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境物流企业失联!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时代


知名跨境物流企业失联!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时代

“无工可返,公司破产了!”逐渐的,全球肺炎疫情的蔓延和卖家业务面临的诸多窘境,使跨境物流商的生存现状更加难过。义乌、深圳一批小货代长达40天“0开单”,个别国际物流企业也是岌岌可危。


近日,有卖家向侃哥爆料称,从事全球仓配联运,在各大洲拥有近15个海外仓的行业知名某物流企业,从3月份开始失联、中断物流服务,部分原业务对接人员均已离职。


知名跨境物流企业失联!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时代

图/卖家爆料截图

早在疫情爆发早期,受中美路向航班取消影响,该物流企业就已于2月10日停止美中线的转运服务,中国发往美国境内的服务也止于2月14日。而随着全球肺炎疫情蔓延的加剧,该爆料卖家表示这家物流企业或已走向濒临倒闭的边缘:“所有官方电话、微信公众号、邮箱、业务员均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我们在全球多仓的货物,一直得不到有效处理,不知去向!”接卖家反馈以来,雨果网也通过该物流企业在官网展示的CEO邮箱、在线客服、客服电话等多方渠道进行联系,而截至发稿上述渠道均未接通。


受疫情“黑天鹅事件”的衍生影响,这家物流企业遇到的情况是时下物流商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还是行业个例?跨境物流商又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下内容或披露了一些事实。


头程舱位、海外库容紧俏,小货代陷失单、失业危机


疫情影响下,以传统外贸、跨境电商线上零售为主的消费场景已经被按下了暂停键,其中与卖家销量、清关渠道息息相关的跨境物流商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之全球肺炎疫情地图的扩散,封城、防控高筑的限制“围墙”,使部分不具备渠道和资源优势的中小型货代、物流商相继离场。

“国内疫情爆发以来,卖家和工厂端的停工、停产已经剥夺了物流商的‘口粮’,而海外疫情的蔓延使跨境物流更加停摆,着实给物流行业浇了一盆冷水。”跨境物流从业者Andy向雨果网说道,“上半场中国卖家缺货,我们有渠道很着急;下半场中国卖家有货,我们没渠道很捉急。货代和规模较小的物流商,赚的就是渠道资源拼接、赚‘中间价’的买卖,市场价格较为透明。一方面,与之合作的中小卖家订单量下降,另一方面物流价格的‘水涨船高’也让部分物流企业和卖家直言吃不消。”


知名跨境物流企业失联!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时代

在一项关于物流商生存现状的问卷调查中,有76%的卖家表示与之合作的物流商的物流成本涨幅明显,一天一个价,价格渐高。另外,受国内头程派件舱位紧俏、最后一公里派件时效迟滞、进出口清关难等影响,有51%的卖家考虑更换物流商,而这也正是导致货代、小物流商业务无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疫情提升卖家物流质量需求,小货代或被清理出局


相较于其他讨论维度,一组关于破产倒闭的观测数据却值得我们思考:多位卖家向雨果网反馈,有听闻物流商、货代受疫情影响而濒临倒闭。雨果网随机询问了11家物流商,有5家表示业务未受疫情不良影响,3家或能撑过半年,其余3家情况最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物流商还是表示,除了暂停意大利订单收寄之外,日韩、欧美等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国内头程和最后一公里派件时效稍有影响,整体运行状况目前还算良好。


知名跨境物流企业失联!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时代

自国内复工复产以来,与大型物流商普遍出现的发货“小高峰”不同,部分小货代、小物流企业表示2020年2月份以来跨境发货量持续降低,日韩、欧美疫情的爆发更是让本就寥寥无几的发货量跌至零点。


对此,业内人士解释道:“长达一个多月的‘空窗期’后,虽说卖家订单量有所下降,但是赶付交单的货件量依然会成倍的增加,这是现阶段物流‘小高峰’出现的原因。而货代或者小物流商服务的一般为中小卖家,在头程舱位、海外仓库容紧俏的情况下,拼不了渠道资源、拼不了价格、拼不了时效的物流商终究会被卖家所淘汰,或者被体量更大的同行所整合。无形之中,也加剧了货代开展业务的难度。而具备资金实力、渠道优势的中大型物流商,抵抗疫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同时,也有乐观者认为,疫情只是跨境物流行业短暂的“休止符”。上述人士还表示,就海运领域而言,疫情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时间周期的角度来看,中国疫情爆发期间工厂停工、物流停摆的近三个月,海外买家积攒了一些订单需求;而海外疫情爆发期间,外国隔离防控期间,生产力下降无法满足消费所需,进口需求会不断上升。而从物流清关和派件的角度来看,封城防控都是暂时的,如果海外仓货品充足的话则较具优势。一旦疫情稍有缓解,鉴于市场需求货件到港之后,相信相关机构也会就物资的轻重缓急施行临时的清关政策,以保证清关的有序进行。


物流商如何脱困?

展望疫情过后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几年草莽般的“跑马圈地”,这场疫情也许能够清退一小部分不具备跨境物流实力的玩家。海外仓优势凸显,真正拥有货机,能够调动舱位、库容,最后一公里派件高效的物流商一定会脱颖而出。

可面对国内外依然存在的疫情,物流商该如何保稳求生存?对此,侃哥建议,以供参考。


1、渠道删减:针对资金流稍有困局、货运量大幅下降(相比去年同期)的物流商而言,建议删减近半年内盈利空间小、出单量小的渠道;部分利润薄弱、服务纠纷率高的渠道和路向,也建议删除;


2、货代与大型物流平台抱团:跨境物流环节错综复杂,货代、小的物流商与大型物流平台的抱团合作,将更加灵活;例如,物流平台在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可将不同路向、不同外贸渠道的业务分发给小团队(由货代或小物流商构成),缩减人员开支的同时也可以活用货代可靠的信息动向和庞大的中小卖家资源;


3、渠道多元化:空运头程舱位紧俏的情况下,建议物流商也多多开发海运、陆运等其他渠道;如果欧美路向受疫情影响较大,也可适当借机开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跨境物流;需要提醒物流商注意的是,需注重自身的现金流和投入产出比,必要时可暂时观看待疫情逐渐散去;


4、ERP、智能软件工具的使用:知悉行业动态的当下,物流商还需借助ERP或其他智能软件工具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提高服务响应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