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守好您的錢袋子!


消費維權,守好您的錢袋子!


●本報記者 盧素平 通訊員 楊秀梅

不知不覺中,又迎來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每年此時,如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利益,都會成為熱門話題。畢竟,學會了消費維權,也就學會了如何用法律武器守護好你的“錢袋子”。

那麼,過去一年裡,三明有哪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他們又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記者進行了採訪。

煙苗受損 菸農獲賠

“上次不小心買到了問題有機肥,我們差點損失慘重。”正值春耕時節,清流縣某村村民鄒某看著地裡一畦畦煙苗,很感慨。

原來,去年3月,鄒某、李某等10餘人向村民李某購買了7噸有機肥,用於種植煙苗。誰知,使用後造成170多畝煙苗出現燒根燒苗現象,大家心急如焚。

隨後,鄒某等人到清流縣市場監管局投訴,請求12315幫忙調解賠償損失。有關部門查證情況後,確定了受損面積共121.6畝,他們找到了有機肥銷售者李某。

“我也是從別人手上買的有機肥再轉賣,不是我生產的呀。”被投訴後,李某慌了神。他說,自己也是菸農,這批有機肥由永安經銷商吳某購買自用,因剩餘才轉讓給其他村民,其產家為南平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因涉及人數多、受損金額大,而李某本人也是受害者且家庭經濟拮据,賠付能力十分有限,清流縣市監局執法人員及時與廠家及永安經銷商聯繫,召集他們共同解決投訴賠償事宜。

最終,廠家、經銷商吳某及李某與菸農達成協議,按一畝400元進行補償,為菸農挽回經濟損失共4.864萬元,其中廠家賠償4.264萬元,吳某賠償4000元,李某賠償2000元。

裝修質量差 房主獲賠償

喬遷新居本該是一件大喜事,王某(化名)卻有一肚子苦水。

“房子裝修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不整改,只能投訴了,我可不想花冤枉錢。”王某說,前年底,他請某建築裝飾有限公司裝修房子,去年8月驗收房子時發現,新房出現裝修質量問題。

王某要求商家整改,卻得不到有效答覆。此後,雙方又進行了多次協商,甚至發生肢體衝突並報警,可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最終請求12315協調處理。

王某發現新房客廳瓷磚縫水泥溢出,吊頂跟牆體之間有縫隙等多處質量問題。此外,交房日期拖延了近一個月,造成他買的傢俱家電只好寄存,又花了一筆錢。最讓王某難堪的是,喬遷請帖已發出,由於交房延遲造成無法如期喬遷。

“按照本地人習俗,農曆6到8月不宜喬遷,裝修延期導致我們9月之後才能喬遷新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損失。”王某情緒激動。

梅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商家表示會負責將出現的質量問題整改到位,並同意投訴人不需要支付尾款1萬元,且賠償投訴人8000元精神損失費,投訴人表示滿意,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無證經營保健品

商家被罰10萬元

“某貿易商行涉嫌無證經營保健品,我要投訴。”去年5月,三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黃某投訴,當日立案。

經查,從2018年9月4日開始,市某貿易商行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的情況下,採用會銷的形式組織健康講座,推銷角燕膠囊、補王蟲草精(細胞能量)等保健品、食品,違法經營額20776元。

“確實是我們的責任,應該退款。”案發後,某貿易商行老闆主動上門取得黃某諒解,並簽訂還款相關協議。至2019年7月16日已全部退還消費者黃某購買保健食品款項。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相關規定: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某貿易商行的行為已經違法,理應受到懲處。

三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鑑於當事人案發後積極配合調查,主動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等相關規定,責令其立即改正無證經營的違法行為,並罰款10萬元。

保持理性消費 維護合法權益

記者獲悉,從2018年12月16日至去年12月15日,三明市市場監管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及各縣(市、區)局消保機構通過12315熱線,受理投訴、舉報、諮詢件共計15181件。其中,受理投訴件355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77萬元。

從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商品消費類依然是熱點。其中,日用百貨類投訴位居第一位,包括商品質量、後三包期限、商品標識與實物不符的問題等。目前,交通工具類投訴為熱點的第二位,並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反映較多的主要是車輛購買後手續不齊全,無法上證掛牌,以及車輛售後保障不到位等問題。

在服務類投訴中,電信服務類投訴突出,位居第一。據統計,去年,我市電信服務類367件,佔總投訴的10.33%,佔服務類投訴的23.62%。問題集中表現為:擅自更改套餐,擅自增加套餐;多扣費或套餐期滿仍然扣費等。

此前,有市民向12315投訴,稱移動公司擅自為其開通139郵箱,共計被扣費360元。也有市民因市區某電信公司未經其同意私自開通附加業務,投訴人認為不合理,要求商家取消這項業務並退還多扣費用,請求12315協助調查處理。

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權益保護科提醒廣大消費者,要保持理性消費,養成良好消費習慣,加強重點問題防範,堅持依法合理維權,如涉及市場監管領域消費糾紛問題,請撥打12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