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面試將首次在高考後舉行

藝考面試將首次在高考後舉行

文 | 徐麗梅

3月12日,教育部召開視頻會議,部署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會議明確,為防止校考引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原則上2020年高考前不組織藝考現場校考,應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佈前。這將是近20年來,全國獨立校考的藝術高校本科生入學面試首次在文化課考試之後舉行。

教育部:

鼓勵藝術專業非現場面試

會議明確,2020年全國藝術類專業報名人數預計為115萬,有關高校要結合不同專業人才選拔的特點,儘可能減少校考專業範圍。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通過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同時,有關高校要為農村和貧困地區等不具備條件的考生提供參加考試的兜底條件保障,具體方案由高校自主確定。所有藝術類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由高校根據考生藝術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會議強調,各地各高校要嚴守招生考試的公平底線。各地教育部門要會同衛生健康、公安等部門,加強對相關高校在本地考試組織工作的統籌管理。有關高校要完善制度措施,確保考試方式調整不影響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和科學性。高校要嚴格規範對評委的選聘、培訓和監督,逐一簽訂利益關係者回避責任書,嚴格規範測試程序,考試過程要全程錄音錄像。

教育部從3月16日起,專門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上舉辦為期一個月的“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網上諮詢活動”,組織所有開展藝術類專業招生的高校參加。考生可通過訪問“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頁及微信公眾號進行諮詢,屆時高校將安排專人解答考生關心的問題。

哈音:

4月初組織線上初試

各專業音樂高校根據目前的形勢以及國家的要求,探索新的校考方式,確保減少人員群聚風險又能最大限度地突破時空侷限、覆蓋更多考生。

哈爾濱音樂學院將校考由面試調整為遠程視頻提交作品、在線考試等形式,以避免全國近萬人次往返哈爾濱市的人員流動。該校擬定4月初組織校考視頻初試。初試採取評委集中評審考生視頻的方式,評審全程錄音錄像,學院紀檢監察部門參與監督。

音樂學專業《音樂表演技能》科目將改為遠程提交視頻作品,面試環節調整到複試。音樂表演專業初試演唱(演奏)考試內容不變,形式將改為遠程提交視頻作品。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所有方向的《樂理》(一級)考試調整到複試;作曲方向的《旋律寫作》和《歌曲寫作》筆試科目由初試調整到複試,《專業面試》科目的“鋼琴演奏”和“民歌或戲曲片段演唱”由複試調整到初試,遠程提交視頻作品,擬取消面試環節的“專業常識問答”;合唱指揮方向《聲樂演唱》和《鋼琴演奏》採用遠程提交視頻作品方式。學院將根據疫情,擬定於4月末或高考結束後組織視頻複試。

在初試和複試環節,考生演唱(演奏)的視頻製作必須嚴格按照學院簡章及調整後的校考方案要求錄製,錄製全程不允許使用麥克風等傳聲設備,視頻不得剪輯,不得進行藝術美化性質的編輯,且必須為同期錄音、聲像同步,否則將取消考生考試資格。視頻資料必須是考生在網絡報名時間截止後錄製完成的,需按照網上報名填寫的曲目提交,如果錄製作品與報名曲目不符,則視為無效作品。視頻中不得有顯示考生信息的字幕和場地佈景,不得有考生介紹。對於演唱和演奏也分別做出了細緻的錄製要求,以確保視頻儘可能地真實、全面反映出考生水平。

上音:

探索線上產教融合與區域合作

上海音樂學院決定,音樂表演專業藝考採用“遠程網絡面試+線上提交視頻資料”的辦法,考生可以事先根據統一的標準、格式,錄製考試規定的曲目視頻,提交相應平臺,供考官進行綜合評估打分,給出初試結果。待疫情平穩後,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安排最終校考。

上音將以“評委在線面試+閱看在線提交視頻”的方式開展專業初篩,側重對錶演專業的實時性考察,靈活調整網絡考試曲目與題庫,確保音質音色的保真還原度等。對於特定區域考生做好兜底方案,特別是疫情重點地區考生、偏遠地區考生,採取更為靈活、有效的考試方式,不讓有才華的考生失去機會。同時關注音視頻格式、錄製軟件選用的統一性、考生身份的審查認證、音視頻資料的真實性鑑別、遠程面試考官行為的規範性等問題。

上音加強區域合作、產教融合,尤其是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中的合作優勢,積極探索與信息技術企業、電信運營商的合作模式,試點建設更自主、更完善、更高水準的音樂類藝考雲平臺。在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凝練成果,加快我國藝術類遠程網絡考試技術標準、設備標準、軟件標準、考綱題庫標準的成果轉化,使音樂院校的遠程教學、考試方式與社會服務水平得到提升。上音計劃將這種方式運用到今後民族器樂等表演人才全球招生中。

山藝:

部分專業使用省統考成績

山東藝術學院決定,部分專業取消校考,直接使用省統考成績作為專業成績,綜合考生高考文化成績擇優錄取。需要面試的專業初試擬採用系統上傳視頻方式,通過初篩減少現場複試人數。科學安排考試時間,綜合考量考試形式、考生人數、考場安排等因素,穩妥審慎安排視頻上傳及現場考試時間,做到錯峰考試、有序銜接。

學校將充分利用網絡視頻平臺的優勢,通過簡化操作流程、提供模擬考試、自動語音提示、提供多次視頻錄製機會、及時發佈溫馨提示、合理安排考試時間等方式為考生提供專業、細緻、富有親和力的考試服務。考試內容和要求原則上應該按照招生簡章執行,個別不適合線上考試的科目可以做微調,穩妥起見,儘量避免減少、合併考試科目,規避潛在風險。通過人臉識別、人證比對等技術驗證考生身份,通過手機APP端遠程上傳視頻等方式,避免人為編輯視頻的可能性,可以基本杜絕考試作弊現象的發生。在現場考試及新生入校環節也將加大檢查、複核力度,嚴厲懲戒考試失信行為。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