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老師佈置的親子作業怎麼看?

用戶96190095646


我贊成老師佈置親子作業。現在很多家長雖然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工作很忙,回到家又一直抱著手機不放,讓孩子活成了“留守兒童”,讓“父母”這一身份在孩子面前變成了虛設。”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現在很多家長只能說是”陪著”

親子作業的作用

1.豐富孩子的知識。

2.鍛鍊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表達能力,探索能力,學習能力等。

3.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但是“親子作業”不是“親自作業”,主角是孩子,不要讓孩子失去實踐和鍛鍊的機會。

1.家長要用心對待每一次作業。通過自己的全情投入和細緻追求,讓孩子看到什麼叫努力,什麼叫精益求精,影響孩子對事的態度,傳遞積極的心態。

2.利用親子作業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做主導,找材料、查資料、收拾整理等孩子可行範圍內的事都讓他自己來想辦法。家長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激發孩子的無限創意。

3.尊重孩子的作品。每份親子作業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出來後,鼓勵他享受過程的快樂,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親子作業就是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長,你終會發現:愛與呵護,才是你能夠送給孩子最昂貴的禮物。同時,你也更會發現:這美好而溫暖的時光,是孩子帶給你一生最珍貴的記憶。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別在他需要你的時候缺席。


藍橋清吟


幼兒3-6歲是性格塑造和興趣培養的發展高峰期,也是孩子最快樂的童年階段,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應建立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橋樑,多參加孩子的幼兒園活動,分享孩子的快樂,做孩子成長的好朋友!

因此,我覺得教師佈置的親子作業非常有助於拉近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之前,有家長經常問我"為什麼老師說的話孩子就聽?老師的話像聖旨一樣,家長教孩子明明是對的,孩子還是聽不進,而且有反逆情緒?"這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總是站有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孩子總是說教或是施發命令的口吻,使他們不樂意接受甚至反感,父母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內心,要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要和他做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影響孩子性格成長最重要的人,所以親子互動作業很重要,有您的參與引導,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能體會到父母與自己是一起成長的,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最後,希望家長們再忙也不要錯對孩子最好的陪伴,一旦孩子長大,缺失的那份成長的陪伴將再也無法彌補,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墨染青衣顏拂容


佈置親子作業的出發點是什麼?如果佈置親子作業的出發點是增進親子感情,一個學期佈置一次倒也無妨,老師同時也是家長,也能理解家長白天上班,晚上下班還要輔導孩子功課的辛苦,同時也需要時間,在其他作業上少留一點,也不會太增加家長和孩子的負擔,如果真能以此增進親子感情,也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是為應付檢查、例行公事而佈置的作業,家長和孩子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不得不做,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在某些親子作業上更是完全依賴家長而完成,既耗時又費事,純粹變成了給家長佈置的作業,即便初衷是好的,一不小心演變成了形式主義,那也大可不必了,完全失去了實際意義。


天將明


什麼是親子作業?老師為什麼要佈置親子作業?

家長認為的親子作業就是“任務”,這項作業費時、費力,給工作了一天的自己帶來了不少負擔,如果沒有做好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還會不開心,比自己上學還累。

而老師只想說一句話:親子作業,重於親子,不在作業。佈置親子作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擁有在生活中發現美的眼睛,讓孩子不僅僅把學會的技巧侷限於學校,在家裡、在生活中也能有切身的體驗,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更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任務意思、開拓意識。

親子作業的目的在於讓孩子跟著自己的思想去創造讓孩子自由發揮自由馳騁,家長要做的就是陪伴和協作。親子作業是一次老師為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出謀劃策的過程,是一次家園互助學習、互相影響的過程,更是親子相伴相愛的過程。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孩子,誰也沒有比誰有更多的經驗,那我們只能在相處中完成。親子作業就是很好的相處過程。

這只是我小小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愛舞蹈的陳陳老師


現在很多中小學都會佈置各種親子作業,製作賀卡、手抄報之類算是簡單的,養烏龜、養蠶、養蝸牛,還有手工製作保齡球、房子、汽車……花樣百出,雖然名為“親子作業”,實際大多數都是由家長完成,有家長表示已成下班後的負擔。

報道稱,專家表示,佈置親子作業是希望家長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讓孩子多動手、多參與,雖然有家長反映親子作業花樣太多,是負擔,但也有家長表示,很喜歡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並樂在其中,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作業”能夠讓孩子探索未知、融和家庭關係,是非常好的;不過,學校在佈置親子作業的時候要適量,要根據實際情況佈置一些家長和孩子能夠共同完成的,而不是一些奇葩的、燒腦的作業。

而且親子作業採取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家長與孩子進行對話等,面對親子作業,家長應考慮如何支持、配合,盡力和孩子一起完成,而不是包辦、代辦,即使完成不了也不要在網上購買,這樣反而會對孩子教育產生不好的影響。

希望親子作業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張針人聊養生


老師佈置的親子游戲的目的是增加孩子和父母的互動性,但實際往往與想象是背道而馳的,這是我的親生經歷。

上個月,我們河北邢臺這邊採取隔離措施,我正好在我媽媽家裡,我閨女在我婆婆家,老師發的親子游戲她怎麼都不做,還給她爸爸說媽媽回來了我就做,我喜歡和媽媽做遊戲。當時孩子爸給我視頻說你想辦法吧,我能有什麼辦法啊,那個作業我們都沒有交,一直等我們這邊解封了,我回家了,讓我閨女和我一起做遊戲,我閨女又說了,我不想做這個遊戲,我不喜歡做遊戲,我徹底無語了。

現在老師每天都佈置一些手指操什麼的,孩子還挺喜歡的。分析孩子不喜歡做親子游戲的原因:

1 孩子還小,大人覺得好玩的遊戲他們不一定喜歡, 如果強制孩子做遊戲,時間長了倒不利於親子互動,和我們的初衷是相背的。

2 老師佈置的親子游戲只能增加孩子的課業負擔,不能達到親子的目的。別的不說,就說我閨女,認為我回來了就會把這件事忘記,從而逃避做遊戲。

當然,老師佈置的親子作業初衷雖好,但由於大人的加入反而讓小孩不怎麼喜歡這個遊戲的顯示情況。所以我是不建議老師佈置親子游戲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5863c92cbbb43f19fc4c1e6e41cdf1f\

美羊羊遇到大灰狼


其實很多時候老師佈置作業只是想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相處時光,但是現實卻變了味,又是佈置的作業完全超過孩子的能力範圍了,就逐漸成了家長的作業,比如,有一次我們家小朋友的作業是用廢舊物品做成衣服,孩子是完全幫不上忙,週末兩天上網搜索然後找材料,最後找朋友剪裁才完成。班上有些家長兩人週末工作也忙,看他們拍照片都是晚上十二點才完成,明顯成為了家長的負擔。

希望能從兩方面改變,才能使親子作業更有意義,首先,幼兒園老師應該應該佈置幼兒能大多數獨立完成的作業,家長在旁指導就行,能真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責任感。其次,家長們也要擺平心態,不要攀比作業成品如何,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把自身角色定位在陪伴和共同合作上,而不是完全包辦。

家長們平時也要用心陪伴孩子,不只是為了完成親子作業!


Cherry的英語小世界


“親子作業”,重在“親子”兩字上面。對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結合。三者結合好了,孩子的教育才能成功!而老師想的多麼周到,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即家長要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陪伴了才能瞭解自己的孩子。

親子作業,老師也旨在家長與孩子之間有溝通與交流的時間,讓孩子體會到父母之愛不僅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交流。

有個家長在悟空問答上提問:孩子13歲了,只知打遊戲,看電視,問什麼只是嗯,啊敷衍,什麼時候能懂事呀?孩子和父母不能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把自己封閉在遊戲的自娛自樂的自我世界裡,就是因為曾經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你們缺席了。

當代父母陪伴手機電視的時間遠比陪伴孩子的時間長。有些父母把手機電視當成哄孩子的玩具,你只要不哭不鬧就成。等到孩子行為習慣與性格養成了,你再想補回那些曾經缺失的“親子課,”已經晚了!

佈置“親子作業”的老師是非常有水平的。非常懂得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給家長與孩子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家長更好的瞭解孩子,陪伴孩子,若是能從中發現問題,與班主任老師共同溝通解決,就更加完美了!所以,希望我們的家長朋友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儘量從百忙中抽出一些時間,真正的去“親子”,而不是在老師的作業中親子還要抱怨老師沒事找事,盡留些沒必要的作業!要知道,你抱怨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就培養了孩子凡事抱怨的性格!

家庭教育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們的家長在成為家長之前沒有專門的去學習如何養育好孩子,使得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各種令人焦慮的矛盾與問題,所以我們要一邊學習一邊解決這些問題。老師佈置親子作業,幫助不懂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家長朋友完成親子關係,做最好的父母,真的是學校教育中難能可貴的舉措,請家長朋友們勿須質疑,大力支持與配合吧!


陌上蘆花


對於親子作業,我認為還是有很多值得提倡的地方的, 親子閱讀能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給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以及分享讀書樂趣的機會.1)親子閱讀滿足了孩子們聽故事的需求,誘發了他們的求知慾.2)親子閱讀可以加深父母與子女的親情,使他們深切地體驗到父愛、母愛的溫暖,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3)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語言文字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愛書本.4)親子閱讀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積累和發展語言,開發智力,發展創造性思維.親子閱讀的技巧有哪些 1)注意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書,書的選擇很重要.2)注意閱讀過程,著力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3)儘早給孩子閱讀.4)每天至少要有個固定的讀書時間.(一般建議在晚上睡覺之前,因為,幼兒在睡覺的淺睡眠時期最容易進行總記憶) 5)從幾個字、幾行字開始逐步成長,慢慢增加.讓她感覺有熟悉感,從而喜歡它.


兔兔斯基曉菲


親子作業不在於內容,而在於形式,它是一種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任務。任務難度高,但是內容十分增進親自之間的情感。

就這個問題來說我的觀點是:首先親自互動不應該成為老師佈置的作業,但是老師佈置了,為什麼?那說明在老師的角度看,作為家長的你確實沒有完全實現家長的義務。或是說老師更像讓你們的關係更好,或是養成做親自互動的習慣。

你沒有在更多活動上與孩子交流,你可以試問一下自己,孩子越長越大,孩子對你說的心裡話越來越多了麼?現在孩子在學校同學間嘻嘻哈哈的聊天,回到家裡一言不發。這種狀況您知道麼? 您知道怎麼解決麼?

親自作業,它更多的不是作業本身,而是在於親自互動的形式。

它是一種潛力量,讓你和你孩子成為學習上的朋友,而不是上派下做的領導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