屬於極具發展潛力的技術,或許以後能借助它們,讓許多童話故事、科幻故事中的奇幻情節都能成為觸手可及的事實,想想還是挺令人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