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疫情防控法治服務保障 助推貴陽貴安民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專訪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孫貴麗

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日,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下發《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服務貴陽市貴安新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把該項工作作為2020年政法領域縱深推進的“五件民生實事”之一來抓,著力為新形勢下的貴陽、貴安民企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務和堅強有力的執法司法保障。記者特請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孫貴麗同志,就該《意見》進行了解讀。

加強疫情防控法治服務保障 助推貴陽貴安民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專訪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孫貴麗

保障民企復工復產 政法機關不缺席

記者:孫書記,您好。據瞭解,該《意見》是2020年貴陽市委政法委制定的首個包含貴陽、貴安在內的關於為疫情防控和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的指導性文件,請介紹一下《意見》制定的背景。

孫貴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的衝擊和影響,民營企業首當其中。政法機關既是保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守門人”,也是“指路人”,加強疫情防控法治保障,有力支持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政法機關不能缺席。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貴陽市委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建設“兩線”作戰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政法機關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職能優勢和作用,勇當先鋒,敢打頭陣,擔當作為,超前應對,依法服務支持民營企業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重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我們制定了《意見》,為繼續鞏固和擴大“兩線”作戰成果提供優質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務和堅強有力的執法司法保障。

為貴陽、貴安兩地民企融合高質量發展保好駕護好航

記者:《意見》中提到,不僅要支持服務貴陽轄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也要支持服務貴安新區的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孫貴麗:貴陽是省會城市,是全省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而貴安是國家級新區,被認為是“整個貴州最適合發展產業的地方”。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面開啟了兩地協同融合發展的新徵程。可以說,依法服務保障貴陽轄區、貴安新區兩地的民營企業復工復產、高質量發展,政法機關義不容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研究支持貴陽貴安民營企業紓解困難、加快恢復發展的法治措施,以優質高效的法治保障服務,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衝擊和影響,為新形勢下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加強疫情防控法治服務保障 助推貴陽貴安民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專訪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孫貴麗

16條“硬核”保障措施 依法支持服務民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意見》當中的“16條措施”,條條都是“乾貨”,含金量高,及時順應了社會關注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們的關切,彰顯了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貴陽政法方案”。請問,我們政法機關怎麼做到濟困解危、雪中送炭?

孫貴麗:這個問題提得好。依我看,疫情防控越是到了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要確保執法司法政策指導實踐取得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執法司法公信力的統一,關鍵在於合法性、正當性、精準性。我們前期在充分徵求政法各家意見建議後,經過多次醞釀,反覆研究,確保“三性”在《意見》中得到了統一,及時提出了執法司法保障、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法律公共服務、政法便民利企、“互聯網+政法”服務、督導教育考核“六個方面”的“16條措施”,條條都是“乾貨”,力求做到既依法防控疫情又最大限度保障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創造性,確保防控疫情和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高質量發展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

加強執法司法保障 有力推動“法治民企”建設

記者:在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工作中,您們制定了哪些具體的執法司法保障措施?

孫貴麗:我們把依法打擊疫情防控期間破壞民營企業復工復產的違法犯罪擺到政法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決支持政法機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司法,確保涉民營企業各類案件快立、快偵、快破、快訴、快審、快判、快執行的聯動機制,對重大涉民企案件實行掛牌督辦、領導跟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我們強調,涉疫情執法不能搞“一刀切”,嚴禁過度執法、粗暴執法,做到該嚴懲的要依法嚴懲,該從寬的要依法從寬,該做思想工作的要多做思想工作,該救助援助的要及時救助援助。要準確把握好適用法律和政策的界限,針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裁員、欠薪等勞動爭議和毀約、資金鍊斷裂、虧損、破產等問題,要及時研究提出對策建議。要依法妥善處理疫情期間涉民營企業的金融糾紛、合同糾紛、醫療損害糾紛,加強保護因購買假冒偽劣防疫產品受損的消費者合法權益。要統一類案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堅持把握好“法律監督與保障復工復產”並重的原則,加強檢察監督。要堅持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範的執法辦案理念,優化執法辦案方式,能夠採取“輕、緩、寬、和”措施的儘量不採用限制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強制性措施。要加強執法司法政策研究,對疫情防控和民營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突出、共性、高發、易發的法律問題,要通過執法司法建議、辦案指南、白皮書、編輯典型案例等方式,做好法律風險提示預警。

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最大限度降低民營企業法律成本

記者:聯調聯動、多元化解涉民企矛盾糾紛的舉措主要有哪些?

孫貴麗:首先要充分發揮好貴陽市重大行政爭議“府院聯動”協調機制作用,加快辦理涉民企行政爭議和訴訟案件。積極運用調解、和解等方式依法穩妥化解,儘快定份止爭。依法支持政府對民營企業實施的減負政策,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常態化排查、多元化解、訴源治理、聯動聯調機制,重點在矛盾糾紛多發易發的製造、餐飲、建築、商貿服務以及高科技企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區域,加大調解組織資源配置,積極引導企業和職工主動選擇、自願接受調解。其次,要發揮好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作用,加強“五解聯動”,鼓勵律師、專家學者、法律工作者以及退休的法官、檢察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工會人員、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等社會力量參與調解,依法支持行政機關調處糾紛,依法支持工商聯、商會、行業協會等調解組織開展訴前調解,妥善化解因疫情治療、隔離以及企業因疫情停工停產引發的勞動爭議,民營企業因按規定經批准緩交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的行政糾紛,積極促成企業與職工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加強疫情防控法治服務保障 助推貴陽貴安民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專訪中共貴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孫貴麗

加強法律公共服務 保障“兩線”作戰“雙戰雙贏”

記者:《意見》主要有哪些法律公共服務措施,保障疫情防控與民企復工復產“雙戰雙贏”?

孫貴麗:加強“一站式”法律服務,當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參謀助手。推行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一站式”“全覆蓋”服務機制,做到法律援助工作“應援盡援”。對因疫情影響,申請辦理不可抗力事件、用於免責的商事聲明等公證事項的民營企業,要及時優先辦理。積極引導、組織專業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為企業復工復產、經營決策、防控疫情提供法律意見,依法妥善處理復工復產過程中物業租賃、勞動爭議、工資社保、工傷賠償等法律問題,提出風險防控意見和建議。抽調專業力量組成法律服務團,針對民營企業復工復產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做好答疑解惑、復工復產政策解讀與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提供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諮詢服務。

加強便民利企服務 讓數據多跑腿企業少跑路

記者:信息技術為疫情防控、民企復工復產按下了“快進鍵”。《意見》確定的政法便民利企措施有哪些?

孫貴麗:首先,我們積極支持政法幹警主動走進企業,問需求、聽建議、送法律、保平安,選取典型案例以案釋法。要加強我市政法機關在民營企業較為集中的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大中型物流市場等地方設立的警務室、檢察室的聯絡對接服務工作,與民企建立“親”“清”型政商關係。其次,要加強“互聯網+政法”服務,讓辦案數據多跑腿,讓民營企業少跑路。積極推行行政執法網上審批、一次辦好;推行在線協商談判,推行網上立案送達、網上開庭審理、網上遠程提訊、網上財產查控、網上信訪等。另外,政法機關要加強辦案服務信息化系統平臺的運維服務工作,為政法幹警和當事人提供有力技術服務支撐。

加強保障 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根”

記者:為確保《意見》落地落實,有哪些具體保障措施?

孫貴麗:“三分部署、七分落實”。為確保《意見》中的各項措施落地落細落實,我們建立了配套的體系化督導教育考核措施,把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復工復產、高質量發展作為2020年貴陽政法“五件民生實事”之一的重要工作來抓,確保各項措施真正“落地生根”。一是加強學習教育培訓,幫助廣大政法幹警學懂弄通法律政策文件精神,不斷提高政法幹警執法辦案能力,提升建設“民企法治”服務水平。二是加強考核問責,把該項工作納入貴陽“政法戰區督導”考核範疇,對失職瀆職特別是在執法司法過程中嚴重損害民營企業或企業家合法權益、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要嚴肅問責,公開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