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疫“考”之下,黨員做先鋒,全民齊上陣

不同於十多年前的非典,如今,城鎮和鄉村的聯繫越發緊密,疫考之下,城鎮和鄉村近乎同呼吸,共命運,社區和農村同樣是防疫的重要陣地。

從化,一個位於特大城市廣州的農村大區,在疫“考”之下,靠著基層治理以及開展新文明實踐活動團結村民,交出了一份全民皆防疫“英雄”的鄉村答卷。

近日,記者走進從化一個最普通的農村——城郊街荷村村,揭開這份鄉村答卷的奧秘。

黨員作先鋒,退役軍人作後盾

農村道路四通八達,管控難度大,疫情期間,為守牢各村口、隊口、宅口、門口,紮緊農村防控“籬笆”,荷村村臨時封閉2個村裡的出入口,把工作力量集中到剩下的3個出入口,守住“外防輸入”防線。2月1日起,村支部在村轄區內招募防疫志願者,組成團隊,開展防疫宣傳、站崗等工作。

黨員李啟堅便是其中一名志願者,前陣子,每日一早,他就戴上口罩,拿上防疫宣傳資料,穿梭在荷村村的大街小巷做防疫宣傳。除此,他還參與守村值班。“黨員不是這個時候站出來,更待何時?”

復工之後,大部分年輕人都要去上班。66歲的老黨員馮友金便成了白天志願者隊伍的中堅力量,“我不用上班,一有時間就去守村值班。”

記者瞭解到,戰疫“集結號”吹響後,荷村村迅速組織防疫志願者隊伍,其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作用,分秒間集結戰鬥力量,58名黨員一起應召入列,有的爭當各值守點的防控衛士,有的化身村居宣傳員,走街串巷派發防疫宣傳資料,有的則成為片區的防疫小組長,將各路信息收集入冊,守護每戶村民的生命健康。

這支志願團隊中,黨員作先鋒,還有一支重要的力量作後盾——退役軍人。記者瞭解到,荷村村原有一個退役軍人服務站,村裡59名退役軍人,大部分都在一個微信群裡,平時群裡會傳播有關退役軍人的消息和通知。疫情發生後,群裡的退役軍人迅速響應號召,爭當志願者。很快,一支由李國強、李勇謀、葉海亮三人帶領的退役軍人團隊加入到志願服務當中,在抗疫期間,站好疫情防控“首道崗”,做疫情防控的“宣傳員”“保障員”。

父子兵、夫妻檔、全民上陣

防疫戰場上,48歲的李品佳和他的“00後”兒子是最引人關注的父子兵。李品佳是荷村村其中一名經濟社社長,2月1日,接到通知要發動村民組成抗疫隊伍。他第一個發動的對象是他的兒子,“後生仔懂網絡,他還幫我在網上宣傳。”

消息發出沒多久,就有人添加李品佳微信報名。一天時間,上百人報了名,“我讀中學的女兒也說要去幫忙。”李品佳告訴記者,目前村裡的志願者隊伍中,80後、90後和00後佔了八成。

從2月起,父子搭檔,在村設立的入村口站崗,還主動承包了夜班。作為志願團隊組織人,村民的積極和團結讓李品佳很是感動,他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個氣溫低至10攝氏度的晚上,下了雨,他值夜班。凌晨一點多,他在四面透風的帳篷下,裹著大衣,瑟瑟發抖。突然,幾個阿姨推著一輛裝著木柴的手推車,朝值班點走來,“真是又意外,又感動。”

村民自發參與防疫,還主動發動身邊親朋,據瞭解,這支防疫志願隊伍裡面有父子兵15組,夫妻檔4組,兄弟幫13組。

志願者成立炊事班,農民搶春耕

防疫志願者隊伍成立之後,群裡的志願者紛紛建言獻策。“我們可以給站崗志願者煮宵夜。”兩個小夥子提出。

恰好有一些村民捐贈的大米、米粉、蔬菜等物資存放在村委。三個年輕人和兩個阿姨組成的炊事班當即成立,臨時廚房設立在還沒建好的村委樓底下,從煤氣罐到菜刀,都是幾個志願者從家裡搬來的。

有了炊事班,志願者早餐、午餐、晚餐和宵夜一日四頓都得到了解決。

村民們各自發揮所長。全村638戶,農民佔了很大部分。農民們一邊參與防疫工作,一邊開展春耕。村裡的種植戶牛哥便是其中之一。一週前,他到田裡播了種,30畝的水稻田上青綠的秧苗是今年夏天的希望。“我們這裡一年收兩季,錯過了春耕,夏收就會受影響。”除此,他的120畝菜地也陸續打理起來了。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的荷村村民很著急,種子、薄膜等都沒準備好,怎麼澆水,農資會不會訂不到又或價格太高,成了村民們的煩心事。對此,荷村村委通過村民微信群以及入戶走訪等方式,宣傳需外出復工及返村春耕備耕事宜,實行分散勞動、錯時勞動,積極協調農業用水,協助農戶訂購農資,切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

疫“考”作農村治理的試金石

20個經濟社,638戶,3000多名村民,在此次疫情防控當中,全民皆兵,每個個體都發揮所長,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

“我們村的這支志願團隊至今都只是管飯,沒有補貼的。但疫情期間,聽得最多的是村民的‘怎麼沒排我的班?’現在復工了,我們的志願者人數足以支持一天排五個班,人手充足。這樣團結一心的畫面是我們所期盼的,也是應得的結果。”荷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宇飛解釋了原因,荷村村多年來厚植文明鄉風的做法,致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村民的思想水平、行為習慣以及家風鄉風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改變,在抗疫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村民們眾志成城,全力抗疫。

平時,村裡的黨小組群、村民群都很活躍,村委掌握什麼信息直接在群裡發,20個經濟社配備社長,有什麼消息、活動,社長第一時間通過微信或者入戶傳達給村民。

在這場疫情“大考”之中,從化荷村村把疫情防控作為檢驗農村治理能力的試金石,以“黨群聯動、隊伍聯手、萬眾聯心”為手段,實施村民議事治理機制,黨員幹部衝在疫情防控一線,村民群眾、退役軍人主動請纓參與防疫工作,鄉賢慷慨解囊捐贈防疫物資,全面做好農村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服務等各項工作,推動防控措施在農村落地落實,鄉村治理呈現出了新面貌。

而這些不是個例,疫情期間,從化區五鎮三街221個行政村都是如此,以黨員為先鋒,以個體帶動整體,從87歲的冰婆婆用快板宣傳戴口罩,到8歲的禤振明給群眾免費發口罩,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從化人都發揮自己的所長,全民皆為抗疫“英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通訊員 黃穎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鑽瑩、駱昌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