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来过咱们追光者深圳梵高展的同学们一定记得

在整个展览故事动线的尾声部分我们为梵高生命中亦师亦友、影响深远的那个男人留出一片空间——《高更的影响-想象与疯狂》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然鹅......有许多同学对正爷表示

看到最后都没明白——

高更究竟给梵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没有认真听讲解的同学们都要被打屁屁哟)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许多人简单地认为:高更是梵高的老师

为了验证这种说法的真伪

正爷拜读了一摞关于高更与梵高的故事

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两个人......确定不是情侣关系???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他们与许多现代的“爱情故事”一样——

“一见如故、情书、同居、争吵、癫狂、拔刀相向、分手、绝交、老死不相往来……”你能想到所有疯狂的情侣所能做出的事

他们都做过!!!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事带给了梵高怎样的影响?

//

今天,正爷就要跟同学们

上(liáo)一(bā)课(guà)

☟☟☟

1

- 相遇 -

高更与梵高的相遇像不可思议宿命中的时刻相互碰撞出惊人的火花

1887年,梵高在巴黎与高更相遇,相遇的时候,两个人都正处于生活的最低潮:高更无法照顾远方的妻儿,常常自责绝望到要结束生命;梵高与妓女西恩刚刚分开,所有宗教的狂热与爱的梦想全盘幻灭,独自来到法国投靠弟弟。因此,他们两人对这一次短短的相遇都有一种“命中注定”的错愕:

“难道我遇到了前世的自己?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左三)与高更(右一) 1887

这场相遇对于梵高来说更为重要,他认为这是“神灵安排的邂逅”,他对拥有强烈个性和领导力的高更,产生了深深地钦慕之情。即使相处的时间并不长,随后他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梵高去了阿尔勒追寻梦想,高更去了布列塔尼。

但梵高对高更,一直心心念念......于是,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勒与自己同住一段时间。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高更自画像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正爷:这像极了爱情的开始,总是自圆其说的相见恨晚、命中注定。

2

- 期待 -

准备迎接高更的那个月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梵高最幸福的时刻

得知高更要来南方画室的时候,梵高简直要高兴疯了:终于可以摆脱孤独的煎熬了!为了更好地迎接高更来到阿尔勒,梵高刻意布置了他的房间。追光者深圳梵高展中还原的《文森特在阿尔勒卧室》里的画面,不知道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明亮的暖色调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梵高热切地期待着高更带给他新的生活~!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受到高更即将到来的影响,梵高一直处在一种高亢的情绪中,还兴奋地送了几张《自画像》给高更~

不知道同学们和正爷的感受是否一样,下面这一张《自画像》看上去极其平静、庄严;据说他这是想把自己送给高更,并且将自己比喻为日本僧侣,献给他心中的永生之佛(高更)。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献给高更的自画像》

与此同时,梵高还为高更画了《向日葵》。向日葵是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花朵,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梵高从郁暗的荷兰到巴黎,又从巴黎一路南下到阳光亮烈的阿尔勒,梵高自己就像是“追光”的人。而此刻的高更,就是他追逐的“白月光”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正爷:梵高与许多平凡的现代人一样,渴望着爱与被爱的幸福。

3

- 同居 -

画完《房间》,十月二十八日,高更来了最初的三周,一切都非常完美

两人共同散步,共同作画,描绘共同题材,迸射出了许多艺术的火花,

如果一定说高更影响了梵高,那么也一定是相互影响的!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丰收在普罗旺斯》梵高则从高更身上学会如何更好构图,不再满足于局部自然或风俗场景。在高更的影响下,梵高逐渐从写生转向抽象,试图更多的依靠记忆和想象。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红色葡萄园》

高更在阿尔勒秋天画的许多作品也受到了梵高的影响,他发现了厚重笔触的重要性,风格由此变得粗犷甚至粗野,画风极具力量~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高更《小酒馆里喝苦艾酒的妇女》

在追光者深圳梵高展中展示的《阿尔勒的舞厅》,就是这个时期梵高与高更合作的经典作品。

晃眼的金黄色块,诡异的靛蓝色块,强烈的反差让空间具有饱和感,烘托出一种奇特又充满迷幻色彩的美。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高更 梵高 《阿尔勒的舞厅》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正爷:如果能让彼此都越来越好,也算是一段好的感情。

4

- 争吵 -

他们生活在一起,缺乏了各自独立的空间,缺乏了各自完全面对自我的孤独时刻

然而,上个段落的和谐是短暂的,在一个狭小的房间,如此紧密的关系,会导致太多的冲突,太多的摩擦...

积累起来的琐碎细节会使两个自我个性强烈的心灵发疯。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在阿尔勒的画室“黄房子”

如果一定要说他们矛盾的根源,那就是他们在画画的技法上真的差太多了!面对同样一个模特,高更能细致地将这个人画得惟妙惟肖,梵高却更像个用色大胆的“色彩狂魔”。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Paul Gauguin》

高更和梵高因为画画技法的事情,常常争吵,在正爷看来,高更在这段关系中更像现代许多男生的人设——

一味地忍让...“我跟他说:老友,你对!只是为了获得暂时平静。”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自画像》

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高更在与梵高争吵后彻夜不归,梵高在一个人极度绝望的夜晚举刀自戕,割下了右耳。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正爷:所以呐,两个人相处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自我空间呀。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5

- 分手 -

高更自己整理行李结束了他在阿尔勒的行程

也结束了他与梵高共同创作的梦想

终于,在阿尔勒相处了62天之后,高更留下一句话,“请告诉他,我回巴黎去了。”之后,就搭乘早班车走了。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这段本能传为佳话的友谊,来的迅猛,去的彻底,从此,二人至死未再相见。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正爷:大家以为他们的故事结束了? 藕断丝连这四个字形容他们太确切了!——

梵高在精神病院疗养的日子常常写信给高更,高更也一直在回信(真的可惜了梵高的耳朵啊

//

或许他们只是找到一个借口在独白

两人不提往事中的不愉快与冲突,各自鼓励着对方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播种者》

如果说梵高的艺术

是对苦难生活的无奈,对残酷现实的愤怒

和对光明希望的无限渴望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梵高《盛开的杏树》

那么高更的艺术,则是对神秘内心的探寻和对原始自然的无限向往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

//梵高与高更的相遇也许真的是上帝的安排,他们对彼此而言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世人也许无法理解这段传奇的友谊,也可能不会明白,住在天才心里的“疯子”描绘着怎样的世界。

//

高更究竟给梵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是短暂的欣喜若狂激发的创作热情?是贴身学习后提升的构图技法?是剧烈争吵后的几近癫狂?或是抚慰了一颗孤独的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

我们或许无从得知。 但是还好,在历经百年流传下来的浓墨重彩中 一切仿佛有迹可循——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在梵高与高更相遇的132年后,在他们相遇的时节

不如前往《追光者-天才梵高筑梦大展》

亲自目睹《保罗·高更的椅子》

高更——梵高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