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奧斯曼帝國作為世界歷史上存在時間較長的國家,它極具歷史的鮮明特色,歷經了崛起和繁榮,最後也逃不過衰敗。

但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所犯下的錯誤值得所有國家去反思學習,一個強大無比的帝國最終落到一敗塗地,絕不是國家和王朝的輪迴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一個國家或者是一代領導人在治理上的侷限性。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由於奧斯曼帝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它大體就相當於中國的明清兩代。不少人也疑惑,為何所處同一時期的中國也會停滯不前呢?這其中除了政治上的因素,經濟因素也佔了很大部分,這種龐大帝國的統計階級總享受著它的安穩利益,從而拒絕改革。

與中國不同的是,對於近代歐洲列強崛起後的入侵,奧斯曼帝國可謂是反抗激烈,與不少歐洲國家都交手過,但多半以失敗告終。當然這也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有時與它的對手實力懸殊,比如俄土戰爭,雖然沙皇俄國獲勝,可是付出的代價卻非常慘重,但奧斯曼帝國也在眾多歐洲列強的一步步蠶食下,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統治地位。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奧斯曼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

其實本質還在於它已經享受了大量經濟紅利,早已沒有心思去改革了。並且奧斯曼帝國後來的統治逐漸僵化,也是後來改革的主要障礙。而且奧斯曼帝國單純突破這些障礙,想要改革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國民早已習慣國家佔據商貿主導權的生活,這樣一來,國家沒動力,國民沒心思,國家自然也就走向衰落了。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一、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太過順利

為何說奧斯曼帝國崛起是一個非常順利的過程呢?對比一下同樣起源於該地區的其他突厥部落,要麼是錯過時機,要麼是地理位置不佔據優勢。而曾在巴爾幹半島上引領輝煌的馬其頓也是在亞歷山大大帝的率領下苦戰數十年之久才打下了如此大的疆域,而且亞歷山大大帝並沒有管理好統治區域,國運十分短暫。

但奧斯曼帝國不同,它可以說是橫跨中世紀到近代和現代,而它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並長期統治還與奧斯曼帝國統治者的國家政策有關。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1.奧斯曼帝國有一套穩固的統治體系

奧斯曼帝國能如此快速的崛起與它自身有相當穩固的統治結構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奧斯曼帝國維持政權如此之長的原因。但統治體系的穩固不代表就是統治的完善,相反奧斯曼帝國實現政教合一君權強化以後對國家的管理是方便了許多。

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過於強化的權力就有可能帶來統治上的僵化,而奧斯曼帝國的滅亡正是源於統治的過於強化引發的。這種強化的政權導致了帝國的運轉日趨平穩但也過於僵化,奧斯曼帝國落後於歐洲列強也主要是這個原因。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2.奧斯曼帝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崛起的

早在奧斯曼帝國成立數百年前,就有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誕生過,它就是阿拉伯帝國。阿拉伯以伊斯蘭教為紐帶成功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的帝國,不久之後甚至奪取了歐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而阿拉伯帝國的成功經驗也被奧斯曼帝國所借鑑。

都說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科學如此,政治同樣如此。奧斯曼帝國在借鑑阿拉伯帝國的統治經驗後迅速建立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統治班底,在包括法律等不少方面奧斯曼帝國都有對阿拉伯帝國有所借鑑。於是奧斯曼帝國在通過軍事力量控制廣大統治地區後,又通過使用伊斯蘭教為紐帶的立法將國家凝聚起來。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這也是奧斯曼帝國後來兵源不斷,並且後勤力量強大的原因,其本質就是伊斯蘭教帶來的統治天然的合法性。

3.奧斯曼帝國崛起之時正是歐洲黑暗之時

由於奧斯曼帝國崛起於中世紀初葉,這也讓奧斯曼帝國在這一時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東西方交流的媒介。由於奧斯曼帝國佔據了當時的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貿易口岸,貿易的主動權更多的也傾向於奧斯曼帝國一邊。此時的歐洲還處於中世紀當中,愚昧和無知正在折磨著歐洲,但光明卻照耀著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因為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從東方獲得了知識的來源,就在歐洲還在過量的使用羊皮紙的時候,奧斯曼帝國就在推廣使用中國的活字印刷術了。這也是奧斯曼帝國在中世紀時期始終保持科技領先優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這也體現了奧斯曼帝國的發展優勢。


二、奧斯曼帝國的改革停滯與經濟紅利持續相關

1.獲得絲綢之路的控制權是擁有紅利的開始

奧斯曼帝國的改革於17世紀開始逐漸停滯最後走向僵化,但奧斯曼帝國的高層似乎沒有感受到改革停滯的威脅。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奧斯曼帝國長期以來佔據經濟主導權,因為佔據了與東方貿易的港口,所以在陸上絲綢之路基本被土耳其所控制,長期的經濟紅利更是培養了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大量改革頑固分子。

他們是直接得利者,當然不願意像歐洲國家一樣去改革,所以奧斯曼帝國表面強大實際內部空虛的表現越來越突出,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也終結了奧斯曼帝國所壟斷的東方貿易特權,就此奧斯曼帝國開始逐漸走向衰落。

2.紅利的持續使得帝國改革陷入僵化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奧斯曼帝國曾經擁有的經濟紅利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在這種巨大的經濟誘惑之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階層開始停滯不前。奧斯曼帝國對中國和印度的貿易是它最大的兩個優勢,甚至在17世紀達到了巔峰,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前,奧斯曼帝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大貿易國,而它的貿易規模可以說比整個歐洲之和還要大。

貿易規模龐大讓它有足夠的資金去養活這些頑固階層,而且它的國民還在停留在巨大貿易紅利的影響下,於是牴觸改革也成了不少國民的共識。所以不僅僅是權貴階層,就連普通老百姓也認為改革是多餘的,因為似乎佔據了貿易優勢的奧斯曼帝國是一時之間很難被擊破的。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3.奧斯曼對紅利的扼守使得它錯過了真正的利益期

從國民們牴觸改革這樣的事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整個奧斯曼帝國內部對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其實毫無準備。

而且奧斯曼帝國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扼守黑海企圖與沙皇俄國決一死戰。因為沙皇俄國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接替者,但仔細一想其實奧斯曼帝國併吞整個巴爾幹地區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因為這裡並不是歐洲富足的區域,相反它是緊靠俄羅斯這樣的偏遠地區。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所以攻佔巴爾幹半島後,奧斯曼帝國並沒有獲得任何實際上的經濟利益,僅僅只是版圖上的擴張。當然這也使得奧斯曼帝國在對貿易通道的控制更加徹底,同時這也讓歐洲其他國家企圖藉助陸上絲綢之路來進行貿易的想法徹底破滅,因為奧斯曼帝國提出的高關稅政策正是它們紅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4.大航海時代後紅利的減退並未激發奧斯曼帝國的改革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當然也有一部分歐洲國家與奧斯曼帝國之間進行貿易往來,可是整體來看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所收穫的貿易利益已經越來越少了。與此同時歐洲的其他國家已經進行了大航海運動,本質便是希望擺脫奧斯曼帝國所控制的陸上絲綢之路,很快奧斯曼帝國第一貿易額的位置便被荷蘭所奪得,更要命的是此時奧斯曼帝國在海軍上的建設非常緩慢。

所以奧斯曼帝國在17世紀就開始走下坡路,但奧斯曼帝國並沒有感受到自身危機的真正之處,反倒與地緣性爭議的沙皇俄國掐在了一塊,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失去了最好的變革時機。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三、奧斯曼帝國的戰略思維始終停留在大陸國家

  • 1.進入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變化

在大航海時代,海洋性帝國紛紛出現,比如最早的荷蘭,西班牙及葡萄牙和後來的英國,都是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帝國。在控制海上貿易後,他們很快成為了一流的海洋性帝國,但這也導致了這些國家的貿易範圍非常廣,再也不用為了陸上絲綢之路而千辛萬苦的奔波到東方了。

而且這些海洋性帝國的貿易在有金融體系支撐以後變得越來越頻繁,利潤也越來越高,所以奧斯曼帝國的陸上貿易幾乎不佔任何優勢。可也是在這個時候,奧斯曼帝國正在全力與沙皇俄國爭奪黑海的控制權,最終卻落得兩敗俱傷。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而這樣的結果卻讓那些海洋性帝國擁有了喘息的機會,等到他們再次與奧斯曼帝國爭鋒時不僅在海軍上有優勢而且在經濟上也佔據優勢,如此一來奧斯曼帝國在與這些新起的海洋性帝國爭鋒時不僅沒有優勢反倒是劣勢斑斑。

2.奧斯曼帝國軍事力量萎縮與戰略利益的流失

即使在海軍上不佔據任何優勢,奧斯曼帝國依舊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優勢正在減退。由於地中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海,所以一時之間奧斯曼帝國在海軍上落後的局面還沒有得到表現,反倒是在廣大領土的控制力上依舊是令歐洲驚歎。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而擁有與奧斯曼帝國一樣的廣袤領土也就成了不少後起的帝國的夢想,這也是英國要建立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奧斯曼帝國的大陸思維依舊根深蒂固還表現在與拿破崙的對抗之中,也是在這一戰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開始不斷萎縮。

四、奧斯曼帝國在關鍵時期錯誤的外交政策

1.18世紀末期與法國的錯誤外交政策迫使奧斯曼帝國繼續停留在大陸帝國時代

由於當時法國想聯合奧斯曼帝國來對抗神羅馬帝國教皇,所以奧斯曼帝國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機會,當奧斯曼帝國軍隊橫渡地中海來到意大利南岸的時候,法國大革命正轟轟烈烈的進行,這一戰成就了拿破崙,就此法國開始進入了拿破崙時代。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由於法國在海軍上力量不足,所以它果斷與奧斯曼帝國搭成了聯盟,希望能共同控制歐洲。可後來拿破崙橫掃歐洲後發現奧斯曼帝國完全是多餘的,結果就演變成了法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

而奧斯曼帝國為了不放過這次機會便在意大利大肆佔領領土,可後來卻事與願違,在拿破崙被擊敗後,奧斯曼帝國希望自己在戰爭中的實際利益得到承認,結果卻與英國等新起的海洋帝國發起了衝突,而幾次海戰下來也徹底斷絕了奧斯曼帝國企圖完全控制地中海的企圖。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2.領土擴張卻並不意味著利益的增加

奧斯曼帝國所謂的以領土擴張為第一目標的大陸政策,開始起變得越來越無力,因為這種以大陸為主體思維的國家總會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佔領領土而不是考慮如何擴大實際利益。這個硬傷,奧斯曼帝國已經不知道觸碰了幾次,結果還是在與英國的交鋒中徹底喪失了自己對地中海的控制權。

失去地中海後,依舊停留在大陸帝國思想的奧斯曼帝國如夢初醒,可是它依舊不能進行有效改革,原因就是既得利益者的集團過於龐大,而單一依靠某一個改革力量是難以撼動的,於是奧斯曼帝國的改革便愈加難產,最後便成了一個活活錯過了現代化轉型的一個國家。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總結:

  • 總的來說,奧斯曼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利益集團的龐大與統治的僵化。

奧斯曼帝國會在17世紀之後日漸衰落,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統治階級總是在以大陸帝國的思維在運營著一個即將現代化的國家。這不僅使得奧斯曼帝國在近代改革中屢遭失敗,還對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現代化造成了阻礙。

因為在17-18世紀時,奧斯曼帝國在各地都出現了一股聲音,那就是奧斯曼帝國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屹立在阿拉伯世紀之上,不需要歐洲的所謂現代化工具,奧斯曼帝國自然也就不免在近代發展過程中處於落後局面。

奧斯曼帝國為何在17世紀改革停滯?因其統治階級思想過於頑固

可事實是歐洲在近代化改革中一路高歌猛進,不僅出現了工業革命還在文藝復興中實現了自我的重新發現,科學也就此誕生。而反觀奧斯曼帝國,依舊抱著伊斯蘭教傳統不放,不僅恪守傳統,還阻礙新事物向奧斯曼帝國傳播。

但是歷史前進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的,所以個人認為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主要還是宗教觀念以及國家政權問題,使得奧斯曼帝國即使佔據了改革的大好時機卻依舊走向了沒落。

所以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不僅要防止利益集團的過於龐大化還要防止一些落後思想的束縛。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後來的強國都如此重視教育,因為教育不僅回報高,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出色的,這是讓國家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的重要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