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建立上百個沙蝗監測點,應對入侵

沙蝗就是沙漠蝗蟲,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3個月左右。據悉,佔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蟲群一天可吃掉3.5萬人的口糧。

近期亞非等多個國家深受沙蝗的侵害,已經持續數月,席捲了20個國家,特別是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蝗災情況令人擔憂,新一代蝗蟲正在逐漸孵化出來,新的種群正在形成。對即將到來的種植季節以及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的預計,隨著4月初新蝗群的出現,這些地區的情況將進一步惡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控制,到今年6月沙漠蝗蟲的數量可能會增長500倍,並有可能繼續蔓延到非洲和亞洲的30個國家。

雲南建立上百個沙蝗監測點,應對入侵

據從雲南省臨滄市委宣傳部獲悉,針對沙漠蝗有經緬甸侵入雲南的風險,該市設立125個監測點,對沙漠蝗可能遷飛路徑實行全面布控;並與緬甸建立邊境地區沙漠蝗蟲情聯防聯控交流機制。

據介紹,目前,臨滄市已設立沙漠蝗情監測點125個,對全市8縣區77個鄉鎮重點區域和方向進行適時監測。重點在鎮康、耿馬、滄源邊境三縣,對沙漠蝗可能遷飛路徑實行全面布控,實現沿邊村監測點全覆蓋並開展拉網式監測排查。

雲南建立上百個沙蝗監測點,應對入侵

與此同時,臨滄市還與緬甸建立邊境地區沙漠蝗蟲情聯防聯控交流機制,加強對緬甸進境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檢疫,及時準確掌握境外蟲情動態;並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加大信息成果共享,積極給予緬方防控技術幫助和必要的防控物資支持,降低沙漠蝗遷飛入侵風險。

除此雲南之外、西藏、新疆等沙漠蝗可能遷飛入境的邊疆地區,依託社會化服務組織,組建50支應急防治專業隊伍(雲南30支、西藏和新疆各10支),每支隊伍按照日作業能力不低於2000畝標準,因地制宜配備高效施藥機械。組織防控技術培訓,開展應急防治演練,形成快速反應能力,發現遷入沙漠蝗,立即組織撲殺。林草部門在重點區域組建防治隊伍,做好必要防治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