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冠确诊数超十万,疫情已对全球产生多重影响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多个大洲扩散,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实时疫情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7日上午7时,中国境外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0万1287例。


疫情当前,随着多国相继暴发新冠疫情,不仅打乱了各国的政治活动,而且也阻碍了来往于世界各地的交通,更对部分产业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英国推迟选举、法国投票率创新低
欧洲多国本将在2020年进行多场选举,然而,随着欧洲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心,英国与法国的选举活动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称,英国首相府当天发布消息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5月举行的英格兰地方选举将延期,推迟至2021年5月举行。英国首相府对此解释称,之所以选择推迟地方选举,是因为研究表明,5月或是英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高峰。
BBC刊文指出,英格兰地方选举委员原先曾考虑将选举推迟至今年秋天举行。上次英国推迟地方选举还是在2001年,原因是当年英国爆发了口蹄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英格兰地方选举是英国“脱欧”后的首次重要选举,将选出英格兰118个选区的地方政府以及包括伦敦在内的多个城市的市长。
除了地方选举被推迟,为了防控疫情,英国议会“强烈”建议下议院议员及其同事不要去海外旅行,同时限制游客造访国会所在的威斯特敏斯特宫。

在法国,尽管法国新冠疫情蔓延势头凶猛,但是法国政府并没有因此效仿与其隔海相望的英国。据法新社16日消息,法国政府并未推迟或取消于3月16日举行的法国市政选举第一轮投票。
法新社指出,鉴于法国市政选举是全国的基层选举,关系到各地民众的切实利益,因而其投票率原先一般都高于全国选举。然而,如期举行的第一轮投票的投票率却创下历史新低,统计报告显示,56%的选民弃权,未参与投票。
有在野党借此抨击法国总统马克龙及法国政府无视新冠疫情扩散而坚持举办市政选举投票的做法,称此举违背防疫原则,不少人更是要求取消第二轮投票,其中就包括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袖勒庞,她要求从根本上取消第二轮投票,以第一轮投票结果定胜负。而原先支持市政选举如其举行的法国国民议会参议院议长、共和党人杰拉尔·拉榭(Gerard Larcher)也改变了立场,转而坚决支持推迟举行第二轮投票。
法新社评论称,延期举行市政选举,取消投票,甚至仅用第一轮投票结果定选情,这在法国近代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据BBC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6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延期举行市政选举第二轮投票。
而中东疫情重灾区伊朗也推迟了议会选举的第二轮投票。据伊朗《德黑兰时报》15日报道,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发言人阿巴萨利·卡多达伊表示,虽然伊朗第11届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已于2月21日如期举行,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4月17日举行的议会选举的第二轮投票将推迟至9月11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已对此予以批准。

伊朗内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仅有约2450万伊朗选民参加本届议会选举的第一轮投票,约占选民总数的42.5%,投票率为1979年来最低。尽管最终席位分配尚未揭晓,但保守派以压倒性优势已获大多数席位。然而,由于第一轮投票中有一些议席的票数没有达到要求,因此还需要举行议会第二轮选举。
至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据BBC消息,疫情最严重的华盛顿州于3月10日举行了2020年总统大选初选,该州不设现场投票站,而是采用了邮寄选票的方式,华盛顿州政府告诫选民称,应用布或海绵沾水来涂抹选票信封的粘胶条,而不要用舌头舔,尽量减少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
与此同时,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桑德斯和拜登的竞选团队先后宣布取消当地时间10日夜间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拉票集会,桑德斯的团队表示,将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取消未来的集会。
《纽约时报》对此评论称,这是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开跑以来,第一次有竞选集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取消,美国的总统选举进入了一个“不可预测的新阶段”。
此外,据美媒近日报道,路易斯安那、佐治亚、肯塔基、俄亥俄等州已先后推迟了本州的总统大选初选。

意、捷、西“封国”,二十多国进入紧急状态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当下全球已有20余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采取限制出行以及“封城封国”的特殊措施。
意大利、捷克与西班牙已分别于3月9日、3月15日以及3月14日陆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封国”,三国都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举行表演、文化、体育与宗教活动,禁止公共聚会,关闭学校,关闭体育设施与文化设施等聚集性场所,限制餐馆、酒吧与咖啡馆等场所的营业时间。
意、捷、西三国要求民众除了在购买食品、药品与卫生用品等必需品、外出工作或需要就医等情况下不得离开自己的住所,并建议民众在家办公或休假,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还在17日宣布暂停执行申根区国家人员自由流动协议,关闭陆上边境。
另外,BBC刊文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16日通过电视讲话进行全国动员,宣布自17日12时起,禁止民众于未来15天内进行除购买食品、工作和就医之外的所有非必要出行,关闭欧盟和申根区边境30天。
马克龙要求所有企业尽可能进行远程办公,并表示法国政府将在阿尔萨斯疫区部署军队,建立野战医院并运送病患,优先保障疫区和医护人员的口罩等防护物资的使用,同时征用宾馆和出租车供医护人员使用并由政府支付相关费用,暂停退休制度改革,并推迟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贷款、水电燃气费及租金并由政府提供3000亿欧元担保。

“疫情迫在眉睫,我们处在战争中。”马克龙说道。
除上述四国之外,欧洲另有12个国家和地区也因疫情而进入了紧急状态,其中包括匈牙利、葡萄牙、斯洛伐克、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尔维亚、乌克兰切尔诺夫策州以及瑞士提挈诺州。
以上国家与地区也效仿意大利、捷克与西班牙,陆续关闭俱乐部与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限制公共活动,并要求中小学与大学停课,同时暂停跨国交通,尤其是与疫情严重地区的交通往来。
至于德国,BBC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16日宣布关闭俱乐部、酒吧、休闲设施、动物园与游乐场,限制工作时间,并要求餐馆必须保障顾客间保持一段距离。
在欧洲之外,黎巴嫩、巴勒斯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与美国等国家与地区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此执行更严厉的防疫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对欧盟申根区26个成员国以及英国和爱尔兰实施了为期30天的旅行禁令,暂停之间的旅行往来。
全球旅游业首当其冲,股市熔断,奥运也悬

路透社刊文指出,诸如美国对申根区以及英国和爱尔兰实施的旅行禁令可能减少日常旅客量,进而冲击旅游业、酒店业与餐饮业,这些服务性行业原本就因疫情蒙受损失。
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此前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恐在2020年失去820万名游客,而这比美国在2001年与2002年因“9·11恐怖袭击”而失去的游客数量还多50万,美国旅游业或因此在2020年损失240亿美元,是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美旅游业损失的7倍多。
至于世界旅游业,BBC 13日报道称,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当天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或导致全球旅游行业多达5000万的从业者失业,2020年世界旅游业的产值恐将锐减25%。
“新冠疫情对旅游行业构成了重大挑战。”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CEO格洛莉娅·格瓦拉说道。
路透社分析称,除了旅游业、酒店业与餐饮业,航空业也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据英国《卫报》15日消息,挪威航空已就疫情表示,该公司由于为了维持低成本的跨大西洋航班而积累了巨额债务,目前仅有“数周而非数月”来避免崩溃;法荷航集团的子公司荷兰皇家航空(KLM)则计划裁员2000人,将全体员工工作时间削减三分之一,并寻求政府的支持;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则于13日强调该公司正在考虑德国政府的援助。

美国前高级贸易官员、伯克利研究集团常务董事哈里·布罗德曼指出,美欧间的服务贸易可能遭旅行禁令遏制,从而损害美国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数据显示,美欧2018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近1.3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多国股市持续下跌,其中美股在3月9日、12日与16日接连三次熔断,而美股在2020年之前仅在1997年熔断过1次。巴西IBOVESPA指数与加拿大S&P/TSX综合指数也在16日熔断。
16日的欧洲股市也开盘普跌,截至北京时间16日22时,英国富时100跌7.01%,法国CAC40跌11.25%,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德国DAX则跌10.28%,恐慌指数VIX期货跌幅23.37%。
受此影响,今年不少国家的经济预计将因疫情的缘故而下滑。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13日发布预测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德国经济预计将严重下滑。报告将今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1.2个百分点,从增长1.3%调整为下降0.1%。
而据日本体育杂志《日刊体育》17日报道,就东京奥组委理事高桥治之提出的东京奥运会延期到2022年举行方案,已有多名奥组委理事表示同意。据称,奥组委理事会30日将召开会议讨论该问题。
不过,东京奥运会是否会因新冠疫情而取消或推迟,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国际奥委会手里,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早前表示将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路透社报道,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的经济学家尚未确定取消奥运会可能给日本经济造成多大损失,但已有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民间预测损失为约7万亿日圆(合459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4%。
另据联合国新闻网站此前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3月9日指出,初步分析显示,新冠疫情将使全球收益减少2万亿美元,其中除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将损失2200亿美元,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国所受的影响将最为严重,损失增加在1%以上,其他与最初受影响经济体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也将成为“重灾区”。
贸发会议预测,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全球在东南亚供应链中扎根较深的国家,以及与欧盟联系紧密的国家,都可能出现0.7-0.9%之间的增长减速。
贸发会议强调,固执坚信经济基本面稳固,认为世界经济能够自我修复的想法,正在影响发达国家的政策思维,“将可能阻碍防止危机加剧所需要的更加大胆的政策干预,增加疫情冲击反复出现,在未来导致严重经济破坏的几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