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自古以来,我们国人就对房子情有独钟,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至今日,房子仍然是人们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最近,我每天都在追《安家》,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买房是为了安家,还是安放幸福?剧中徐姑姑和张乘乘,为了买房而假离婚,结果“假戏真做”;老严夫妇辛辛苦苦卖包子,积攒了320万,掏空家底买了房子,结果差点流落街头……“安家”本应该是一件大喜事,却都带着泪光点点,每一个“安家”的故事,都让人感到那么心酸。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同样是一个卖房和买房的故事,宋爷爷和江奶奶让我们看到了“安家”的更深层含义:一切都是为了爱!无儿无女的江奶奶和宋爷爷,跟两个外甥共同拥有一栋老洋房的产权。宋爷爷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想赶快卖掉老洋房,买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这样江奶奶就不用上下楼那么辛苦了。而江奶奶想的却是,把老洋房卖掉,换成一大笔钱,带着宋爷爷出国去看病。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房似锦羡慕地说:“这老两口,一心都在为对方着想,这恩爱秀的。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属于年轻人的,真没想到,垂暮之年的爱情也如此让人神往。”

遗憾的是,宋爷爷和江奶奶的心愿都没实现。宋爷爷病重住院,迫切需要“救命钱”,但两个自私而贪婪的外甥,一直暗中阻止老洋房出售。他们想把老俩口拖死,然后平分属于江奶奶的房产。最终,宋爷爷没有等到这笔钱走了,而江奶奶的精神也彻底垮了,没过几天也追随宋爷爷去了。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宋爷爷和江奶奶给我们阐释了什么是最好的爱情。

就像剧中房似锦说的,我们一直以为爱情是属于年轻人的,而父辈的感情根本不叫爱情,只能叫“过日子”。我们理解不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可以执子之手白首偕老;也理解不了,吵吵闹闹的两个人,嘴上说“后悔”,却心里都在为对方考虑。

我的父亲比我的母亲大10岁,他一直以为自己会先我母亲而去,家里的存款写的都是我母亲的名字。他一直很节省,就喜欢存钱。母亲嗔怪他是“守财奴”,有钱也舍不得花。

我母亲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去世的,当时我的父亲喃喃自语:存的钱一点都没用了……其实,他之所以喜欢存钱,就是不想给我们儿女增添负担,一直在为我母亲的晚年生活盘算,可是没想到,我的母亲却比他先走一步。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母亲健在的时候,父亲精神一直很好。他经常笑着说,算命先生说过他能活到99,母亲总是满脸微笑。可是,自从母亲突然走了之后,父亲一下就苍老了。一年后,他也跟母亲一样,睡觉前还好好的,早晨起床喊吃饭,却没有回应。走得时候很安详,就像熟睡的人,而那一天是“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村子里的人都说,父亲这是要去那边跟母亲团圆了。

父亲走的时候是85岁,我一直相信,如果母亲还在,他真的能活到99岁。垂暮之年的爱情就是这样吧,你若安好,我便无恙。就像我的父亲母亲,风风雨雨50多年,他们早已经融入彼此的生命,一个走了,另一个便没有了撑下去的意志和动力了。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徐姑姑说,爱情是什么?是奉献自我成全对方。现代年轻人,都把房子作为结婚的前提条件,买房就是安家吗?其实,房子和家是不能画等号的。房子再大,如果没有爱来驻扎,那也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父辈们住的都是土坯房、砖瓦房,虽简陋而拥挤,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垂暮之年的爱情: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房子是用来安放爱的,是为爱来遮风避雨的,而不仅仅是用来住的。或许从垂暮之年的爱情,我们更能体会到“安家”的真正内涵,因为有爱,所以才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