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是中國當今教育的一大特色,到底有利還是有弊?談談看法?

寧靜95661


國人重視教育,老百姓家庭開支的大部分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之上。我的父母曾把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都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我和哥哥上大學的錢都是借來的。國人的教育重視程度可見一般,老父親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知識改變命運是一定的。

現在,中國老百姓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出現了小學、中學、大學全程陪讀的現象,除了思想重視外,幾代人圍著孩子轉的也不少。在筆者看來,這已經是在走畸形發展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長陪讀讓孩子形成了長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心理無法成熟,個子長大了,人格得不到完善。

2、家長陪讀,孩子的生活起居都被完全照顧,以為孩子只要把成績搞好就OK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有的孩子連麵條都不會煮,更別說洗衣和家務勞動了。孩子無法獨立,同時把孩子養懶了。

3、長期陪讀的孩子,人際關係有缺陷,家長因為關心孩子,對於孩子交往的人常常進行干預,怕孩子遇到壞人,處處提防。讓孩子的積極社交變成了消極社交,最後變成不願社交。

4、陪讀除了與家長重視孩子有關外,還與某些學校密切相關。學校為了減少教師和校方的壓力,對陪讀聽之認之,有的還提倡,形成了社會攀比,讓陪讀之風盛形。


幾點建議:

1、所在家長都應該從中學以上的陪讀陣地上撤下來,讓孩子獨立面對學業。畢競路還得自己走下去。

2、學校應優化內部環境,減少並渡絕學校霸陵,出臺相關規則和倡義,引導孩子自立,無需陪讀。

3、社會應多優化學校,特別是周邊環境,例如安全保衛等,減少突發性事件發生。

4、嚴厲打擊人販子和買賣小孩的犯罪行為,不管販賣還是購買都是死刑,還社會一個純淨的氛圍!


麻辣先鋒


個人認為利大於弊。我女兒因為胃不太好,吃不了辛辣油膩的食物,所以初中住校時身體非常不好,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自從她讀高一時我開始了陪讀,每天給她煲湯熬粥,硬是把她的慢性胃竇炎給調理好了(喝的是糯米粥和小米山藥南瓜粥,另外還有豬肚湯燉藥材,就是超市賣的那種藥材包)。另外由於她在我身邊比在學校時睡得香,她的臉色也變得紅潤了許多。更為重要的是,有了我這個可靠的傾聽者,這才是她最開心的地方,每天吃飯時或者做作業時,她會嘰裡呱啦地給我講他們班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開心極了😂至於說她的獨立能力嘛,大夥兒放心,她現在唸大二了,在學校裡住校過得舒舒服服呢!


鳳146983974


陪讀是錯誤的做法,有本事自己教。浪費人力物力。我認識有個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辭掉民辦教師的工作,陪孩子讀市重點高中讀湖南大學。最後孩子因為數學幾次補考過不了,沒有畢業。現在在家天天玩手機。你們說怎麼辦才好?這樣的家長能陪孩子一輩子嗎?


農村教育家


陪讀是教育一大特色。很多老師也建議陪讀。首先這要看自己的家庭條件。比如家裡金錢物質都很寬裕,又是一個孩子,大人離不開孩子,孩子也離不開大人,就可以陪讀。

如果家裡拮据還有個小二,比如我就不能陪讀。不能盲目隨大流。孩子學習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家裡那麼多事自己會有一個焦慮不安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都很敏感,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如果沒有我家小二妮,我也可以去陪讀了。隨便打點工。陪著孩子多好啊!條件不允許呀!

如果孩子不聽話,寸步不離的盯著他不學你也沒辦法。我朋友 兒子考上重點高中,三年租房補習,花了20w,最後考了460。我鄰居家裡吃低保,三年還沒花3w呢500多分,如果不是她媽媽有病,讓她分心 會更好。

別管陪讀還是不陪讀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個最主要我覺得。有的孩子住校回來帶回家一堆舊衣服,這就是不自理,學習也得勞逸結合。


春日氣泡


我是一個工作了19年的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陪讀弊大於利。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培養的應該都是有獨立生活和自主學習能力的人。為什麼要陪讀呢?就是因為孩子自覺性不好,獨立性不強。

也許陪讀能夠讓他專心讀書,有一個好的讀書環境,但是你能夠陪他一輩子嗎,即使他考上了好的學校,以後他還要走上社會,還要面對人生的很多考驗,你又能夠陪他多久呢?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陪讀只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當然,如果您的孩子沒有一點獨立性,那麼陪讀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但是在以後的生活學習當中,要慢慢的培養他的獨立性,因為畢竟你的孩子要走向社會,以後要獨立。

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應該是培養成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個高分低能的人。

我曾經見過很多孩子,連蔥和韭菜都不分,連雞蛋都不知道剝。更別說洗碗掃地,洗衣服,做飯等這些常見的家務了。

所以我認為家長應該放手,什麼都讓孩子去做,讓他在生活中去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當然成績很重要,生活的能力更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風哥愛教育vlog


我所帶的高三生都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陪讀,陪讀在城市家庭中屢見不鮮,有人批判陪讀是溺愛過度的表現,我個人認為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父母和孩子做好溝通交流,陪讀是值得鼓勵的。

1:高三學習時間緊張,有父母陪讀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孩子生活上不必要的時間支出,保證孩子吃好穿好睡好,為孩子提供身體和智力支持,讓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去搞學習。

2:對於自律性差的孩子來說有一個人在旁邊監督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這裡倒不是說父母要去幹擾孩子的學習而是在孩子學習過於放鬆的時候適當提醒,尤其是面對手機問題上,家長的監管至關重要。

3:家長陪讀可以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有利於配合老師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我目前所帶學生有一部分是家長陪讀後學習大有進步,因為每次上完課我都會及時的把課堂評價反饋給家長,家長也是課後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

當然作為一名高中老師,也是很有必要跟陪讀的家長們提一些建議。

1:陪讀是陪伴的昇華,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也要滿足。

2:尊重孩子的自立意識,有什麼問題可以和孩子耐心溝通交流。

3:最重要的一點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而是要去幫著化解孩子的壓力,面對困難不畏縮。

最後衷心祝願所有陪讀家長的努力不被辜負,孩子們高考大捷!



高中數學鍾老師


你不陪讀,你作為父母你還可以幹什麼?

現在願意陪讀的父母已經是人上人了。疫情發生之前有多少的父母在詛咒老師,說老師平時工作不做,讓他們在家裡為孩子批改作業,說老師作業都不改,要老師來幹什麼?現在他們的願望全部都實現啦!孩子必須留在家裡,一天到晚扛著手機和電腦,少監管一會兒都不行。老師在孩子面前消失啦,家長變成老屍(語音打出的字,挺適合的),看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陪讀是中國當今教育的一大特色嗎?這是本來就應該出現的,只是中國的家長都被慣壞了,他們真的以為交幾個錯誤錢,所有的責任都是老師的啦。他們在罵老師的時候還振振有詞的好像是自己在罵老婆,不管孩子這樣子。很老實的說,孩子又不是你跟老師生出來的,人家要當什麼責任呢?在他們面前老是有出力沒出力都算是沒出力,無論你做任何事情,他們都要怪責你老師,而且把個別老是犯的錯誤全部擴散到所有的老師層面。陪讀本身就是家長的事情,在家裡面你不陪著孩子去讀書,你想幹嘛啊?作為大人,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做作業的時候,你們就拿著手機和電腦在那兒玩,根本連一個表率的作用都沒。

他們在埋怨老師讓他們改作業的時候,他們不知道,以前的老師把什麼責任都包攬在身上了,其實一直以來家長就應該在家裡跟蹤指導孩子的學習。明智的家長不用老師去催促他們為孩子改作業,他們主動就要求孩子把作業拿出來給他們改。陪讀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中小學英語精修


看了好多朋友的見解,看來大家都認為陪讀弊大於利,但依然也還都在陪著。[呲牙]事實也的確如此。陪讀雖然在生活上給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也是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的許多機會。

特別是小學階段,家長準時接送,孩子從家裡到學校,從學校到家,都是坐在車子上,沒有路可走,這一段是蒼白的。對上學途中的一切是漠然無視的,我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面無表情的坐在大人的車子上,到學校門口下來,面無表情的走進教室,沒有欣喜。

而孩子是需要走路的,走路不但會讓他(她)們身體強健,還會讓他們發現路旁新生的樹葉怎樣一天天長大又一天天變黃從樹上掉下來。樹枝上鳴叫的小鳥來了又走;還有搬家的螞蟻排著怎樣的長隊,他們怎樣的被吸引,直到聽到學校的鐘聲一路猛衝終於比老師先一步到達教室的快感;或者最終被老師攔在門口訓誡時對同伴惡作劇般的鬼臉;也不會有兩個人一起探索一條新路回家的驚險記憶;成為過後在同伴面前炫耀的資本。這些都是成長的快樂,現在通通被剝奪了。回到家又是看著(又稱輔導)寫作業,家長還抱怨孩子不聽話,氣的發瘋:什麼都伺候好好的,怎麼就是不懂事呢?仔細想想,孩子有自由的成長過嗎?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嗎?從小到大彷彿從一個籠子被送進另一個籠子(你自己一個星期走到哪裡都有人看著試試),那些被大人們視為極端氣人的舉動,只不過是孩子們為爭取權益而進行的獨立戰爭啊[呲牙]。

初、高中階段相對學習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給予生活上的照顧也的確是需要的,但是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儘量為孩子釋放空間,不要過分捆綁。

遙想陪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一是獨生子女的出現,使孩子變得異常珍貴(多子女時代沒有陪讀這一詞語),可謂捧在手心怕摔著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一直都是眾星捧月般的成長。做什麼都有大人跟著。二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家生活條件變好,有能力專門照顧孩子;三是社會治安的影響,人販子的猖獗,偷走孩子傷害致殘,販賣器官,讓有孩子家庭膽顫心驚,不敢讓孩子單獨行動。這也是很多人明知道陪讀弊大於利,依然陪著的主要原因。看來陪讀雖然弊大於利,但是還是要陪的,怎麼陪,要看家長的智慧了。


清夜無塵727


我來發表一下客觀的看法:陪讀,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小孩,什麼樣的家長而論。

當今,教育越來越被家長所重視,畢竟這是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沒有文化是萬萬不能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所期待的。特別是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以後,家長就更加的重視小孩的成績了,希望小孩能上重點中學,如果考上了重點中學,那麼小孩子的一隻腳就跨進了大學的門檻。

我所在的縣城有兩所省重點中學,各鄉鎮,甚至各縣,外省的學生都慕名而來,以能進入這兩所中學讀書而感到榮耀。以前這兩所中學在中小學招生都是有招生指標的,考到了前多少名的才能進入,一般都是看升學考試的成績。現在有所改變,小學升初中招生要通過這兩所中學的自主招生考試才能進入,在暑假,他們會組織兩次考試,一次招錄外省,外縣的學生,一次招錄本地學生,有名額的限制。初中升高中的招生還是看升學考試的成績,不過每個鄉鎮會給一點均衡指標。伴隨著家長的嚮往和進城讀書的熱潮興起,這兩個重點中學人滿為患。所以另外建設了兩所學校,名字就叫這兩個中學的實驗學校,也是一所政府管理,由重點中學配備老師的民辦學校。那些沒有達到分數線的可以去讀實驗學校,但是分數不能差太多,分數在 一定範圍內可以繳納擇校費入學,根據分數差別大概幾千到兩萬多不等。如果是前六十名的免擇校費,交正常的學費就可以。

就是這樣,每到暑假快開學的時候,來報名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沒考上的就交擇校費讀實驗學校。因為是老師資源共享,都是重點中學的老師,所以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也家長願意租房子去陪讀。說到陪讀,有些人說不好,有些人說好。這要看什麼樣的小孩,小孩聽話,學習自覺,可以放親戚朋友或者是老師那吃住;不聽話的,調皮貪玩的,喜歡上網的,但是頭腦靈活,成績還有上升空間的,這就要家長前去監督陪讀,否則就浪費了錢了。有人說,陪讀的家長什麼都包辦,不利於小孩以後獨立生活。也有人說,如果不陪讀,小孩要花時間洗衣服什麼的,分散了學習精力,那還不如陪讀,反正擇校費都花了,還在乎一點房租費嗎?有些家長還專門買房陪讀呢!

我是支持陪讀的,但學習歸根結底還是在於自己,但如果你是個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人,同時有很強的想學習好的慾望,我覺得陪讀是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家長堅持陪讀,可見很重視你,你就別操太多心,專心學習就是對她最大的報答,我想你也會專心讀的,畢竟大人花了這麼大的代價,這你應該感到很幸福的!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不好,或者你很懂事,很自覺,控制能力強,也可以不選擇陪讀的。


桃李芬芳筆耕不輟


陪讀肯定是弊大於利!利就是能確保學齡兒童身心安全!

弊就自然不在話下!例如:

1、不僅影響父母工作,而且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2、助長孩子依賴性和懶惰性;

3、制約培養孩子自信、自強、自立信心,甚至自食其力能力。

順便說說為什麼要陪讀?

一是,之前獨生子女政策至兒女生得少,父母尤其是祖輩視獨生女為掌上明珠,對孩子嬌生慣養,既要照顧他們的性活起居,更要保護他們的安全。

二是,由於現在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幾乎都沒有小學,甚至一些鄉政府所在地都沒有一所小學,更不用說初中。加上有些家庭尤其是農民工家庭,父親或父母同時外出打工,兒女上學及生活照顧就落在妻子或爺爺奶奶肩上,必須有人跟著進城陪讀。

三是,近數十年來人販子防不勝防,為確保孩子身心安全,要麼接送孩子上學,要麼在學校周邊租房子陪讀。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不斷完善,尤其是素質教育提上議事日程,還有學校校車不斷普及,更有社會公共安全保障機制得到鞏固提高。因此我有理由相信,接送孩子上下學和租房陪讀現象一定會逐漸得到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