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今夜有暴風雨》這部作品,你如何看待理想和信仰?

nicetomeetyou7668


我覺得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通過對時代環境和人物的描寫帶入進去。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上山下鄉,但是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可以帶入,當然有一些行為我相信是在當時那個時候特有的,我不能完全懂但可以理解。我的觀點很淺薄。

但是對於信仰於理想基於我們年輕人是意義十足的,現在“信仰”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動不動就有人說,“這是個沒有信仰的時代”、“九零後是垮掉的一代”云云。但是有這類言論的人,往往自己都沒弄明白什麼是信仰。好像“缺乏信仰”是個筐,什麼壞事都能裝。

所以看到這個問題,我腦子裡先蹦出了另外三個問題:

缺乏信仰一定是壞事嗎?現在社會的年輕人真的缺乏信仰嗎?現象背後反映出怎樣的本質?

想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信仰。

我在不同的現代漢語詞典裡,找到了兩種解釋:

1、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

2、對某種理論、思想、學說極其信服,並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迷信。科學的信仰來自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結合其他的資料總結一下。

從類別上分,信仰可以是原始信仰、宗教信仰、哲學信仰和政治信仰;從對象上看,信仰的對象可以是宗教、理論、學說、思想、主張或者某個人。

我們應該把信仰分成兩部分來看,一部分是理性的,一部分則是極富主觀色彩的。哲學家認為:

“信仰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與其說沒有信仰,其實是說沒有精神上更高層次的要求了,我們要成為怎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變成了一種順勢而為。再也不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覺悟,而是一直陷入在追求自我是全世界都對了只有我錯了的迷失中。在能見度一百米以下的世界裡,喪失了想見到太陽的熱切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