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合則勝

全球戰“疫”,合則勝

3月13日,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中國同中東歐17國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 亞尼斯攝(新華社發)

隨著多國拉響警報,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國多點暴發並呈蔓延態勢。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多個國家出現,該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已經變得非常真實”。

國際社會要求各國攜手、合作抗疫的呼聲日漸強烈。如譚德塞所說:“眾所周知,全球協作是對抗疫情的關建。”應對無國界的病毒,唯有展開無國界的合作,方能抓住“機會窗口”,扭轉疫情困局。

“疫情需要一起抗擊”

綜合外媒報道,當前全球多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歐洲多國疫情告急。截至3月15日,意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4747例,累計死亡1809例,死亡率超過7%;西班牙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753例,單日新增2000例,成歐洲第二大疫情國。14日晚,西班牙在全國範圍內實施15天的“封城”措施。截至15日,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4838例。德國自3月16日早8時起關閉與法國、瑞士和奧地利的邊境。早在本月10日,德國證實疫情已擴散至全部16個聯邦州。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3月15日14時30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3244例。美國此前宣佈,來自26個歐洲國家的外國公民將面臨進入美國的限制,愛爾蘭和英國在16日也被加入該名單。13日,美國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疫情還在亞非多國蔓延。當地時間3月15日,伊朗新增120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診病例總數超過1.3萬例。當日新增113人死亡,創單日新增死亡人數新高。截至15日零時,韓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8162例,其中88%的病例集中在大邱和慶北地區。韓國將大邱、慶尚北道設定為“特別災難區”。據美聯社15日報道,非洲54個國家中已有25個存在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南非總統拉馬福薩15日晚發表電視講話,宣佈進入“國家災難狀態”。

近來,一個接一個令人揪心的消息傳來,將一個嚴峻現實擺在世界面前:新冠肺炎已構成“全球性流行病”。截至北京時間3月15日,141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15萬餘例確診病例,死亡人數超過5700人。

如何控制?除了各國積極採取緊急行動之外,譚德塞多次呼籲加強國際合作,指出團結協作、積極行動是人類戰勝新冠病毒的有效辦法。

全球一盤棋、各國共進退。阻擊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發表講話,呼籲全球各國團結一致,向新冠病毒宣戰。

“疫情需要全球一起抗擊”,德國《每日鏡報》刊文稱,任何試圖通過各自國家的措施來尋求解決辦法的人,很快就會發現這樣做沒有前途。“疫情沒有國界。因此,答案必須是跨國界的”。

“當前,國際社會倡議各國加強團結協作的呼聲日益強烈,一方面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正給各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峻威脅;另一方面證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具有極大破壞性的疫情面前,只有摒棄以鄰為壑、自私冷漠的狹隘觀念,才能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全人類健康。”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協作是共贏之舉”

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攜31噸醫療物資馳援意大利;中國向韓國提供110萬個口罩等抗疫物資援助;在中國專家建議下,伊朗政府根據中國經驗建立方艙醫院;中國與10個太平洋島國通過視頻會議分享抗疫信息、交流防控經驗……

近段時間,中國在積極防控國內疫情的同時,主動向其他疫情形勢嚴峻的國家提供支援、分享經驗,以實際行動推進國際合作,助力全球“戰疫”,贏得廣泛讚譽。

意大利外交部長迪馬約在接受該國電視臺採訪時表達了對中國的感謝:“困難時期,我們彼此互助”。西班牙網友聽說中國為西班牙等疫情嚴重的歐洲國家提供口罩與核酸檢測盒後,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感謝中國”活動。

疫情暴發後,中國始終秉承合作姿態,共享防控信息和做法,參與藥物、疫苗研發等國際合作,不僅為各國爭取到寶貴的“機會窗口”,也讓國際社會看到團結協作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意義。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稱,新冠肺炎疫情突出了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的必要性。世界各國政府不應限制國際貿易和海外旅行,而應加強疾病預防和控制領域的合作。

目前,一些合作已經啟動。美國哈佛大學此前正式確認,正與鍾南山院士牽頭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共同致力於尋求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更好診斷和治療方案。中國的馬雲公益基金會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一家感染與免疫研究所分別提供了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用於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和疫苗的研發。

“協作防控疫情的國際努力是真正利人利己的共贏多贏之舉。”王磊指出,各國可以在諸多領域展開充分合作,共同防控疫情。“一是各國與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及時分享疫情信息,加強協調合作,推動地區和全球的聯防聯控;二是加強抗疫經驗和疫情防控有效措施的分享和交流;三是加強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四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緊急幫助。”

“加強合作更具意義”

近日,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會見譚德塞,通報中國政府決定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支持世衛組織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特別是幫助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有效應對疫情。

隨著疫情蔓延多國,不少發展中國家難躲病毒侵擾,並因醫療能力有限而面臨嚴峻挑戰。對此,關注並援助發展中國家疫情防控的呼聲日漸高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日前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國際機構和各國正在加強合作,關注疫情對衛生系統薄弱的貧窮國家產生的影響。

“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較為脆弱,在應急醫療物資儲備、疫情防控知識傳播、醫療救治水平等多方面相對落後。此外,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多處於轉型或改革的關鍵節點,疫情暴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亂其發展進程。”王磊指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疫情擴散,國際組織及發達國家應在資金、醫療物資、專業知識和技術諮詢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抗擊疫情提供更多幫助。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撰文認為,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經濟和社會層面,沒有哪個國家能把新冠病毒的影響隔絕開來。確保發展中國家有能力診斷、治療和預防這種疾病的國際響應,對保障數十億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於全球而言,疫情是一次挑戰,也是一道考題。持續發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出這樣一個問題:世界應如何為應對疫情威脅而團結起來?在土耳其前經濟部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凱末爾·德爾維什看來,疫情可能引發兩種不同的政治走勢,一是催生減少全球互通性的舉動,二是要求全球加強合作。如何選擇?“顯而易見,第二種走勢更具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