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不在衡山,在南嶽

數據為2018年

衡山縣:面積951.57平方公里/人口37.04萬/GDP174.63億

南嶽區:面積163.98平方公里/人口7.08萬/GDP43.62億


和兩個洪江的問題不一樣,衡山是五嶽之一的南嶽,讀過小學都知道。

同樣,衡山縣是衡陽市轄的一個縣,漁夫也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衡山它不在衡山縣!

他在哪?衡山在南嶽區!

南嶽不就是衡山嗎?所以突然冒出來的南嶽區,讓衡山縣失去了衡山!


從南嶽區的成立開始


之前南嶽區和衡東縣都還屬於衡山縣。1951年湖南省設立南嶽特別區,隸屬於湖南省民政廳,因為不方便管理,這個特別區存在了幾個月,就被撤銷了。雖然被撤,但是留下了南嶽管理局管理衡山風景區(南嶽管理局歸屬衡陽,不再屬於省民政廳)。就是這個管理局,在1960年又吞併了屬於衡山縣南嶽公社和南嶽鎮。1963年,南嶽管理局升級了,成立南嶽縣,縣級的南嶽在這時首次和衡山平起平坐,為什麼是首次呢,1966年南嶽縣又被撤銷劃歸衡山縣,這都是有原因的,這一年,衡東縣出世了,衡東縣與衡山縣的的分家規則就是化湘江而至,衡東縣划走了一多半地方(衡山縣老大變小弟)。

所以到衡山縣和衡東縣分家,兩個縣的差別還不是很大,等了十多年,直到1982年衡山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同一批的全國有44處),南嶽管理局也跟著復活了,1984年,又從衡山縣划走10個村子,南嶽區正式成立,成為衡陽的市轄區。

在衡山已經很小的情況下,2010年衡陽市委市政府聯席會議還計劃將衡山縣店門鎮劃給南嶽區,在衡山縣民的抵制之下,政府只好放棄工作。

原本是一家的三縣,三縣面積之和3014平方公里,人口106萬,GDP502億。


衡山不在衡山,在南嶽


歷史上的衡山遍佈湘潭和長沙


歷史上衡山是有72峰,古人喜歡玩1、3、9、12、24之類的遊戲,當然衡山72峰也只是概數,並非只有72峰,現在南嶽區內的有44峰,11峰則在南嶽衡山分家時留在了衡山縣。最南峰是雁峰區的回雁峰,最北峰則是長沙的嶽麓山。衡山之巔的祝融峰高1300m,湘中群峰始發於祝融,我們知道衡山是南禪祖庭之一,但其實在東漢道教就已經傳入衡山,比佛教早200年。在衡山的磨鏡臺有一段有趣的典故:“相傳沙門道一住般若寺側裡許的茅庵(今南嶽山莊),道一習坐禪,終日靜坐,欲使成佛。懷讓以“磨磚作鏡”啟悟道一。道一對懷讓說“磨磚豈能成精鏡?”懷讓答到:“磨磚既不能成精鏡,坐禪豈能成佛?”懷讓隨即告訴他,“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


南嶽!如今的湖南旅遊經濟強區


2019年,南嶽區共接待遊客1316.37萬次,實現旅遊收入113.52億,並且與韶山市、武陵源區一起創建成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獲評“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年度文化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