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副總裁徐葉潤:資管數字化下一站是打造“開放平臺”

京東數科副總裁徐葉潤:資管數字化下一站是打造“開放平臺”

時代週報記者 蘇長春 發自北京

一場疫情,既是危機也是檢驗。抗疫特殊時期下,大量“無接觸”的服務需求,倒逼過去依賴傳統業務模式的資管機構們,不得不主動求變,加速數字化轉型。眼下,資管擁抱科技,已成為必選題,而非備選題。

復工以來的一個月多里,受疫情影響,資管產品的營銷主戰場,正由線下轉移至線上,形式也愈發接地氣。

券商、基金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紛紛打破以往傳統金融機構“嚴肅”“刻板”的形象,嘗試讓西裝革履的理財經理、基金經理們通過視頻直播,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宣傳講解,以此拉近與客戶的距離。一隻只爆款基金、網紅理財產品也從中誕生。

投資研究領域,“雲調研”也在被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廣泛應用。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已有多達569家上市公司以視頻會議、網絡會議等形式,接受機構投資者雲調研。

“總的來說,這次疫情對金融科技的應用,對監管科技的應用是很大的推動。金融機構要增強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實力,要增強研發投入,提升技術能力。” 2月2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當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總結道。

其實,在這場金融科技競賽中,為機構提供解決數字化方案的頭部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思辨,疫情之下,資管機構真正缺少哪方面的技術需求?資管數字化的下一站又該如何走?

“近幾年來,銀行、券商等機構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實際並不缺乏系統和技術方面的支持,但總體來看卻是較為割據,大量來自不同平臺的軟件系統,在同一家資管機構中運行,增加了維護精力和成本,所以我們覺得資管數字化再朝前走,應該是一個平臺,解決機構的多資產配置業務需求。”3月13日,京東數科副總裁、資管事業部資管科技總經理徐葉潤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徐葉潤指出,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如何輔助資管機構,在產品設計、資產配置、績效考核、智能投顧方面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當務之急。

平臺型科技稀缺

2019年以來,伴隨著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陸續落地,資管機構也亟待藉助數字化手段實現主動管理轉型,脫胎於金融科技中的資管科技概念,開始萌生並快速滲透市場。

但放眼望去,資管機構與科技的融合早已不是新鮮事。證券機構經紀業務賴以生存的交易系統、基金公司投研部門嘗試應用的大數據系統、部分大型銀行自主研發推出的智能投顧系統等,都已初步展現了資管機構在數字化應用上的成果。

第三方金融科技平臺方面,近年來受監管趨嚴和頭部擠壓效應影響,新增公司數量雖顯著下滑,卻也仍呈現擴容態勢。其中,2017-2019年新增金融科技公司數量分別為274家、86家和4家。

那麼,在金融科技爆發式發展的今天,資管機構的數字化水平究竟處在什麼層次?目前還存在哪些短板?

徐葉潤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當前,資管業務想要運用技術手段,實際上有很多系統可以選擇,可以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不少。但有一個問題是,目前的第三方金融軟件公司很少能夠把資管業幾個細分領域串在一起,無法一站式作用於整個資管業務鏈條,最終實現更好地提升投資經理的投研能力、投顧端的資產分析與配置能力以及理財產品的開發設計能力。

造成資管數字化服務相對離散狀態的原因,在徐葉潤看來,這裡面既有監管此前分業態監管的背景,也與每個金融機構內在的需求和認知有關。另外,就技術層面來講,很多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由於缺乏時間積累,以及人才配備等,也難以做到為資管機構提供整套架構服務。

“因此,資管數字化發展的下一步,其實是打造平臺,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徐葉潤直言。拿京東數科的JT2智管有方來說,致力於提供貫穿資產管理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徐葉潤結合此次疫情期間基金經理線上路演,還給記者闡述了“信息交互”的理念:“我們所看到的基金經理線上交流,實際上並未達到電子化交互,能做到的僅僅是PPT文本傳輸到通用型平臺上,讓投資者看到,它是一個單向輸出。而下一步,如果能夠嵌入一個信息交互平臺,達到把客戶群體真正關聯起來,從而建立一個圈子,在系統中進行資訊分享、產品分享,從而提升客戶互動黏性,這才是根本。”

開放是最終目標

實際上,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架構和思路,並非憑空打造。

對標國際資管市場領先的風險管理系統,貝萊德自主研發的Aladdin(下稱“阿拉丁”)系統,不難發現,阿拉丁便是集風險定價、投資組合管理、交易操作於一體的平臺型系統。也正是因為阿拉丁系統在財富管理市場的廣泛應用,間接助推貝萊德成為全球最大的影子銀行,管理著7.43萬億美元的總資產。

“但不同於貝萊德的阿拉丁系統,我們結合自身條件,運用了一箇中央交易室的概念,這個初衷就是期望在接入資管機構內網後,不用改變其原有的系統架構,就能幫助資管機構構建準實時的風控體系,實現統一持倉、統一估值等,最終我們是通過建立一系列旁路的形式,實現與資管機構交易體系的打通。”徐葉潤解釋稱。

據徐葉潤透露,目前,公司已與農業銀行、華夏基金以及多家頭部券商展開合作,為這些機構提供一體化、全流程的科技應用服務。

國內資管數字化發展,若想與國際接軌,還應該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在徐葉潤看來,資管科技在朝著平臺化發展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實現“開放”。

“我們期待著,資管數字化系統平臺,不僅是功能的提供者,還要能夠吸納更多的參與者,它的使用並不侷限於機構客戶,還可以是服務功能的第三方,比如軟件開發商、創投公司、科技公司等,都能夠在這個平臺提供各自的能力,讓它形成一個資管生態圈。而我們扮演的角色只是搭臺,讓眾多使用者來唱戲。”

開放的想象空間有多大?

徐葉潤解釋:“資管平臺的服務功能會涉及大類資產配置、指數開發、績效分析、風控計算、策略平臺等,我們設想的是所有使用者都可以作為一個用戶,在上面建立自己的倉位和持倉。”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