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小豬De侶行 分享不一樣的風景和心情


千年的清溪城 倖存的“武安門”

大相嶺山腳下漢源清溪鎮,歷史上作為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極為的重要驛站,一直都是州、縣一級的治所,行政等級絕非一般的古鎮可以比。

而作為目前全國僅存的唐代州城,古城曾擁有通高2丈7,周長約8裡的高大城牆,設城門四座。南門曰“阜財門”,北門曰“武安門”,東門曰“省耕門”,西門曰“通化門”,現如今只剩下武安門還能依稀看到當初的樣子。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在遊覽完“文廟”後,我退回到小鎮中心的十字路口處,往古鎮的最高處走去,因為那座巍然屹立了千年的“武安門”就在那裡等待著我。(關於清溪文廟,可點擊)

在去往武安門的路上,地勢逐漸抬高。眼前這條看似不起眼的小道,走過數不清的馬幫背夫。古城裡既有腰纏萬貫的商賈鉅富, 也有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往來穿梭,歷朝歷代都是“極邊重地”。

在這條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古道上,磨礪得光亮的石板上留下了一串串馬蹄印子,柺子窩子,曾經的青石板路已經被更換為現代的地磚,旁邊的排水溝也進行了改造。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當我的思緒還沒有從歷史的過往中抽離出來時,“武安門”已然出現在面前。

在這裡,讓我們再一次重溫1908年威爾遜拍攝的這張老照片。照片中的清溪鎮北枕大相嶺,東、南、西三面均臨深澗,谷底流水潺潺,形成天然護城河。四周有高大的城牆拱衛,南北向各置一座城門,城內瓦舍鱗次櫛比、連牆接棟。整個城市背山面水,易守難攻。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在承受了數百年風雨侵蝕後,“武安門”的其他三個兄弟都早已蕩然無存,而它拖著殘破的軀體,雖然哀草連天,但卻在古鎮的制高點上依然頑強屹立著。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2019年,武安門

作為始建於唐代的州城,牆體厚度驚人,目測至少有10米以上。至今仍然是當地居民進出的通道,光陰在門洞裡靜靜的流淌著,古鎮的興衰枯榮都凝聚在這城門之中。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門內有排水渠,推測應該是古代從山上引水下來。由於牆體極厚,整個門洞儼然形成一個隧道,走到中間的時候連光線都變得暗淡。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武安門的外側,殘高約6米左右。用糯米灰漿填縫,青磚砌築的拱券門洞保存得非常完整。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找到一條小路爬上城門,只見洞頂早已被夷為平地,填上泥土。枇杷樹的枝頭掛滿碩果,豐收在望。千年的城門雖然失去了防衛功能,卻依然在用自己的身體滋養著古鎮的居民。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站在城頭,我努力辨識著清溪的九街十八巷佈局,遙想著那些被毀掉的牌坊、廟宇,祠堂們曾經的模樣...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清風 雅雨 建昌月

清溪位於大相嶺南坡臺地上,印度洋南來的溫暖氣流在這裡被高聳的大相嶺阻擋,導致這一帶氣候乾燥,少雨。又因為恰好處於風口,一年四季總是勁風不斷。我在清溪逛了一天,大風也不停歇的吹了一天。

透過小青瓦的屋頂回望大相嶺方向,可以看見遠處矗立著無數風力發電設備,高低錯落的坐落於山林中。壯觀的風電場和老舊的農舍,在此刻碰撞到了一起,卻顯得並不違和。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告別武安門後,走到了通向早已不存在的“省耕門”方向的老街上,路過這棟保留完好的老宅,雕樑畫棟、垂花門頭,

裡面仍舊有人居住,這就是一部活著的歷史。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深宅、大院、高門檻,塵封了多少往事呢?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這是一棟有著陽臺的二層小樓,在老街上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定睛一看,門楣的牌子上寫著“漢源縣清溪信用社”,木門刷著“拍賣”兩個褪色的紅漆大字,玻璃窗戶上結著蛛網、滿是塵埃,看來已經棄用多時了。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這幾個字是“古城留彩”麼?斑駁的窗板,生鏽的鐵鎖,時光彷彿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刻。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安靜得猶如一池秋水。一位老人家倚牆而坐,彷彿回憶著這條路上曾經的車水馬龍。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僅存的唐代州城 屹立千年“武安門”  走進一座古鎮的恬靜歲月

大相嶺下 靈關道上 繁華不在的古城

太陽下山後,清溪的風更大了,掠過了古鎮的每一條街巷,肆意的拍打著店鋪的招牌、門板。古城的身影又漸漸隱入了暮色中,星星點點的燈火漸次亮了起來。

古時,它是茶馬古道上車水馬龍的驛站,因此興旺了一千多年。如今,隨著108國道、318國道、雅西高速的通車,它逐漸沒落。清溪,因路而興又因路而廢,絢爛之極後歸於平靜。

但它的魂魄,卻將古今聯繫起來,夜空中彷彿傳來清脆的馬蹄聲,背夫們的號子聲,和著那日夜不停的獵獵風聲,將過往的每一個人帶入那悠遠的夢幻中。


旅行提示:

  • 古鎮街上除了零星的幾家副食小店,完全看不到商業的痕跡,甚至沒有找到一家餐館。
  • 距離九襄鎮十多公里,可以在遊覽九襄後前往參觀。
  • 走出古鎮外,國道旁有數家“清溪黃牛肉火鍋”店,適合大快朵頤。
  • 古鎮內文廟保存完好,躲過了那場持續10年的運動而得以保存下來,千萬不要錯過。

小豬De侶行,專注探索鮮為人知的人文地理&自然風景 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