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就業有些公司不看研究生學歷,要看本科學歷?

左丿子Filv


因為被人詬病的高考,乃是相對最公平的。自主操作,權力下放,情商因素只多不少。


aging74755260


這個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發生的上海交大的36歲博士因為第一學歷不好,結果被公司拒收的事情。

我覺得像你說的情況呢,估計有兩種原因:

第一、如果你在研究生期間非常優秀或者你研究生的學校很好,人家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而不是隻是看本科

比如上面類似的上海交大的博士,真的只是因為第一學歷嗎?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對於他的這個事情也研究過一下,這個人呢可能是隻會學習,在研究生和博士期間呢,並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對於公司來說,招人尤其是一個薪資要求不低的博士,一定是有很高的期待的,如果這個人拿不出亮點,我不可能只因為一個學歷夠了,就要他,那樣根本不符合公司的利益。

另外如果你研究生是北大畢業的,人家一定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的,而不會總關注你的本科學歷了。

第二、也不排除有些企業只看第一學歷,有這種情結

在我們中國,高考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十多年的學習,都是為了高考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而奮鬥。

能考上好大學,甚至考上211、985大學的人呢:

首先,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笨的一般也考不上,哪個企業都喜歡這種聰明的人;

其次,好學校能教給學生更多的技能,而企業當然喜歡這種能幹的人;

再者,有些企業招的人基本都是名校生,那麼自然會延續一貫的傳統。


煮酒論高考


企業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本科第一學歷其實有這幾點是企業關注的:

1、本科讀的大學越好,說明這個人曾經至少在學習能力上是非常棒的,企業並不瞭解一個應聘者,對應聘者最直觀的瞭解就是學歷,而且是第一學歷。

2、應聘者不進帶來的是自己,他還有一群人脈關係。應聘者的本科大學越好,其朋友圈同學圈的人員素質也普遍更高,如果只是一般院校的研究生,這類本科生更有優勢。而相對於研究生來說,本科期間接觸的人際圈範圍更廣。

3、企業最求的是經濟效益,也可以說是成本最優,時間也是成本。如果花很多時間去考察或者培養一個普通學校的研究生甚至是崗位和它所學一點不沾邊的研究生相比,找一個本科生或許更好。

4、薪資成本。一般來說,研究生的待遇普遍比較高,而一般企業多數工作比較簡單,本科生甚至專科生就能完成。企業用學歷更低的成本也更低。

5、崗位要求。企業需要高學歷的崗位莫過於管理崗位和研發崗位。管理是需要時間和實踐磨練的,企業內部就能完成崗位配置。研發部們就必須要高學歷而且最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5、招聘的,很可能不是老闆本人,而是普通hr。如果應聘者只是應聘一般崗位,而且實力一般,你說馬雲會去看他的簡歷嗎。hr是執行老闆的意志,老闆可能會有私人因素影響(如自卑),hr在執行的時候也會受到自己專業能力或私人(如心情)等因素影響。


蝶聞軼志


我國有2900多所大學,具有碩士和博士招收資格的學校有400所左右,其中100所985、211高校,培養了我國70%的碩士、博士。

我不知道你看到上面這段話有什麼想法,讀研、讀博是一個向上集中的過程,2900多所大學的學生讀研集中到了400所大學內,400所大學內的碩士讀博士又集中在了一百多所985/211高校內,到最後你會發現,基本上博士個個都是名校畢業,也就是說985/211培養了我國絕大多數的博士。

70%的博士就讀學校都是名校,如果企業想要高效的挑人,看博士畢業高校或者研究生畢業高校沒有區分度。那怎麼辦呢?看你第一學歷,本科院校,這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甚至在你讀到博士之後還會查你本科學歷,我們稱之為“學歷查三代”。



本科就讀於名校的學生就一定好嗎?你不得不承認從概率上來說還真是。高考的認可度深入人心,通過高考考上名校的學生相對來說更優秀。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已經公佈了,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些院士本科都畢業有哪些高校。這裡截取了前10所高校,無一例外都是985等知名高校,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翻,前50名至少都是211的學校。


企業本質上是逐利的,企業喜歡招什麼人也是市場化的結果,企業看重所謂的第一學歷,喜歡名校的學生,那麼一定是名校的學生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我們決定企業喜歡招什麼樣的人嗎?,當然不能。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成為企業想要的那種人。


考研小秘書


近幾年,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於是關於考研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大學生,考研學生還是學生家長都在時不時的聊到考研的事情,有的會探討考研院校的選擇,有的會探討考研成功的難度,有的會聊到考研的人數,只是在其中諸多的問題中一定會有足夠多的人會聊到考研後的第一學歷的問題。

沒錯,這是所有考研學生都無法逃避的問題,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難道還是難逃第一學歷的厄運嗎?難道第一學歷將跟隨自己終身嗎?答案是一定的,這是你不可抹去的事實。只是這個事實絕對不能成為你不考研或者是否定考研價值和作用的依據。

作為一個考研過來人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自己的本科出身僅僅是一所全國排名將近600名的普通二本大學,即使是順利的考上了碩士研究生那又有什麼用呢?然而,當自己站在985高校研究生院的實驗室時,在瞭解了研究生的日常時,在參與了幾次的院校招聘會後,我自己才明白所謂的第一學歷很關鍵,所謂的研究生學歷沒用,這都是騙人的。

對於每年廣大的畢業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校園招聘會時你會發現用人單位更多的還是看重你研究生高校是211高校、985高校,又或者是雙非高校,但同時又有很多的企業會要求應聘者的本科出身,只是當你參加校園招聘會時,那些對第一學歷很重視的企業,你完全可以放棄,你可以選擇其他比較好的企業,而且有時候要求第一學歷的用人單位並不見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一定是最適合你的。

同時,研究生畢業之後我們一般是拿自己本科畢業相對比,你研究生畢業之後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所能夠掌握的就業機會,所能夠享受到的工資待遇,所能夠擁有的更多自主選擇權,這些才是你讀研究生額根本目的,因為我們已經有看一個很大的進步,已經實現了新的飛躍。

至於我們所擔心的第一學歷的問題,或許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簡單地承認其確實是客觀存在,也確實對很多的碩士研究生在就業時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研究生的就業單位都是要求第一學歷的,因為還有廣大的用人單位還錄用優秀的碩士研究生而不是優秀的第一學歷優秀的畢業生。

總之,如果你選擇了讀研,如果你已經是一名碩士研究生,那麼需要做到的就是承認第一學歷在就業時的作用,但同時也要肯定自己研究生學歷的價值和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在未來就業時完全可以避開看重第一學歷的用人單位,這樣便可以順利的解決自己的就業,而且不要認為第一學歷將否定你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


中公教師網


那你說說都是哪些公司對你本科歧視了,如果說不出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公司面試只是看你能不能幹活,應屆生看你有沒有這方面的潛力:比如發表論文了嗎,學習能力強嗎?哪管你本科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所謂本科歧視,一般是高校選拔人材的時候才這樣,因為高校就業,不能立刻顯示出你的才能,而應聘的人又多,只能篩選。


早春二月蘭


因為本科學歷是第一學歷,是一個人通過難度最大的普通高考而獲取的學歷,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整體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本科階段更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所以用人單位自然會萬分重視第一學歷,無可厚非。

至於研究生學歷,考研的難度比普通高考要低(不是指知識層次的難度,而是指備考、考試、錄取的難度),一個三本甚至成教自考的學生經過充分準備都有可能考取985的研究生,所以用人單位不是特別看重研究生學歷。


譯路若揚


可能是研究生人數太多的關糸。在美國曆來有"本科是金,博士是銀,碩士是銅"的說法。因為世界各國及美國本國,要考入常春藤及麻省,斯坦福,芝加哥等眾多世界名校本科非常困難,因為名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數很少而名校每年招研究生人數將近八到十倍本科生。名校本科生錄取名額往往只有數百人,而研究生錄取名額,一所學校數千,如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生錄取名額只有不到500人,但全世界研究生錄取名額超過一萬多。這就是為什麼夲科是金的緣故。因為凡是能考進各校本科的都是出類抜萃的精英。在我國也是同樣。清華,北大校慶,歷來都視本校夲科畢業生為校友,而研究生往往在校慶中,不受邀請之列。研究生人數遠遠多於本科生,所以學校,社會更看重本科也不足為奇了。


Long龍中海龍


美國黑金鋼內存製造企業,是高科技企業毋容置疑吧,可那裡絕大多數員工都是高中生。因為搞內存研究設計雖要高端人才,但人多無益。生產環節是按圖按程序執行指令,不需要高端人才,識字識圖就行。若安排高知識人才放在生產崗位反而沒有高中生做得好。私企都會這樣做的。


老牛90570656


聽說有個本科續重點大學的學生,相對說成績更優秀,抗壓能力也強。也不知這說法是否有道理,或許是人才過飽和供大於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