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歌兩大“勁敵”,當年比爾·蓋茨怎樣渡過“中年危機”?

比爾·蓋茨(Bill Gates)這個名字,似乎不需要再多做介紹:全球最大軟件公司微軟的創辦人、連續蟬聯十二年的全球首富、慷慨捐助慈善事業的企業家,當然,挾著電腦操作系統的絕對優勢,在各種科技領域中攻城略地,也讓不少人把他視為IT科技產業中邪惡帝國的領袖。

蘋果、谷歌兩大“勁敵”,當年比爾·蓋茨怎樣渡過“中年危機”?

不論是哪一種形象,不可否認地,自蓋茨自哈佛大學休學創業以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矚目焦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蓋茨以科技傳道家的角色,告訴大家一項新技術將改變人類生活、一個新時代就要來臨。

但是,在上週五的3月13日,這位微軟創始人、IT科技界的“偉人”在 LinkedIn 發文:“是時候「退休」了。”正式向外界宣佈退出微軟董事會和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往後餘生致力於全球疫苗供應改善等慈善事業。

從創辦微軟至今,蓋茨遇到過這個時代“最大”的機遇,但也曾無數次面對迅速發展的科技給微軟和他本人帶來的各種挑戰。

這其中,50 歲時的蓋茨也曾在2005年左右遭遇他的「中年危機」,特別值得一提。當年的他如何在摯友、合作伙伴兼事業貴人的保羅·艾倫離開微軟之後,“獨自”面對崛起的蘋果、谷歌崛起的呢?


蘋果、谷歌兩大“勁敵”,當年比爾·蓋茨怎樣渡過“中年危機”?

面對和當年自己與保羅·艾倫創辦微軟時差不多年齡的兩位“窮屌絲”,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借款10萬美元車庫裡創辦的Google的迅速崛起。

當年,蓋茨接受美國科技媒體《CNET》訪問時回應:“我並不認為我跟 Google 之間有正面競爭。”他進一步表示,“這場革新的關鍵是從服務器轉為服務的思維(Server to service),對於 Google,我是很期待他們的發展,但我不認為他們理解這個遊戲規則,目前是因為在蜜月期,所以他們做的任何事大家都視為合理。”

他甚至回應記者:”在 1985 到 1995 這十年間,微軟也是在一個蜜月期。”蓋茨比較兩者 稱:“Google 是要幫助人們組織各種信息(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而我們是給大家管理信息的工具(give people tools tolet them organize information)。”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在市場打滾 30 年,歷經與蘋果、網景、昇陽等重量級公司纏鬥的驍勇經驗,論謀略,蓋茨絕對稱得上是精明的老狐貍。初出茅廬的布林與佩奇,或是比較有經驗的老手如雅虎總裁楊致遠,蓋茨的確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不過,蓋茨很清楚,後進者對於改變世界的雄心企圖並不亞於他,這才是最難防的挑戰,一如他當年創業一樣。

除了Google,還有蘋果

兩個大師級的較量 演繹了IT科技界的“既生瑜,何生亮”

蘋果、谷歌兩大“勁敵”,當年比爾·蓋茨怎樣渡過“中年危機”?

當年,蓋茨大可退休,就像他的創業夥伴保羅·艾倫一樣,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但他並沒有,原因很簡單,別忘了,他是一個創業家:不計創業的各種可能風險和後果、重新思考那被眾人公認為定律的規則、聚焦那被所有大師忽略的瑣事、研發那最平庸市場所需要的技術,即使失敗,大不了拍拍屁股從頭再來。

怎麼可以錯過這樣的時代轉折?蓋茨在 2004 年於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美濃、康乃爾及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校園演講中,總是鼓勵臺下的學生,而他也期許自己能成為新時代的導師只是,還有一個人比蓋茨更有機會,他是蘋果計算機的喬布斯。

蓋茨與喬布斯之間,究竟誰發明了計算機圖形界面的爭議,一直是科技界不休的話題,蓋茨對於外界總認為是他盜用的說法不以為然,「圖形界面不是蘋果計算機發明的,是全錄公司發明的。重點是,我們發明(invent)了軟件產業,沒有其他公司這麼做,我們是唯一的(unique),只有我們願意突破,願意冒險這樣做。」

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結,至今依然存在。同樣都是大學休學創業,同樣對科技充滿熱情,作為一個經營者,喬布斯的事業不如蓋茨順利,然而,喬布斯卻一直擁有更多的掌聲,iPod以及後來iPhone的空前成功,讓喬布斯在蓋茨口中所謂的風格時代中,佔據了一個極重要的位置,儼然成為數據風格生活的代言人,加上被逐出公司、得癌症的曲折人生,更讓喬布斯多了點貼近真實生活喜怒哀樂的面貌,蓋茨要怎麼贏過喬布斯?

然而在當時來看,不只是蓋茨的個人成就的戰爭,也是影響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時刻,也許蓋茨少了一點激情的話題性,但他的企圖心卻是 30 年來都沒改變過,你可以不喜歡他這個人,卻不能不注意他接下來要做的事。


蘋果、谷歌兩大“勁敵”,當年比爾·蓋茨怎樣渡過“中年危機”?

之後的15年裡,喬布斯斯人逝去,卻崛起了被譽為“蓋茨第二”的80後“窮屌絲”-Facebook創始人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以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等當年IT產業界的“新秀”,如今互聯網時代的大咖。

也許對於蓋茨來說,他已厭倦了挑戰和被挑戰。

“我已經決定辭去微軟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兩個董事會的職務,把更多的時間用於慈善事業,包括在全球健康與發展、教育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伯克希爾公司和微軟的領導層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大,所以現在是離開的時候了。”

“微軟永遠是我人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將繼續與薩蒂亞及技術領導層保持接觸,幫助塑造願景,實現公司雄心勃勃的目標。”

早知天命,已逾花甲。也許,沒了“敵人”的蓋茨,才是今年65歲的蓋茨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蓋茨”。

本文由家電店長大課堂根據外媒綜合整理,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