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晉”全力 山西一省支援湖北三市

竭“晉”全力 山西一省支援湖北三市

“我將勇於擔當,不負重託,以生命守護生命,堅決完成任務!”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伴隨著嘹亮而又堅定的宣誓,我省137名醫護人員踏上馳援湖北的征程。此時的湖北正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威脅中,那一個個持續上升的數據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國有難、召必至。不到一個月時間,來自全省189家醫療單位的1516名醫護人員在最快時間內集結,組成我省13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戰疫”的號角聲中陸續挺進荊楚大地,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醫者的責任,為保衛湖北、保衛武漢貢獻“山西力量”。

為愛逆行 只不過是換個地方工作

“孩子爸爸就要去支援武漢,我雖然恐懼擔憂,但還是全力支持,誰讓你我的職業都是醫生,等著你平安歸來。”這是1月25日晚,山西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周曉霜發的一條微信朋友圈。文字中的“孩子爸爸”,是山西白求恩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姚佳,今年36歲,是該院首批支援湖北的15名醫護人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1月23日,臘月廿九,醫院下發支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通知,姚佳第一時間在報名表填上自己的名字。“在看到武漢幾所醫院聯合向社會求援時,我已做好了心理準備,覺得這時候就應該去。”1月24日,除夕,醫院組織首批支援武漢的醫護志願者進行防護培訓;1月25日,大年初一,姚佳接到醫院通知,入選首批醫護志願者名單;1月26日,大年初二,姚佳正式啟程前往湖北。“這樣的春節,多特別!”出發前,姚佳和4歲的兒子說:“爸爸要去和病毒怪獸打仗了,等爸爸凱旋。”

對於我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而言,此次出征是那麼倉促,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來不及和親人告別,簡單收拾好行囊就匆匆踏上征程。他們當中,有年近六旬的長者,有抗擊非典的“老兵”,還有剛剛升級為人父、人母的青年骨幹和初涉職場的90後。直到坐上飛機,他們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在湖北仙桃、天門、潛江,那裡的疫情狀況、物資供應,他們一概不知,內心雖然忐忑,但義無反顧。出發前,隊伍裡年紀最長的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王俊平在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非常淡定地表示:“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去工作而已。”

一到駐地,山西醫療隊便以最快速度進入救治一線。

最初幾天各駐地醫療機構,日均發熱篩查門診就診人數達到1500人次左右,疫情發展十分迅速,新冠病區病床供不應求,醫院每天都在開新病區,一線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工作壓力巨大,駐仙桃市中醫院醫療分隊主動要求獨立成建制承擔16層病區的醫療救治工作,並於2月4日緊急開診。這個開診時間點,不僅在山西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首開先河,也比國家衛健委正式提倡整建制接管病區的時間要早許多。

為了在穿脫防護服時節省時間、也為減少感染的幾率,女醫療隊員們在戰疫一線紛紛剪下自己的長髮;擔心上廁所會造成防護服浪費,他們提前一個小時不喝水,還默默穿上了紙尿褲;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護目鏡,鼻樑、顴骨、耳背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但他們苦中作樂,以此為美……有了“先遣兵”的探路,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形下依然逆行而上。

“知道我要來一線後,很多人發信息勸我,說我只是個聘用制護士,沒必要去。但我對他們說,生命面前,我是護士,是守護生命的人,請把‘聘用制’這個前綴去掉。”這是省中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陳睿工作間隙記錄下的樸實話語。和陳睿一樣,我省十三批1516名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山西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又一個戰場。

攻堅克難 湖北戰場上書寫“山西經驗”

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每一天都經歷著生與死的較量,每一天都是一場硬仗。“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擁有豐富的重症護理管理經驗,一定要攜手整個護理團隊,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為山西爭光,為山西添彩。”從踏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全力救治重症患者的那一刻起,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團隊隊長、山醫大二院護理部副主任張穎惠就下定了決心。她將來自不同醫院、不同年齡、不同資歷、不同職稱的100位護士全面整合,形成合力,有效運轉,配合醫生積極救治危重症患者,科學有效地開展護理工作。她針對危重症患者護理管理的模式,創造性地推出一系列管理辦法和緊急措施,被譽為支援湖北護理一線的“山西經驗”,被其他省份的醫療隊紛紛效仿,並得到廣泛推廣。

“楊醫生,這幾天服用你開的中藥,再配合你們山西醫療隊的靜心調氣法鍛鍊後,感覺越來越好。”3月14日,天門市新冠肺炎患者楊某對山西對口支援湖北三市醫療隊天門分隊隊員楊永輝說道。原來,為更好地推進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療效果,2月中旬以來,該分隊在立足“山西方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疊加優勢,結合當地氣候、疫情變化程度及患者自身的體質,採取“一人一方”的治療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實際工作中,楊永輝、李蘭英等隊員與天門市當地醫生一起研究患者病情,共同開展治療活動。針對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症狀較重的實際情況,楊永輝等主動請纓進入隔離病房查房,瞭解患者病情,給患者辨證施治。截至目前,天門分隊在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接管病區共有48人使用中藥治療,其中重症患者12人已出院,危重症患者3人中有2人出院,1人轉危為安,總有效率在94%左右。其中有6人使用“山西方案”中的益氣祛毒顆粒和葶藶瀉肺顆粒治療,在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改善預後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

對於新冠肺炎患者來說,不少患者正經歷著疾病與心理的雙重打擊,保持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顯得格外重要。為此,山西對口支援湖北三市醫療隊天門分隊在救治過程中高度重視心理疏導,還專門成立了心理功能組,以“調查問卷、當面溝通、建群交流、瞭解所需、打開心結、促進康復”為工作方針,努力為病人掃除心中陰霾、送去心中暖陽。

“新冠肺炎患者是特殊的群體,在隔離病房,無法和病友交流,又沒有家人陪伴,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據天門分隊心理功能組組長文亞玲介紹,心理功能組組員首先要有愛心、細心和耐心,這是從事心理疏導的必要條件。為此,心理功能組建立了“心理醫患情”微信群,將聯繫模式由“日日看”改為“時時聯”,將值班的心理組成員分成三班,患者在隔離病房發視頻連線,必須在第一時間接起,以時刻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與此同時,心理功能組組員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努力幫其打開心結,全力滿足其所需,贏得其信任,最終為患者康復注入溫暖力量。

據瞭解,經過天門分隊心理功能組組員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已有10餘名或悲觀失望、或鬱鬱寡歡、或怨天尤人的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掃除了其心中的陰霾。

醫患一家 愛與溫暖無處不在

“今天的工作任務是19例患者的咽拭子採集,我和組員們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讓人幾近窒息,在缺氧造成的頭暈和高風險帶來的強壓面前,我們沒掉一滴眼淚,但武漢人的善良卻讓我們一次次淚目。”3月11日,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臨汾市人民醫院兒科護士劉華琴在她的戰“疫”日記裡寫下這樣一段話。從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再到新的支援崗位,劉華琴已經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她擔任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咽拭子採集小組組長。

新冠肺炎的確診,必須通過採集咽拭子標本做核酸檢測。這項工作需要直接面對病人口腔,用一根無菌棉籤深入到咽喉,停留幾秒,左右擦拭。這是一項感染風險極高的操作,採集過程中可能會引起患者的劇烈咳嗽,由此產生的飛沫、氣溶膠、分泌物對採集人員都將是很大的感染因素。

劉華琴在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工作時,有大量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等待核酸檢測,時間緊、任務重,她帶領組員們迅速熟悉操作和防護流程後便投入戰鬥。她們每天需要身著3M防護服、隔離衣,戴護目鏡、N95口罩、外科口罩、面罩,再穿戴三層腳套和三層乳膠手套。為了節省防護服,她們穿好後都不上廁所,直到工作完成。

一位阿姨咳嗽不停,劉華琴採集時,她很擔心:“姑娘,我要是忍不住噴到你臉上怎麼辦?”“沒關係的,阿姨,我戴著防護套呢!”阿姨這才小心翼翼地張開嘴,整個過程一直忍著,直到採集完畢才扭過身劇烈地咳嗽起來。一個11歲的小女孩同樣讓劉華琴記憶猶新。孩子的爸爸被病毒奪去生命,她和媽媽住進了方艙醫院。劉華琴給小女孩採集時,能明顯感覺到她的痛苦,但她強忍著不咳嗽,不哭不鬧全力配合。採集完後,小女孩立即戴上口罩說了聲謝謝阿姨,才向媽媽身邊跑去。劉華琴說:“每到這時,我特別感動,武漢人也在用他們的方式來保護我們。”

為了保證標本採集的準確率,操作時儘量減少病人的痛苦,劉華琴讓小組成員在自己鼻腔、口腔進行實操,親自感受患者的痛苦,從而更加了解為患者採集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減少患者痛苦。

每次採集要屏住呼吸才能控制自己做出精細的動作,很快就會喘得厲害,一會兒就全身溼透,最多的時候劉華琴和同事們一天做了100多例,在很多次採集工作結束後,武漢的熱心市民給她們送來熱騰騰的餃子,劉華琴說:“那一刻我覺得好暖,覺得再累的工作、再困難的護理也不算什麼,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我並不孤單。”

在對一個哺乳期的媽媽採集咽拭子時,劉華琴留意到她胸前滲出奶汁,採集完畢後,劉華琴又教她如何擠奶和預防奶脹的辦法。年輕媽媽流著眼淚說:“很感謝你,你們辛苦了!”

患者經過治療後,如果連續2天檢測結果陰性,就意味著不久後就可以出院了。劉華琴說:“最高興的事莫過於看著患者們出院,這一刻是最幸福的。”

一省援三市 山西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3186名

1月26日大年初二開始,我省陸續派出13批共計1516名醫護人員,集中了呼吸、急診、院感、中醫、護理、疾控等多學科、多專業的優秀專家,山西一省援3市,支援仙桃、天門、潛江3市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還承擔著武漢市4所整建制醫院和5所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工作。

山西省將防護醫療物資、急救物資設備、中西藥品向湖北一線傾斜,累計保障25萬臺件套,直接撥款近5000萬元,累計投資1.6億。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廣山西抗疫的成功經驗,推廣使用中藥方劑,整建制接管病區,實施遠程會診,前後方聯動,推廣線上義診援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3月1日,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3月6日,武漢光谷方艙醫院休艙;3月9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休艙……連日來,湖北抗疫一線喜訊頻傳。除了這三個方艙醫院,我省醫療隊支援的同濟醫院中法院區、武漢市優撫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以及對口支援的仙桃、天門、潛江三市也喜訊不斷。

到目前為止,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為:一是關口前移,控制增量。截至3月9日,對口支援3市發熱病人,密接人員做到動態清零,仙桃、天門、潛江三市分別14、13、11天實現了確診病例的零報告。二是精準救治,減少存量。山西醫療隊管理15個醫院的2038張病床,累計收治患者3186人,截止到3月9日,天門、仙桃、潛江3市治癒率分別達到93%、88%、87%。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