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急救”舍小家,每日奔忙為大家

外防輸入,肩負著這樣的重任,瀋陽急救中心負壓監護急救車轉運組,每一天都馬不停蹄地在三站一場與定點醫院之間奔忙著。

李峰、李飛妮等轉運組成員舍小家為大家,盡顯急救人的責任與擔當。

“瀋陽急救”舍小家,每日奔忙為大家

李峰(右一)

李峰 再戰防疫一線,很興奮

瀋陽急救中心黨委辦公室主任、主任醫師李峰,1999年工作至今做過14年臨床醫生,從事過6年院前急診急救工作,經歷過禽流感等疫情防控。

在瀋陽市外防輸入的關鍵時期,瀋陽急救中心新組建了4組應急負壓監護急救車轉運組,李峰憑藉上述三點優勢勝出,重新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李峰說:“在防控一線,我的臨床經驗能夠得到應用,盡到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我感到很興奮,有一種愉悅之感。”

從3月6日開始,李峰便堅守在防控一線。他每天早8點左右到達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中午回到瀋陽急救中心,下午再奔赴機場,下班回到家中往往都已是晚上八九點鐘了。3月14日下午4點,李峰接到轉運指令抵達機場,他這次轉運的是母子二人。李峰一邊安慰這對母子,一邊把5件超大行李箱一件件搬上急救車,送到定點醫院。等完成轉運工作回到家,已經是深夜了。

李峰的愛人也是一名醫生,戰“疫”是兩人共同的責任。因為工作實在太忙,他們對孩子的陪伴也少了很多。所幸,已經14歲的孩子逐漸學會了照顧自己,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物品,餓了也會自己煮方便麵吃。對於孩子的成長,李峰很欣慰:“戰‘疫’結束後,一定要多多陪伴在孩子身邊。”

李飛妮 為防控工作貢獻力量,應該的

3月15日,星期日,在這個尋常的週末,瀋陽急救中心社會急救科護士長李飛妮卻享受不了週末的休閒時光。

“瀋陽急救”舍小家,每日奔忙為大家

5點半,李飛妮就到了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工作一上午,中午回到市急救中心後,急三火四地吃了一口飯,又馬上奔回機場,迎接下一批待排查旅客的轉運任務。

除了機場轉運任務外,李飛妮還負責各轉運組的安排調度。

1月22日至今,她已經近兩個月沒有休息了,這也讓身為母親的她對孩子的愧疚越來越重。原來,李飛妮今年上小學5年級的孩子,在去年12月右手骨折,她本來計劃在春節期間帶孩子做一些康復訓練,但疫情防控工作當前,她每天從早忙到晚,一直無暇履行自己的承諾。有一次,她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看到孩子正在艱難地寫作業,頓時淚如雨下。

李飛妮至今仍然戰鬥在戰疫一線,“堅持就是勝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始終不會忘記當初的誓言。每天的工作雖然辛苦,但能為瀋陽防控工作貢獻力量,是我應該做的。”


帥正新聞、沈報全媒體記者 嶽雨、張文魁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