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軍情觀察|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東方網記者夏陽3月16日報道:3月15日央視《正午國防軍事》報道了第73集團軍某防空旅“勝戰金星”的故事,畫面中出現一輛鑲嵌有18顆星“道爾”-M1防空導彈車。據導彈營發射站長張偉榮介紹,每當導彈發射車擊落靶機,他們就會給戰車鑲上一顆星,這就是“勝戰金星”!這意味著,這輛功勳級的“道爾”防空導彈車曾經打下了18架靶機,讓人肅然起敬。

軍情觀察|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節目介紹,23年前,為了掌握這款當時最先進的低空防空導彈系統,現陸軍第73集團軍某防空旅10名軍官到俄羅斯學習新裝備。苦於沒有俄語基礎,他們白天學習,晚上請中文翻譯開小灶,不懂的就自己做好錄音。他們經常開著收音機,貼著課桌入睡,最終所有的人都獲得了金牌學員的勳章。學成回國開展試射,他們首發命中,便為戰車鑲上第一顆星星。甘肅酒泉、廣東陽江、江蘇射陽……20餘年間他們走南闖北,戰車上的“勝戰金星”也越來越多。

軍情觀察|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圖片說明:解放軍道爾防空導彈攔截高速靶機。 (來源:中新社)

回頭再來談一談“道爾”-M1,這款武器在1992年莫斯科航展上首次亮相,是世界首款垂直髮射近程防空系統。值得一體的是,和以往由導彈車、雷達車等多種車輛集成的防空系統不同,“道爾”-M1開創性地將導彈垂直髮射裝置、雷達和光電探測裝置均被安裝在一輛履帶式裝甲底盤上。這種高度集成化賦予了“道爾”-M1無與倫比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可隨部隊快速機動轉移,承擔裝甲部隊的伴隨防空作戰任務,可以用於打擊飛機,巡航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中低空威脅,堪稱裝甲力量的“防護傘”。

軍情觀察|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圖片說明:“道爾”-M2系統垂髮防空導彈瞬間。(來源:俄國防部官網)

“道爾”野戰防空系統在實戰中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尤其善於對付其他防空系統難以發現的低空飛行目標。以最新型的道爾-M2為例,據俄媒報道,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赫梅明姆空軍基地依靠鎧甲-S1和“道爾”-M2撐起的“天網”,成功擊落了來犯的58架無人機和27枚火箭彈。在敘利亞戰場上,道爾在各種防空兵器的作戰效能擊毀擊傷概率中排第一,道爾-M2在敘利亞擊落空中目標的效率達到80%,鎧甲-S1的作戰效率為19%。即使俄羅斯在敘利亞更多遇到的是中低空飛行目標,這組數據也能讓更高大上的鎧甲-S1汗顏了。

軍情觀察|解放軍功勳級“道爾”亮相:戰功彪炳!車身鑲嵌18顆星

圖片說明:陸軍重裝合成部隊中的紅旗-17 (來源:央視截圖)

值得一體的是,去年就屢屢曝光的解放軍某重裝合成部隊,不光有大批99A重型坦克,還標配紅旗17,可見野戰防空自然成了其裝備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這個系列最新的衍生型號紅旗-17A,也國慶70週年閱兵式上首度亮相,另據新華網18年11月報道稱,行進間發射技術已經在這款改進型上實現了突破。參考“道爾”-M2的相關改進,國產紅旗-17系列在未來可以從導彈小型化、末端制導、系統組網等方面發力,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從當年的新銳武器到如今的功勳老兵,不僅僅是“道爾”M1的華麗轉身,也是人民陸軍防空力量成長的縮影。在很長時期內我軍都沒有高效的野戰防空武器,只能依靠牽引式高炮和高射機槍來應對空中威脅。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以來,陸軍防空裝備加速“以高炮為主”向“以防空導彈為主”轉變,新裝備列裝部隊的種類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快、性能也越來越先進。如今,以紅旗-17為代表的新一代野戰防空利器已經列裝部隊,為軍改後的重裝合成旅撐起了野戰防空的“金鐘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