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臺區:七項措施保駕護航,搬遷群眾齊奔小康

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啟動以來,印臺區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多措並舉、攻堅克難,用七項措施為易地扶貧搬遷保駕護航。  


高度重視,統籌協調推進。

印臺區始終把移民(脫貧)搬遷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專題會全面安排部署、通報情況、推進工作。圍繞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四個一”工作機制,現場調度、督查、研究,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實現了每個項目有人管、有人抓,確保了工程質量。


系統謀劃,科學合理選址。

系統謀劃,科學合理選址。堅持把實施易地移民搬遷工程作為追趕超越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實現“城鄉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居民市民化、產業培育集群化”為載體,以“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的分類搬遷安置原則,按照“四避開、四靠近、四達到”選址要求,結合群眾意願和“一城一鎮一園區一景區”的總體規劃佈局,新建了靠近印臺城區的印臺北城(金山水岸)安置點、靠近紅土中心鎮區的紅土新型社區安置點、靠近印臺雙碑工業園區的陳爐雙碑安置點和靠近金鎖石林旅遊景區的金鎖關石林景區安置點,為群眾搬遷入住、就業脫貧、後續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精準識別,築牢搬遷基礎。

積極推行“三精管理”模式,結合群眾搬遷意願,逐村逐戶深入宣傳搬遷政策,按照精確摸底、精準識別、以戶定建、以人定房的工作原則,嚴格執行政策標準,面對面與搬遷群眾簽訂搬遷入住、舊宅騰退、就業脫貧“三項協議”,使搬遷對象更加精準。


多措並舉,搶抓項目進度。

始終把機制創新作為推進安置點項目建設的“催化劑”。以安置項目安全質量為前提,確保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在全區集中安置社區建設起步晚、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成立了7個安置項目推進組,建立了項目建設倒逼、項目建設日報、現場調度指揮、區級領導包抓、督查考核曝光、項目工期量化和“周查月會、周評月談、季度大會點”“掛賬銷號”工作機制和集中安置項目“日報、周評、月獎”獎懲激勵機制,真正做到了以機制創新推動項目建設。目前,全區4個集中安置項目已全面建成,搬遷群眾已經入住,開啟了新的生活。


合力攻堅,聚焦就業脫貧。

按照“鎮辦主體統籌、部門多點發力”的工作思路,人社、農業、扶貧等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齊抓共管,切實推進。根據集中安置點區域產業特色,結合就業轉移、兜底保障、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分類施策、政策疊加,形成就業合力。建立了就業脫貧“三單一卡一臺賬”工作制度,努力實現搬遷與就業同步推進。目前,所有搬遷戶均參加了合作社入股分紅,620戶989人的勞動力中,534戶765人已實現就業,逐步實現了“搬得出、留得下,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精細管理,提升工作水平。

認真落實安置項目建設“五方責任主體”,規範項目建設過程管理。規範資金管理,出臺了扶貧、避災搬遷資金使用辦法,嚴格規範項目資金申請、撥付、管理程序,做到了項目資金“專戶儲存、專賬核算、物理隔離、封閉運行”。制定了檔案資料管理制度,全區各鎮、村檔案資料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確保檔案資料規範完善。結合實際,出臺了搬遷入住優惠政策、“交鑰匙”工程安置、分散安置、暖冬行動、物業補貼等多項配套政策,做到各項工作有的放失、有章可循。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強化措施,認真紮實整改各級各類檢查督查反饋問題,確保各項移民搬遷政策落實到位。


提前謀劃,確保群眾“穩得住”。

為讓每一戶貧困群眾都能在安置小區扎住新根、舒心生活、增收致富,印臺區提前謀劃,經多次調研、多方徵求意見,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移民搬遷安置社區後續管理的實施方案》《銅川市印臺區“暖冬行動”暨鼓勵群眾實際搬遷入住補助政策實施方案》等,發放壁掛爐補貼、新型爐具,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對安置群眾後續的戶籍、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社會服務保障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確保搬遷群眾在安置小區“扎新根、換新業”,過上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