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障礙和自閉症的區別

聽障兒童之所以發生聽力障礙是由於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以及對聲音的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中樞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而導致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但他們不會因此而失去主動觀察、瞭解及與外界交往的興趣。聽障兒童會用身體動作、眼神、面部表情等其它工具努力與人交流與交往。但並不代表有聽力障礙就是有自閉症。


聽力障礙和自閉症的區別


雖然自閉症兒童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表現是“不說話”、“聽而不聞”、“不理會外界的聲音”,但他們的聽覺系統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因為大腦中樞系統的障礙使他們失去對外界正常反應的能力。同時孤獨症兒童除了幾乎不能使用語言進行交往外,他們的另一個特徵是不運用手勢、眼神、表情等其它交流工具與他人進行交流與交往。

主要區別

自閉症兒童一般無聽力損失,發音器官功能正常,也可以說話,但主要是交往障礙,缺乏交往慾望,囿於自我世界。聽覺障礙兒童由於有聽力損失,影響了說話的能力,但是他們有交往慾望,經過康復後,能結合手語進行正常的交往。個別聽力障礙兒童,因聽覺障礙又沒經過有效的康復,長期形成性格內向,往往不願交往,但與自閉症兒童有本質的區別。

那麼,該如何辨別聽力障礙和自閉症呢?

關於聽力障礙

1. 客觀檢查方法

聽性腦幹誘發反應、聽多頻穩態誘發電位、聲導抗測試、耳聲發射、耳蝸電圖。此類檢查方法不受年齡、精神心理狀態的影響。

2. 主觀檢查方法

如純音測聽、言語識別率測試、小兒行為測聽等,此方法方便快捷。但可因年齡過小、精神心理狀態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響正確的測聽結論。

通過上述的檢查得到的結果,即可判斷兒童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自閉症的診斷標準

1. 有社會互動上的缺陷:自閉症並不是全然沒有社會互動行為,而是有互動上的缺陷。譬如,他們比較不會做主動互動、不會正確的響應,也常會將別人的行為解讀錯誤。

2. 有溝通上的問題且特別是溝通質量的問題:自閉症患者是有語言的,只是他們的語言問題是在溝通質量的缺陷,例如亞森伯格症候群的孩子常有過度仿說的現象,就是屬於質的缺陷。

3. 偏好固執:他們的某些行為或對某些有興趣的東西會過度偏好固執,例如,喜歡看線條、對於特殊奇怪的聲音著迷。有些自閉症家長就發現,他的小孩都只看同一卷錄像帶、特別喜歡抖動繩子、轉圈圈或重複化線條等,這就是過度偏好固執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