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是父母的义务,但房子你要靠自己”父亲的做法才是爱孩子

为什么不点关注呢?来都来了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到底什么才是爱?

“彩礼是父母的义务,但房子你要靠自己”父亲的做法才是爱孩子

大概就是心与心连在一起吧


恋人会说“欣赏他的才华,并愿意与他步入婚姻殿堂就是爱”

夫妻会说“在柴米油盐中的生活,在日常琐事中的感情就是爱”

而父母会说“尽我一切所能,给他最好的,这就是爱”

爱,就是你愿意为了一个人而倾尽所有的时候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呢?我觉得可以 用最真挚的,也是最热烈的:“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来作为代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尽我一切所能,给他最好的”,这应该是所有父母共同的想法了。而且大部分的父母的确是做到了,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孩子们大鱼大肉;宁愿自己风餐露宿,也要攒钱给儿子送去首付;宁愿自己疾病缠身,也要给儿子省钱当彩礼。

“彩礼是父母的义务,但房子你要靠自己”父亲的做法才是爱孩子


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可结果呢?娶了媳妇忘了娘,老婆一句话,儿子就能弃父母与不顾。话虽重了点,可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爹娘还健在,就开始争遗产。生儿育女好几十年,到头来,几个儿女没一人主动赡养老人。

什么世俗观念伦理道德,在这一刻连影都看不见。但这又能怪谁呢?

溺爱不是爱,熊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熊家长的“培养”

近几年这种情况更加的被显现出来,家家一个小公主,小王子。基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为什么有的孩子出去文明礼貌,讨人喜爱。而有的孩子却无法无天,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说到底就两个字“家教”。给他最好的是没错,可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好”上?什么是好,贵的吗?还是少见的?又或者是想要的?

都不是

正确的人生价值,才是对孩子的爱

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儿子的教育从小就是独立。他和别的家长不一样,宁愿自己远远的跟着,也要让孩子自己从幼儿园走回家。然后提前到门口,说一句,今天走的慢了啊。

在孩子十八岁的时候,这位朋友就明确的告诉他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而我们对你付出的也足够了,从今天起,你的人生,你自己负责,如果有需要我建议的可以来找我,但只要你不来,我是不会主动去帮你干什么的”。

“并且从今天起,除了你结婚需要给女方的彩礼,其他钱我一分都不会给你,你需要自己去挣,因为挣钱的本事是不会没的”。

“彩礼是父母的义务,但房子你要靠自己”父亲的做法才是爱孩子

有时候,最不像的爱,才是最深的爱。

而孩子听到这话,却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因为他早就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习惯了不去依赖别人。

这位父亲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给孩子的,是一个独立,美好的未来。我相信这比一些玩具、一些无底线的溺爱更加适合孩子。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但我相信,即便是最坏的结果,这个孩子的底线也要更高于其他被一路溺爱长大的那些孩子。

给到他们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什么对孩子才是好的?

这个问题需要每一对初为人父母的夫妻仔细思考,你希望他现在开心,还是以后的路更轻松。你希望他自己开心,还是让他成为快乐的起点,带给别人快乐。

又或者说,这些初为父母的夫妻,是想让自己更舒心,还是让孩子得到真正的爱。

“彩礼是父母的义务,但房子你要靠自己”父亲的做法才是爱孩子


其实我觉得道理每个父母都懂,只是看到孩子那懵懂的眼睛,狠不下心,下不去手。可你们要知道,给他们自由,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同样也是在给你们省心。孩子对父母来说很重要,但不应该成为父母的一切。

否则,你们只能是互相之间的负担而已。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爱,也给自己放一个假。

END

你觉得父母应该一辈子围着孩子转吗?

默独情感,以旁观者的身份,身临当事人的心境。懂你,知你,想你,爱你。 默思独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