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近日《三聯生活週刊》特約撰稿人袁越發文:《“群體免疫”之前世今生》,洋洋灑灑數千字,為近日被全球輿論抨擊的英國群體免疫辯解。

《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1

袁越說:現代人道主義是對“哪怕他是個沒什麼“遺傳價值”的老弱病殘(原文)”的不放棄,不拋棄。

為了保護老弱病殘,就需要絕大多數的中青年被新冠感染,然後就產生了免疫力,這樣老弱病殘就不會被感染了;猶如大多數人打了疫苗,少數不打疫苗的就不會被病毒感染了。

小十評論:擁有生物學碩士頭銜的袁越童鞋,學位是買來的嗎?疫苗接種和病毒感染是一回事嗎?

疫苗接種經過一兩百年免疫學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方式方法來精準接種:包括疫苗的人工培育、注射疫苗的劑量、多次注射的時間間隔等等。

而現在,人類對新冠肺炎瞭解有限,且新冠病毒會按照你的科學規劃精準感染嗎?聽你袁越的命令自我進化成低害型,聽你的鍵盤指令,你讓一次感染多少劑量,新冠就感染多少劑量,你是把自己當上帝了嗎?

而以現在意大利的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已經高達7.17%,其中大量是中青年,所謂的新冠肺炎對中青年低傷害只是相對的,如果完全放棄醫治,超過10%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按照你們說的,中青年感染死亡率低到1%,那麼我們算一算群體免疫最低要死亡多少人。

2019年英國15-64歲的中青年總人口為4255萬,1%的死亡率就是42.5萬,即使把死亡率再減一半,還有20萬,再再減一半,還有10萬人.

英國二戰士兵才死亡26萬,你搞一次群體免疫,等同二次二戰?

犧牲20-42.5萬中青年,去[保護]老弱病殘,去驗證前途不明的‘群體免疫’,這樣真的是理性的做法嗎?值得嗎?

更何況,明明有中國、韓國、新加坡的方法,可以讓老弱病殘得到保護,中青年更少的死亡,如果現在採取行動,死亡人數可能只有群體免疫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為什麼不借鑑成功的經驗,而非要證明自己與眾不同,高級人道主義?

《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2

袁越原文還說:應該允許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做出不同的應對,最起碼為科學家多提供幾個對照組,好讓未來的人類找到效率更高的應對方式,而這是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小十評論:英國自己做決策我們沒意見,但把英國人當成小白鼠,把疫情傳播當做科學對照實驗,如此漠視生命,你稱作更高級的人道主義,你腦子瓦特了吧。

《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3

袁越還在原文之外補充道:兩種方式(中式和英式)最本質的區就是到底要不要給病毒留一條生路。如果留,將來有可能相安無事;如果不留,一定要斬盡殺絕,結果很可能兩敗俱傷。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病毒,而是適用於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其他生物。

《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小十評論:這就不僅是腦子瓦特了,而是為了讚賞英式防疫強行昇華了,醫療物資不足,就是不足,社會動員能力差,就承認差,不想花錢,就說不想花錢。

不花錢而非要把不花錢說的有道理,說的清晰脫俗,說出高級的意識形態,也是沒誰了。

跪久了,不僅腿脫鈣,腦子也缺六個核桃。

《三聯生活週刊》袁越:英國群體免疫,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