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下巴水腫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昨日收到一養羊朋友諮詢、說自家飼養綿羊100多隻,有十來只羊只出現食慾減退、被毛粗亂、黏膜蒼白、消瘦貧血、眼瞼、胸前及腹下出現水腫,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最後死亡的有兩個。

羊下巴水腫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通過仔細詢問畜主用藥情況和觀察羊只的臨床症狀及剖檢死亡羊只,確診為羊肝片吸蟲病,經過治療後羊只基本好轉。現將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臨床症狀

病羊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慾不佳,可視黏膜極度蒼白,黃疸,貧血,肋骨突出,眼瞼、頜下、胸腹下部水腫。放牧時偶爾吃土,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拉出黑褐色稀糞,有的帶血。病程長的逐漸消瘦,被毛粗亂,無光澤,毛幹易斷,有局部脫毛現象。

剖檢變化

對病死羊剖檢病變主要見於肝臟,其次為肺臟。肝臟病變者為100%,肺病變者約佔35%。受大量蟲體侵襲的患羊,肝臟出血和腫大。其中有長達5毫米的暗紅色索狀物。擠壓切面時,液體中混雜有幼齡蟲體。因感染特別嚴重而死亡者黏膜蒼白,可見有腹膜炎,有的腹腔內有大量出血。慢性病例肝臟增大更為劇烈。

到了後期,受損部分顯著縮小,呈灰白色,表現肝臟表面不整齊,質地變硬,膽管擴大,充滿灰褐色的膽汁和蟲體。肺的某些部分有侷限性的硬固結節,大如胡桃到雞蛋,其內容物為暗褐色的半液狀物質,其內往往含有兩條活的或分解狀態的蟲體,結節的包囊為鈣化結締組織,肺表面的顏色正常。肝區叩診時半濁音區擴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貧血。

診 斷

在該病發生地區,一般可以根據下頜腫脹、不吃、不痢、貧血等症狀及肝區叩診時半濁音區擴大,敏感性增高,進行初步診斷。採用糞便檢查法,利用蟲卵漂浮沉澱法,可確診為肝片吸蟲病。

治 療

對病畜進行有效的滅蟲,注意保肝、保膽,恢復肝膽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口服阿苯達唑(噻苯咪唑類藥物)

羊最急性型按16.67毫克/千克·體重,

羊急性型按12.50毫克/千克·體重,

羊慢性型按10.00毫克/千克·體重。

(1)對未發病羊預防用藥按6.67毫克/千克·體重,必要時隔7天再驅蟲一次。發病羊同時肌肉注射“蟲敵”(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一次,每千克體重注射0.03毫升。由於肝片吸蟲對紅細胞破壞能力很強,驅蟲後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鐵注射液)補血,成羊5毫升/只,羔羊2~3毫或/只,3天后再肌肉注射一次。

(2)對體質較差及懷孕母畜的病後恢復用“乳化魚肝油”(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 320 000單位,維生素E 1 000單位,維生素D 64 000單位),每250克兌水1 000千克水,連用3~5天。複合維生素B(主要成分為硫胺素、核黃素、吡哆素等),每500克兌水300千克飲水,連用3~5天,並肌肉注射“牲血素”,每隻羊肌肉注射1~2毫升。

(3)對於下頜水腫嚴重而影響到呼吸、飲食困難的羊只,靜脈注射50%葡萄糖,或者刺破水腫擠出液體。

經過以上方法,治療10天后,21只羊除2只死亡外,其餘17只全部康復,治癒率為8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