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諒解

雖然是疫情期間,政府倡導少出門、不聚集,但生活總要繼續,一個多月來頭一次休息,上午還去社區卡口參加黨員回社區報到,下午我跟我的愛人說,還是需要去超市買點生活必需品。

我們戴好口罩,就從家裡出發了。我愛人開車,匆匆的採購了點蔬菜、水果和肉類,就慌慌忙忙的回家了,直到到了社區登記監測點,我才意識到沒有帶個人的出入證,本著服從管理的心態,我在門口下了車,讓我愛人先進小區,我登記測量體溫會後再進。

我跟門口執勤人員說了我忘記帶出入證了,可否登記一下進入,他們說需要居委會開證明才能登記進入。於是我步行到社區居委會,向工作人員說明來意後,他們表示不用開證明,只要掃一下社區通行登記系統就行,我於是再次來到社區出入登記處,要求掃碼後進入,但執勤人員生硬的告訴我他不知道怎麼掃,想進社區還是需要去社區開證明才能進入。得到如此答覆後,我心裡發火了,正是:

怒從心頭起,火從怒中生。

我跟執勤的人員說,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掃碼進入,為什麼我不能進,有問題你們之間自己溝通,我在登記本上登記後進入了小區,留下了執勤人員的憤怒與茫然。

但回家後,隨著心情的冷靜,我覺得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發火。我怎麼就這麼容易發火了呢,我不是一個容易發火的人,肯定是我的心情受到了影響,讓我的心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怨氣,畢竟執勤人員都在為我們的健康而作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當前,隨著高強度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開展,不管是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普通的市民群眾,在心理上都有巨大的壓力和壓抑,近日,不論是新聞媒體的報道還是群眾日常的反饋的信息,都出現了諸如社區群眾不配合執勤人員登記、測量體溫,社區居民與卡口執勤人員發生衝突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都從側面反映了隨著思想長時間緊繃,人們的心理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但同時,疫情防控還沒有到鬆一鬆、放一放的時候,還需要社會各界繼續堅持、堅持、再堅持···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分山高水常。我想,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少一些埋怨和牢騷,社區居民要理解執勤人員的辛苦和付出,在寒冷的冬季,他們頂風冒雪,為疫情防控而夜以繼日,我們要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並且尊重他們的付出;同時防控工作人員也要對社區居民多一些體諒和理解,進一步優化監測登記方法流程,為群眾提供便利。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疫情雖然還未結束,但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同心抗“疫”,我們必將贏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