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3月15日,

巨星隕落,

被譽為“大地之星”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

寧津生逝世。

又一位院士

離我們而去。

他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

在大地水準面、

地球重力場模型、

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

方面成果顯著。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


1

攻堅克難,心繫地球重力研究


“大地原點”是

國家水平控制網中

大地座標的起算點,

對於我國建立國內獨立的

大地座標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975年,43歲的寧津生被委以重任

主持“大地原點”的測量工作。

任何細小的變化,

都可能會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為了挑起這個擔子,

寧津生帶領科技人員

對武漢、鄭州、西安、蘭州等地的

地形、地勢、天文、重力等因素

開始了考察和分析。


他在國內率先展開

“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確定

相對大地水準面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為確定我國大地的地心座標

和橢球定位提供了依據。


經過團隊一年多的努力,

我國的大地原點被確定在

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境內。

從此,我國新的大地座標系

“1980西安座標系”建立了。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大地原點


上世紀80年代,

國際上開始利用

衛星和地面重力資料聯合建立

高階次高精度地球重力場模型,

寧津生將研究的重心轉向了

地球重力場的逼近理論,

致力於建立我國的地球重力場模型。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管澤霖、寧津生(中)、宋鴻德在進行重力測量


地球重力場模型是

地球重力位的數學表達式,

在大地測量學、地質學、海洋學、

空間和軍事等學科

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1990年,

64800個方程

計算完成!

經過三年的攻堅克難,

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完成。

他們的研究成果

“WDM89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

被一致認為

“是國內最高、精度最好的

地球重力場模型,

在國際現有同類模型中

也處於先進水平”。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左)在進行重力測量


1994年,寧津生帶領課題組

完成了重點科研項目

“地球重力場精細結構和

我國大地水準面的精化”,

其研究成果“WDM94—360地球重力場模型”

進一步發展了

高階地球重力場建模理論。

這是當時世界精度最高的地球重力場模型。

該項成果榮獲

1997年度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院士在辦公室(來源:武漢大學新聞網)


1988年12月,

荷蘭國際地理信息科學與地球觀測學院

授予寧津生該校最高榮譽稱號,

他成為了該校建校37年來

該榮譽的第12位獲得者。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獲獎證書


20世紀90年代,

寧津生還陸續主持

《南沙群島大地定位研究》

《整體大地測量》

《大地測量學發展戰略》等

多項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

1995年,寧津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

坎坷求學,緣系測繪


寧津生與測繪結緣

似乎是冥冥之中

早有安排。


1932年,寧津生在天津出生。

他的父母由此給他取名為“津生”。

1951年,寧津生高中學業,

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系錄取。

但由於遠離家鄉,

家人不同意他去北方求學。

《解放日報》上

同濟大學測繪系的招生信息

給他帶來了希望。


雖然不知道測繪是什麼,

寧津生還是獨自一人奔赴上海,

參加了同濟大學補招生考試,

最終成為10名被錄取的考生之一,

他和測繪學、大地測量的不解之緣

由此開啟。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就讀於同濟大學的入學登記表

大學期間,

寧津生如飢似渴地吸收著

和測繪相關的知識。

1952年,他被選派到北京

參加留蘇預備班學習俄語。

但因家庭出身問題,

寧津生失去了留蘇學習的機會。

這給年輕的寧津生

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但也讓他更加發奮學習。


1956年,寧津生在龔謹教授的指導下

完成了畢業設計

《關於上海緊密水準網的設計》。


3

擔任助教,重新認識地球重力


上世紀50年代中期,

我國第一所測繪高等學府——

武漢測量製圖學院成立。

寧津生來到武漢珞珈山,

成為了該校的一名助教。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1956年郭沫若提寫的校名

1958年12月武漢測量製圖學院

更名為武漢測繪學院。

1985年10月,

武漢測繪學院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2000年8月,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撤銷,併入武漢大學。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地球重力場

成為了測繪界研究熱點,

武漢測量製圖學院邀請了

一批蘇聯專家來校指導、講學,

從事地球重力研究的布洛瓦爾也在其中。

曾經學習過俄文的寧津生

成為了布洛瓦爾的專業翻譯。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國家測繪局重力隊長杜權和蘇聯專家菲德洛夫1958年5月赴浙江麗水看望在進行重力加密測量的寧津生和學生(前

在翻譯的過程中,

寧津生對地球重力場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布洛瓦爾回國時,

將資料和書籍都留給了寧津生,

希望他能在這個領域繼續堅持下去。

就這樣,寧津生走上了

地球重力場的教學和研究之路。


4

矢志不渝的教學生涯


1961年,

在夏堅白院長的鼓勵下,

寧津生大膽開設了新課,

還與管澤霖合編了教科書《大地重力學》,

1962年由工業出版社出版。

直到20世紀70年代,

該書一直是地球重力場

教學、科研和生產的重要教材和參考書。


在教授《大地重力學》課程時,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

諾伽重力儀重力儀的原理,

寧津生自制了教學模型,

在課堂上進行實際的演示。


從助教到院士,

寧津生未曾離開過講臺。

《地球重力場》

一講就是幾十年。

每次上課前,

他都會重新備課,

課前還會再溫習一遍。


5

“做一件事,

就應該儘自己所能做得最好。”


曾經測繪專業鮮為人知,

招生、留住學生是一個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

1997年,寧津生聯合測繪學科的

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勳等院士,

開設了《測繪學概論》。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測繪學概論》課程組合影(左起分別是:張正祿教授,張祖勳院士,劉經南院士,寧津生院士,李德仁院士,陳

6位院士、

4位教授共同教授,

這門課被譽為“最奢侈的基礎課”。

課上不點名、不簽到,

教室後排卻總是站滿了人。

課後,

找院士簽名的學生排成長隊。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測繪學概論》教材封面

無論講課還是作報告,

寧津生始終堅持一個理念:

都儘量用通俗的語言,

讓大家能夠聽懂。

有人因此質疑他,

水平是不是太低了?

寧津生自嘲說:

“如果他能聽懂,

他多少有一點收穫;

如果根本聽不懂,

那效果就差了。”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2003年寧津生在指導博士生

2013年,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將這門課程移植過去,

並由寧津生、陳俊勇、李德仁、劉經南、

張祖勳、李建成、龔健雅

七位院士共同主講。


他的辦公室裡

掛著四個大字

“大地之星”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院士在辦公室(來源:武漢大學新聞網)

寧津生幽默地說:

“學生們送我‘大地之星’,

比起什麼‘泰斗’‘大師’,

要切合實際,好聽得多了。

現在不是有這個明星、那個明星嘛,

他們說我是大地測量的明星,

這可以接受。”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寧津生在練習書法

2020年3月15日,

這個為測繪事業奮鬥貢獻了

一輩子的老人安詳地走了。

2016年第二屆“感動測繪人物”

的頒獎詞這樣評價寧津生:

“地球重力場,天地大舞臺。

滿腹經綸,國之棟樑。

一生相許,矢志不渝。”


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大地之星—寧津生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 楊欣欣. 一個成功者的故事——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寧津生教授[J]. 政策, 1997(4):42-44.

3. 朱德友, 李建成. 寧靜致遠, 啟迪後人——為祝賀寧津生院士80華誕而作[J]. 測繪地理信息, 2012(06):5-6.

4. 肖珊. 大地之星——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授寧津生 [J]. 中國測繪, 2016(5):13-18,共6頁.

5. 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武漢大學新聞網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