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不管是美股的又一次熔斷

還是說一直被吐槽的90後

在這一年即將迎來“三十而立”

有或者說前兩個月

整體經濟情況不容樂觀

2020年對於國家也是關鍵的一年

無論是脫貧還是收入翻一番

都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


對於校園招聘而言

一個在很多企業“花錢”的部門

史無前例的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如果2020屆的春季校園招聘

將是開啟全程雲校招的開端

那麼

2021屆校園招聘將有可能

將這個趨勢繼續保持下去

甚至比2020屆的春招更加有挑戰性


如果說

2020屆春招還有點不得不全程線上招聘

那麼

2021屆的校園招聘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2020屆必然“雲校招”的趨勢


背景一:經濟環境比2019年更嚴峻,企業對於預算會更加謹慎

經歷了第一季度的慘淡後,本以為的後續生意會好轉。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這種警戒的狀態和趨勢短期之類不會有所緩解。經濟壓力比較大。對於企業而言,校招出差一來是不小的開支,二來員工的人身健康風險也比較大。和算起來,確定的和不確定的都將是不小的開支。

關鍵結果預期也很難進行預料。

比如1-2月份的部分經濟指標情況

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孤立的看可能不明顯,可以對比一下(19年與現在),就可以看到情況嚴峻性。

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背景二:疫情的不確定性,聚集性活動將會少開甚至不開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 尤其是作為校招必不可少的【宣講會】,更是將許多不同專業,甚至不同學校的人聚集在一起,危險性指數級增加。這個風險太大,學校將不得不考慮學生安全等因素,會繼續考慮已經得到國家認可、企業接受的“雲校招”


背景三:疫情影響學校的課程將會進行延遲,教學會滯後

一如2003年那年假期多了,暑假少了,課程密度增大了。2020年如今大三的學生或者(大四)還有研二(就研三)的同學,你們不得不面臨的是,你們沒有了最後一個【實習期】,也就意味著大三大四、研二研三幾乎將無縫銜接。對於本來還能喘息一個暑假,積累一個暑假的同學,將不得不面臨匆匆上戰場。

這一點,無論對於企業HR,還是即將求職的學生,都將是不得不面臨的艱難挑戰。

這次史無前例,因此很難說從哪裡找到一個現成的辦法或方法,讓自己能夠順利的迎接挑戰。

唯一能做的,就是防微杜漸,早作籌劃。


背景四: 疫情及經濟(預算)影響,將決定校園面試不得不在“雲端”


雲端面試還不簡單,開個視頻面試一下就行了。相比很多HR也會這麼想吧

但校園招聘與社會招聘最大的挑戰在於,實際中的面試第一關往往是1VN,一對多的面試。

尤其是常用的無領導小組討論,從線下到線上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線上如何群面除了場景變化外,如何對要求的能力進行評估,將是巨大的挑戰,尤其是線上面試對於網絡的要求也是異乎尋常的高,甚至學生可能還沒有辦法在一起進行討論。


即便是我們經常線上開會,還經常出各種問題,更何況之前沒有見過面的學生呢?


OK

說了那麼多,總得想對策才是吧。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如今這已經不是一家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職業的挑戰, 單靠某一個HR就可以想出很好的辦法。就比如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速度一樣,需要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經歷、不同專業的人才一起協同,才可能做出一個應對校園招聘的一個“雷神山+火神山”方案。


那麼簡單來講,凡事講究一個Why ,How和What,我們系統考慮一下這屆校招。

1.Why——為什麼要做校園招聘(尤其2021屆校招)

  • 別人做我也做
  • 公司人才發展需要
  • 公司業務發展需要
  • 僱主品牌建設
  • 社會發展的責任感擔當等等

需要在做2021屆之前,考慮清楚要不要做,為什麼做?

2.How——假設你們因為某種原因還是要做(不做的到此為止)​

  • 方案如何設計(核心佈局)
  • 營銷策劃如何做
  • 宣講會如何進行開展策劃
  • 建立網申如何進行部署
  • 簡歷篩選測試如何進行
  • 面試如何進行安排(尤其是群面)
  • offer溝通及發放
  • 線上實習及培訓前置如何開展(新的挑戰)

在如何做的維度上,可能也是一個契機——校招究竟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校招如何更好地提升ROI,如何找到正確的事情去做。


這裡還會涉及到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系統的問題。雲校招核心的要求是,如果讓招聘或人力資源工作進行數字化,總說人力資源沒有數據,那麼這次確也是倒逼數字化推進的以此機會。

只有留有痕跡,才有數據,才可能談到後期的“精益招聘”

最大挑戰之——沒有招聘系統,我該怎麼辦?


3.What——具體要做什麼才能算是正確的事情(做有價值的事情)

  • 策劃做什麼
  • 團隊做什麼,如何協同
  • 宣講如何進行設計更有效
  • 面試如何進行場景設計
  • 如何讓員工認識企業
  • 有什麼好的工具可以提供線上的效率

做正確的事情,比快速做錯的事情更好。謀定而後動,方為上策。


針對這些問題,有些問題在過往的經歷中都有些類似經歷或者共同性。

比如筆者

2015年就嘗試了線上宣講,2016年開啟空宣全民時代。

2018年嘗試離開第三方系統,利用數字工具進行招聘實踐探索。

2018-2019年無領導小組面試,讓學生使用“手機搜索”幫助進行群面試題

等等

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面對前所未有之挑戰,希望一起策略群裡,共度這屆校招。

我大概想了下,如何更好的幫助校招的學生以及HR,希望更多人可以一起探討。

初步擬定3月21日18:00,就以上內容做一個不成熟的思考交流。

不好意思,2021屆的校園招聘,你得開始準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