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在自己的力量弱的時候就要委曲求全,這樣才能保存實力,為以後的發展創造機會。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季布是楚國人,年輕時豪爽仗義,後投到項羽麾下,擔任將領。季布幾次把劉邦追入絕境。因此,劉邦對其恨之入骨。

項羽被打敗後,劉邦便發出懸賞令:“有擒得季布或知風報信因而拿獲者,賞以千金;私自窩藏者,必罪及三族。”

季布此時正藏匿濮陽周氏家中。周氏也是俠客,與其為好友,因此才投奔到了那裡。

沒過多久,濮陽地方官吏就接到通緝令,奉詔緝拿季布。地方的官吏欲擒獲季布獻功,便準備帶兵搜查周家。此時也有人向周氏報信說,如果官吏到此,不單季布難逃,就是周家也必然要受到牽連。經過一番尋思,周氏想到了一位可救季布之人。周氏擔心季布不肯委曲求全,於是先言明於季布:“現在朝廷正在緝拿將軍。官吏不久將會搜查到這裡。我現在有一個計策,需要將軍聽我的話,我才能說出來;如您不想聽,我就只能自殺了,這樣才能表明我並非不願收留您。”季布見話已至此,也就只能表示願意聽從了。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原來,周氏要把季布裝扮成奴隸的樣子,以掩人耳目。於是,他為季布削髮剃鬚,並將一個鐵環帶在脖子上,打扮得跟奴僕一模一樣,連他自己都難以相認。隨後,將他裝入車中,周氏親自隨車押送到山東境內,當做奴隸賣到一戶人家。

買下季布的人,名叫朱家,天生一種俠性,見受難者,必設法相救。他平日節衣縮食,不肯絲毫浪費,所餘下的錢,都用來賑恤,家中不留一文。曾被他收留藏匿因而救活的豪傑,已有百餘人。此外,平常的人,更是不計其數。而他並不矜誇本事功德,凡曾受恩之人,他都事後避酬不見。因此魯地貧民,個個感德,都願為之效力,就是地方官吏、富家巨室,或遠方之人,聽說朱家大名,也都欽仰。因此,朱家地方上勢大無人敢犯,所以周氏特將季布託付與他,卻並不言明其事,只因彼此皆是同道之人,兩心相照。但朱家早已料定這個奴隸一定是季布,所以立即收買,卻也並不說破。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朱家買下季布以後,便想設法安置。既不可如奴使喚,更不便加以優待。於是便讓季布與其子去經營田產,並囑咐食宿與其同等。這表現出朱家不但有俠義精神,更有過人的智慧,既不辱沒季布其身,又掩人耳目,事得兩全。

但朱家本人有一個原則,救人就要救到底。現在季布雖得保全,但可能會被埋沒一世,還必須設法赦免其罪,朱家才會感到真正欣慰。他便想到了夏侯嬰,此人當時是公卿,生性義俠,又與高祖關係密切,所以,朱家裝作商人,前往洛陽。

到了洛陽,朱家便直接去見夏侯嬰。夏侯嬰久慕朱家之名,連忙迎入相見,二人談論得非常投機。夏侯嬰便留朱家在家中飲酒。朱家和夏侯嬰閒談之間,並沒有提到季布。夏侯嬰見朱家慷慨豪爽,更加敬服,並邀請他次日再來,朱家很高興地答應了。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從這個小的細節展現出朱家此人沉著鎮定,並不莽急於一時,待其察言觀色後再做判斷,行事十分老辣。

這樣一連交往了好幾天,相互間已經是十分熟識了,朱家就在飲酒的時候,假作無意,隨口問道:“季布犯了什麼罪,勞主上拿捕這麼急切?”

夏侯嬰見他這樣問,就講述了季布和高祖的過節。

朱家又問夏侯嬰,他認為季布是什麼樣的人。夏侯嬰說是賢人。朱家便說道:“季布雖曾經追逐主上,那是因為他是楚將,實在是為了盡職責。現在舊楚之臣還有很多,怎麼可能全部誅戮?假如現在季布向北逃亡到匈奴,或南投粵地,必是資助敵國,對我們都會非常不利。先生您何不乘機向主上進言,愛惜一下這個人才呢?”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夏侯嬰聽後,便知季布已被他留藏,才來這樣勸說自己,以便向主上求赦,對方如此熱心救人,他也願意成全其事,於是就答應了。

朱家見此策有效,就辭別夏侯嬰,回魯國去了。

沒過幾天,夏侯嬰見高祖痛惜田橫,便趁此機會,向高祖陳明。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下詔赦了季布,並召其入見。

朱家得到這一消息,立將季布送至洛陽,季布當面謝罪,並被任為郎中。朱家見季布已得出身,心滿意足。後來季布歷位顯官,朱家卻終身不與相見。

此事傳播外間,人人皆知,都說季布能屈能伸,不愧丈夫氣概。

朱家滿腔熱血,肝膽照人,義俠尤為難得,由是朱家名聞天下。季布的處世手段也非常得體,屈伸有度,進退得體,體現出能曲能伸大丈夫精神,又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高超的謀略,因此成為世人效法的楷模。

老人言:妥協退讓,委曲求全

生活中常常會聽人抱怨,這樣的日子真不好過。當你感覺這樣的日子過不下去了,當你感到自己內心深處難以堪負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解脫自己。委曲求全,不是幸福的真諦;委曲求全,正是不幸的根源。當我們終於輕盈的那一刻起,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發覺這天是這麼藍、這空氣是如此地清新,而這生活竟然也是如此美好,美好的心境就靠我們自己去營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