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苗鄉志願者: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點點螢火,匯成人間星河

“張阿姨,吃飯了,今天我們有麻婆豆腐、青椒炒肉、土豆絲、玉米排骨湯。您前兩天不是說想吃玉米排骨嗎?今天安排上了。”早上11點,縣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志願者吳通發,正在給隔離區的留觀人員和醫護人員們送中餐。1月26日,他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四處蔓延,很是著急,想為抗擊疫情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主動申請來做抗疫志願者。在團縣委的統一安排下,他來到縣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專門負責在隔離區裡運輸食物、物資等。由於這項任務可能和留觀人群密切接觸,危險係數高,幾乎沒有人願意來做,所以崗位重要且關鍵。1月29日以來,他沒走出過隔離區半步,送出迎來一批又一批留觀人員,被這裡的醫護人員們親切地稱之為“流水的觀察者、鐵打的吳同志。”

最后的苗乡志愿者: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之前陸續有幾名學生志願者來幫忙,但由於開學的原因也就回去復學了,目前只剩下他一個人。現在吳通發每天僅一餐就要送出100多人份,一日三餐、各種物資還要換穿工作服,他經常從早上6點多忙到晚上11點多,很辛苦的。”縣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負責人龍光橋院長告訴筆者。

“他是老志願者、入黨積極分子,今年32歲,從2017年起就經常參加春運志願者、愛心助考志願者等多項志願活動和其他公益行動。他家裡有三個姐姐,父母都70多歲了,他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大年初二那天,他給我們打電話,希望參加抗疫志願者,並要求到最缺人的地方去支援,哪怕有風險。”談起吳通發團縣委副書記龍洪偉記憶深刻。

最后的苗乡志愿者: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那麼嚴重,我總想為抗擊疫情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雖然這次不同於自己以往參加的志願活動,有點風險,但是總要有人去做,我家人也都很支持我,疫情結束了,我再回家。”吳通發雖然身在隔離區,但還同時關注著武漢,並通過微信向武漢的福利機構捐款。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從縣高速南收費站到黃板鎮兩河口高速路口再到縣城金松小區,21歲的廣西演藝職業學院女大學生、抗疫志願者龍嵐嵐,自2月9號以來已經堅守抗疫一線一個多月,輪換了三個值班點。

“記得第一次被派往兩河口高速路口值守排查疫情,那天下著大雨,很冷。由於是晚上執勤,帳篷設在兩座山之間風很大,我們4個人要從晚上12點值守到早上8點,由於是省界邊卡很重要,所以不能休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在外面這樣待過,這裡周圍都沒有人,風呼呼的亂響,心裡開始還是有些害怕的,看到其他人都在,久了也就習慣了。”在採訪龍嵐嵐時,她談起了最讓她記憶深刻的事情。筆者也去過她所說的值班點,由於位置比較偏遠,那裡只有一張桌子、幾張板凳、一頂帳篷和一盆炭火。在那裡值守基本都是一桶泡麵和一瓶礦泉水就這樣對付一餐。

為了春回大雁歸,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我們這支隊伍裡一共有7名大學生志願者,每天兩班倒,其中付兵斌和付松林還是親兄弟,一家兩個男孩全來了,我多次勸他們回家一個,他倆誰都不肯離開卡點,看到整個社會如此團結,相信我們國家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排查卡點分隊負責人劉吉發信心滿滿。

最后的苗乡志愿者: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只要學校還沒開學,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就不退。”這是志願者們說過最多的話。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突出成效,感染人數持續下降,我縣目前已經撤除了多個排查卡點,許多志願者都回到了家庭、學校,但總體防控並沒有鬆懈。截至目前,我縣還有19名抗疫志願者仍堅守在抗疫一線,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他們能早日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