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戰爭是怎麼回事?

史海釣客


六日戰爭,也稱為第三次中東戰爭,是1967年6月發生的國際衝突。

這一系列戰鬥使以色列與幾個阿拉伯國家發生衝突,包括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

伊斯蘭國家在與以色列的鬥爭中得到了其他六個國家的不同支持。

雖然以色列發動了全面的軍事行動,但大多數分析家都認為以色列人正在採取合法的自衛行動,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技術上開始對埃及進行空襲,並遭到敘利亞和約旦等國的反擊,到6月10日,以色列從他們的敵人手中奪走了大片領土,並簽署了停火協議。

在六日戰爭前夕,鄰國阿拉伯國家公開呼籲摧毀以色列,這些都沒有被誤解;

在六日戰爭前兩年,埃及當時的總統納薩爾發誓要徹底消滅以色列,並說:“我們不會進入巴勒斯坦,土壤被沙子覆蓋,我們將以飽和的血液進入土地。”

許多伊斯蘭國家也對猶太人領土進行了遊擊式襲擊,對這些問題以及邊界爭端的緊張局勢導致以色列部隊與鄰國之間的幾次衝突。

最終,埃及宣佈其意圖阻止所有以色列船隻使用以色列主要海上通道之一的蒂朗海峽,以色列此前曾警告埃及,這種措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無論如何,埃及宣佈海峽對以色列船隻關閉,其他阿拉伯國家迅速與埃及結盟,表示他們打算與以色列作戰,埃及隨後驅逐聯合國維和部隊從附近的西奈半島,允許埃及實施封鎖。

幾天後,以色列發動空襲,讓埃及完全措手不及。以色列飛機使用快速重新裝備技術和非凡紀律,幾乎消滅了整個埃及空軍。

這使以色列在衝突的其餘部分中獲得了決定性的優勢。以色列隨後將地面部隊移入西奈半島,但發現自己在其他戰線上遭到反擊。

敘利亞和約旦在特拉維夫等城市和耶路撒冷的軍事行動中發射炮彈。

以色列在這三個不同的戰線上進行戰鬥,直到戰爭的第六天最終停火。

整個衝突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次潰敗,有利於以色列人。

由於戰爭,以色列的領土幾乎增加了兩倍。以色列方面的傷亡人數不到其聯合反對者所受傷害人數的10%。

勝利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許多阿拉伯國家最初聲稱以色列得到了來自美國或其他盟友的力量的幫助,,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的成功通常歸功於特殊的軍事準備和戰術。

與此同時,許多評論家指出,在三個戰線上作戰的單個極其年輕的國家相對容易地摧毀了幾個既定國家的聯合力量。由於這些原因和其他許多原因,有些人認為六日戰爭是上帝保護他所揀選的人的一個例,戰爭發生的確切原因以及是否合理,都是激烈辯論的問題。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以色列採取行動是為了回應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埃及的侵略行為,以及戰爭本身對以色列來說是一個不平衡的勝利。








小魚挑燈讀歷史


六日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方面稱六日戰爭,阿拉伯國家方面稱六月戰爭,亦稱六五戰爭)六天戰爭從1967年6月5日開始至6月11日結束,僅6天阿拉伯聯軍就被以色列徹底打敗。這是20世紀軍事史上最具壓倒性結局的戰爭之一,是中東戰爭中意義重大的轉折點。

名稱:第三次中東戰爭

地點:中東

時間: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

參戰方:以色列,阿拉伯國家

結果:阿拉伯國家失敗

傷亡情況:阿方亡2萬人,傷4萬人;以方亡900人,傷4500人

時間長度:6天

戰爭描述: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為收復其被以色列佔領的失地,阿拉伯國家在蘇聯和英國的軍力援助下不斷對以色列發動襲擊。1967年5月埃及封閉了以色列重要出海口蒂朗海峽,使以色列下定決心與阿拉伯國家開戰。此間,美國先後向以色列提供坦克、飛機和空軍人員等援助,以軍戰鬥力因此大幅增強。

6月5日,以色列出動全部空軍對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25個空軍基地發動了大規模突襲。埃及大批飛機還未起飛就被摧毀。空襲結束後,地面部隊自加沙等地大舉進攻,進入西奈半島。為挽回敗局,埃軍發動了兩次反攻,但埃及空軍此時已陷於癱瘓,終因沒有空援而失敗,西奈半島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六日戰爭中,阿拉伯聯軍死亡近2萬人,是以色列死亡人數的20倍,數十萬平民淪為難民,成為中東長期動盪的一個重要根源。以軍僅損失26架戰機,卻擊毀了阿聯400多架戰機,並佔領了加沙地帶、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戈蘭高地,徹底改變了以色列在戰略上和地理上的劣勢。

圖1為六日戰爭各方軍事進攻路線

圖2為交戰前後各方控制地區

圖3為以色列旅長 Uri Ben Ari上校在指揮中

圖4為以色軍在高牆下慶祝戰爭順利。






當年獵手


“六日戰爭”指的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方面稱六日戰爭,阿拉伯國家稱六月戰爭,發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發制人”戰爭的一個經典戰例。它發生在以色列和它周邊埃及、敘利亞及約旦等阿拉伯國家之間。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三國聯軍被以色列徹底打敗。本次戰爭,以色列陣亡900人,傷4500人,3個阿拉伯國家陣亡2萬人,傷4萬人,被俘6500人。以軍損失戰機26架、坦克60輛,卻擊毀了對方400多架飛機、500多輛坦克,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成為中東局勢至今仍不可收拾的根源。中東至今不能和平,戰火和恐襲時有發生,廣大民眾仍生活在水火之中,與幾次中東戰爭脫不了干係。 不說其他,就“六日戰爭”本身來說,它不愧為20世紀一次單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戰例典範,也成就了以色列軍事強國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