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 Prime:A股突圍全球市場,人民幣避險屬性初顯

疫情蔓延疊加原油暴跌,3月9日,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股驚現熔斷,全球股市均暴跌。截至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均收跌逾7%,道指跌超2000點。歐洲股市普遍跌幅超7%,亞太股市也集體大幅跳水。

值得注意的是,表徵A股人民幣資產的富時A50期貨表現仍相對強勁,截至10日收盤,A50期貨漲幅為1.88%。此外,A股也強勢翻紅,截至收盤,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 。對此,外資機構齊發聲:“看好中國市場!”

Doo Prime:A股突圍全球市場,人民幣避險屬性初顯

而這一波全球市場劇烈波動起源於2月20日,相比起美股當時至今12%的跌幅,A股跌幅僅有3%,人民幣更是對美元升值近2%,因此,市場人士將人民幣稱為“全球最抗疫貨幣”之一。

位列「全球第八最佳回報貨幣」

根據彭博數據統計,年初至今(3月9日),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八最佳回報貨幣(對美元漲幅0.94%)”。

即使是從疫情爆發後(2月3日)算起,人民幣仍然位列第十,幾乎跑贏所有新興市場貨幣。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率先爆發,2月3日開盤後人民幣持續走弱,於2月20日跌至7.02附近。當時,機構紛紛預測今年美元對人民幣將突破7.2,人民幣將跑輸新興市場。

但走勢在2月20日那一週開始逆轉,疫情在中國得到控制並開始在海外蔓延,美元指數從此前接近100的高位跌至目前的95附近,兩週跌幅近5%,而人民幣則幾乎連漲兩週,對美元升值近2%。

Doo Prime:A股突圍全球市場,人民幣避險屬性初顯

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初顯

人民幣的強勢表現,令人出人意料,這背後凸顯的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市場認為,中國經濟有望率先擺脫疫情的負面影響,人民幣資產也將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日元和美元本是傳統的全球避險貨幣,然而近期隨著日本國內疫情惡化、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以及美股波動加大等因素影響,美元和日元的避險屬性有所弱化。

相反,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全球對中國經濟平穩發展、人民幣資產的穩定性和中國社會治理能力的信心不斷增加,人民幣作為中國經濟全球競爭力的量化衡量指標,其走強也是理所應當。

此外,美元利率暴跌也是主因之一。上週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令美指承壓下挫。儘管美國ISM非製造業指數、非農就業數據等表現強勁,都未能扭轉美指頹勢。因此,當前市場普遍認為二季度美聯儲還會繼續降息,美元指數可能還會下跌,繼而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強。

Doo Prime:A股突圍全球市場,人民幣避險屬性初顯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美利差已經擴至近200基點的歷史新高,如果美聯儲今年預計仍將降息50個基點以上,這將導致美國的息差優勢急劇收窄,美元相對貶值。但若疫情持續發酵,導致全球衰退,可能美元的避險屬性又將發揮功效,屆時新興市場貨幣或將被再次拋售。因此,疫情或許仍是當前最大的變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