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氨酶的誤區不能入


轉氨酶的誤區不能入

轉氨酶是臨床上應用廣泛的反應肝細胞損傷的生化指標。轉氨酶包括丙氨酸轉氨酶(ALT)和門冬氨酸轉氨酶(AST),ALT主要分佈於肝細胞胞漿,AST主要分佈於肝細胞線粒體,少數分佈於胞漿。


當致病因素導致肝細胞變性、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時,從細胞內釋放的主要是ALT;而當肝細胞嚴重損傷、壞死時,線粒體內的AST便釋放出來,導致血清AST顯著升高。


轉氨酶可以反應肝細胞的損傷程度,但並不一定能說明患者的病情,病情的輕重與否要通過全面的檢查來確定。在臨床上關於轉氨酶有六大誤區。


誤區1 轉氨酶高就是肝炎


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除肝炎外,喝酒、過度疲勞、損肝藥物、骨骼肌損傷、心肌損傷、甲狀腺疾病、劇烈運動、中暑、溶血、Wilson病、血色素沉著病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都可使轉氨酶升高。所以,單純的轉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


轉氨酶的誤區不能入

誤區2 只要轉氨酶正常就沒問題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竭時,由於正常肝細胞較少,所以釋放到血液中的轉氨酶反而減少,出現"膽酶分離"現象,即膽紅素很高,但是轉氨酶反而下降甚至正常,其實,這是臨床上非常危險的徵象,死亡率達60%以上。另外,膽管梗阻、瘀膽型肝炎,也可出現黃疸很深,但轉氨酶不高的情況。


轉氨酶的誤區不能入

誤區3 轉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肝炎時,轉氨酶往往很高,可達2000 U/L以上(正常值<40 U/L),但大多預後良好。而慢性乙肝的轉氨酶大多輕度升高(300 U/L以下),有的甚至正常,但實際上卻要嚴重得多,容易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誤區4 轉氨酶正常,肝病就好了


轉氨酶升高是肝損傷的標誌,但轉氨酶降下來了並不意味著"肝病就好了"。如慢性乙肝、丙肝、自發免疫性肝炎及長期飲酒者,轉氨酶往往正常或僅輕度升高,但實際上肝臟已經發生了嚴重病變。例如某些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很糟糕,但轉氨酶仍正常。


誤區5 轉氨酶正常就可以停藥


慢性乙肝患者的轉氨酶經常發生"波動性"改變,即使不治療也會緩解,甚至正常;而丙肝患者的轉氨酶常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同樣會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停藥前可以考慮轉氨酶水平,但它不是停藥的唯一指標,否則可能引發病情反彈。


誤區6 轉氨酶升高必須用降酶藥


對於大多數慢性乙肝或丙肝來說,抗病毒治療才是"治本"的方法,治了本,轉氨酶自然會降下來,根本不需要使用降酶藥。


肝功能檢測結果提示轉氨酶升高時,一定不要盲目吃藥,切記不要單純的吃降酶藥,以免治標不治本,一定要儘早到專科醫院明確病因,對症治療。如果是乙肝引起的轉氨酶偏高,更需引起重視,儘快對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