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

筷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众多吃货们摄食的好帮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

同时,疫情期间

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

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及餐饮企业

纷纷发出倡议

提倡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一时间,这两根七八寸长的物件

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

回望历史

一双双筷子不仅是一个实用的餐具

还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而公筷的使用

早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就已出现

它见证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与文明


早在商代已有青铜和象牙筷子


筷子在古代,又称为“箸”

是中国人餐桌上重要的餐具

明代江苏太仓人陆容

在《菽园杂记》中说到: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藉,以柳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在明代,因“箸”的叫法

与“住”和“驻”谐音

对于常年行船的人而言

多有忌讳,故改将“箸”改为“筷”

以求“快”行,久而久之

筷子之名便流传开来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清代紫檀镶金嵌玉箸


关于筷子最早的使用时间

从考古实证来看

商代的安阳殷墟遗址曾发现过青铜的筷子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商代青铜筷


《韩非子》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说法

意思是说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做成筷子

感到很担心,认为这样奢侈的行为是亡国的先兆

所以,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

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筷子不仅有是实用餐具更是高颜值艺术品


在当下,竹筷、木筷、银筷等各类筷子琳琅满目

其实,在中国古代,它不仅是实用的餐具

更是高颜值的艺术品

明代开始出现了“上方下圆”样式的筷子

清代的筷子制作工艺愈加精美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 清 青玉镶赤金筷、勺 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中就有“乌木三镶银箸”

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

光绪时期《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

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

其中筷子有: 金两镶牙筷6双

金镶汉玉筷1 双

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1双

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16双

包金两镶牙筷2双、铜镀金驼骨筷8双

银两镶牙筷大小35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1双

象牙筷10双、银三镶绿秋角筷10双等

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

还有去年11月22日,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晒出的9双精美的筷子

瞬间“吸粉”无数

一度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9双筷子材质、风格各异

却都体现了极致的高雅与艺术

每一双都不简单!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网友纷纷感叹

真真是"高定"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中国是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每逢节庆

一群人喜欢围在一起推杯换盏

从落座后长辈“大家动筷子吧”的招呼

到请客时“多个人多双筷子嘛”的盛情

再到频频布菜的习惯

无不透着一股子热络劲儿

殊不知,相互夹菜之间

也为病菌的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唾液横飞更是容易“病从口入”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

许多家庭聚集性传播的个案的患者

都有聚餐的经历

合餐制共用菜盘、碗筷的方式

的确造成了很多传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

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健康

根据各大卫生、医疗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乙肝

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

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但这类相互夹菜等不卫生的饮食行为

在从前都是禁忌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其实,中国是最早进行分餐制的国家

也是分餐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它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

“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

是人们主要的进食方式

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

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

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

后来说的“筵席”

正是这古老分餐制的一个写照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汉画像砖宴饮图拓本(四川成都)


同时,许多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

也展现了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

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

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低矮的食案是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而设计的

汉代承送食物还使用一种案盘,或圆或方

而承托食物的盘如果加上三足或四足

便是案

正如颜师古《急就章》注所说:

“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成语举案齐眉

也是指夫妻间吃饭,一人一案

直到宋朝

合餐制才被贵族阶层和民众在舆论上所接受

而到了清朝,合餐制才真正取代了分餐制

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吃饭方式

并延续至今

所以,一定程度上说

恢复分餐制并非违背中国传统

而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回归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公筷的人是宋高宗


如果说分餐制是中国人优秀的就餐文明

那么在宋朝出现的,为了卫生而使用公筷的现象

可谓文明用餐的“先进典型”

谁是中国历史上公筷使用第一人?

答案是宋高宗赵构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明朝人田汝成辑录的《西湖志余》

记载了宋高宗的用膳习惯:


“在德寿宫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宋高宗每顿饭都要摆上两双筷子

和两只勺子,其中一双筷子是公筷

一只勺子是公勺

凡是他认为自己爱吃而且吃得完的饭菜

都先用公筷和公勺分到一个大盘里去

然后他再把大盘里的饭菜吃个干净

剩下的那些饭菜则分赏给宫女

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朕不想让别人吃我的剩饭嘛!”


成都发出“美食成都 美在文明”——
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


“美食之都”作为成都的一块金字招牌

不仅代表着成都食物菜式多样,口味丰富

还代表着成都人

拥有良好的就餐习惯和文明就餐意识

在成都的许多餐馆、火锅店

都能看到公筷的身影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3月3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牵头

联合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商务局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共同向广大市民发出

“美食成都 美在文明”——

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

呼吁市民朋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又卫生,既保护自己

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3月5日,成都首批100家餐饮企业也承诺

全面提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随着四川疫情的稳中向好

目前,成都大量餐饮企业的堂食逐渐恢复

依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发布的相关经营防控指南

成都的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开放堂食

要满足“只开放大厅原有餐位数50%的接待量

火锅店采取消费者隔桌隔位就餐”等条件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也发出呼吁

希望市民朋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


为什么公筷公勺不是瞎讲究?


中国的筷子

拿起是诗情,放下是画意

文明公筷

拿起的是尊重,放下的是疾病

希望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同时

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良好习惯

切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

谨防病从口入

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来源:微成都、北京晚报、三秦都市报、传统活儿、文物天地、新浪微博@故宫博物院、文明成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