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清华、川大等高校研发的检测试剂已取得进入欧盟资格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3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组织22所有研究积累和技术优势的高校,针对核酸、抗原、抗体不同的检测对象,选择了多种技术路线进行布局。高等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开发了一系列新冠病毒快速检测产品,据初步统计,现在已经有7种由高校联合企业研发的检测产品,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并在本次抗疫当中投入临床使用。

教育部:清华、川大等高校研发的检测试剂已取得进入欧盟资格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 图片来源:中国网

3月1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格鲁吉亚政府捐赠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雷朝滋介绍,这种试剂盒是由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联合相关企业研发,在2月底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可以同时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格鲁吉亚政府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通过驻华使馆向中国政府提出了这方面的请求。

他说,武汉大学还研发出了可同时检测10大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新方法,该方法还可以监测病毒的突变。在抗体检测方面,共有3款高校联合相关企业研发的试剂盒率先用于临床使用,具备随到随检、全自动高通量等优点。核酸检测和抗原、抗体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检测的窗口期,提高检出率。

雷朝滋表示,随着国外疫情发展,对病毒检测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在保障我国病毒检测需要的基础上,检测试剂已经走出国门。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研发的14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获得了欧盟CE认证,正式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