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蘇州石湖是太湖的支流,位於上方山東麓,距蘇州古城5.5公里。石湖景區濱湖區域是景區中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山水名勝觀賞區。碧水青山,重巒疊嶂,湖面開闊,“千頃一碧呈天鏡”,擁有十分秀麗的湖光山色,最是休閒賞玩的好去處。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說起石湖,第一反應就是“知道,去過呀”,一副很熟稔的樣子。似乎也沒有說謊,我是曾經有去石湖景區的一處臨湖茶室觀景品茗,但對石湖的認知終究只是停留在字面含義及模糊的想當然中。相信很多同胞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家習慣對某些事物的膚淺知識用一種瞭然於胸的自信侃侃而談。有些大勇氣者淡然逼真的大言不慚的神氣模樣,更使知情人瞠目結舌,只剩無語和憐憫!

南宋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說:“凡遊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未始遊者無異”。作為“吳中勝境”的石湖,隨便選一張景區分佈圖瞅瞅,那吳堤、石堤、範堤、楊堤、越堤,以五堤將石湖劃分為東石湖、西石湖、南石湖三個區域。既有吳越遺蹟、人文典故、舊景新貌,更有花紅柳綠、梅圃溪堂、海棠春曉等景觀,著實熱熱鬧鬧豐富多彩 。現實這般無情吊打我的淺薄,終促使我下決心要來石湖走走;即使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我也要至少和石湖混個臉熟。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於是在週日下午,我是做好了廝守半天的準備,還邀約了對石湖真瞭解的表弟同行。表弟生長在蘇州,據說小時候還經常來石湖游泳呢,對歷史文物頗多興趣與研究,甚至還用心讀過蘇州地方歷史的相關書籍。

經石湖北入口,眼前一派熱鬧場景。許多孩子在嘻哈地放風箏或追逐戲鬧。一位矮個子媽媽正努力的跳繩。每每跳不滿二十下,或踩繩,或絆腳,然後總是同樣的語氣和語調,有點尷尬地和孩子說:“看來我不行,看來我真不行”。一位挺著彌勒肚的中年男子,穿一雙尖頭黑皮鞋,則賣力地陪著一位六、七歲的男童踢著足球。且不說踢球的腳上功夫的笨拙,就衝那份氣喘吁吁的東挪西挪的配合,真是難為了這位親爸!

欲繞湖一週,可以拾級越城橋向東,或者穿過行春橋後向南,最後理論上都是終點回到起點。鑑於行春橋的高知名度,我也不過是在書中領略過它的風采,自然有一睹為快的急切性。所以選擇了行春橋方向,儘管這是一個在結束當天行程時才知道的選擇性失誤。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行春橋位於茶磨嶼東,為橫跨石湖北渚的九孔石橋。此橋最出名的就是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當月光呈現,正對行春橋橋洞時,湖中月影如半,會形成九月連珠之勝況。這便是所謂的“石湖串月”的美妙景觀。我心嚮往之,默默和行春橋做了個約定。

沿著西石湖的吳堤,我和表弟邊走邊聊著。談及古橋文物,表弟有點唏噓,為那些毀損的文物憤憤然。對於景區中的一些仿古建築:如亭、如橋,也有諸多不滿與批判。可能因為我的不專業,我沒有那般苛求。我認同“存在就是合理”之說,如果那些建築景觀能夠長久的存在,那麼它就成了未來人們眼中的文物,如此而已。審美的東西因人而異,因時代而異。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感恩一路美景。一樹樹紫葉李的小白花,亦疏亦密的粉紅桃花,花團錦簇的紫色玉蘭花,繽紛盛開的美人梅和金色迎春花的熱情招呼,不停的腳步,徜徉在花的世界。而風中搖曳的垂柳,一次次挽留讓我駐足湖畔。纖纖枝條上一對對綠芽,像是穿著綠裳的姑娘,在風中溫柔的起舞。碧水微波像是為舞者輕輕打著拍子,亦或陶然自得。湖畔也有去年的蘆葦枯而不萎,淺金色頎長身影,依然亭亭,依然矍鑠!水中長出的蘆葦芽和菖蒲作伴,共同張揚著春天的氣息!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儘管紅花綠柳稍有羈絆,我們還是輕快地來到了石堤。沒有選擇去“七星伴月”看看,所以就告別了石堤。不久就到了範堤,由於時間原因,“吳越潮音”、“四賢遊湖”便也作罷。

到得梅圃,在越堤和楊堤的交匯處,意外的發現予我意外的驚喜!我們都見過三岔路口,可曾見過三岔橋?橋引雖有毀損,但橋的主體基本完整。估計無從考證三岔橋的出生門戶,橋名只是用了簡單的“三叉橋”。但我可以想見曾經這裡的田舍村落,曾經的河浜縱橫,曾經人們在三叉橋面閒聊的景象。那時候的田園風光,那時候的樸實民風,隨著這座橋由最初的實用功能演化為今天的一個景觀,或許它們早已隨風而逝?亦或,在這開闊的石湖中隨波逐流?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考慮到石湖廣場那頭有過遊玩經歷,所以我們選擇了越堤。途經桃花島,雖有不少桃樹,卻沒有十里桃花的氣勢。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此時臨近傍晚,站在越堤看落日餘暉,看西石湖畔上方山披著金色霞光的美麗,我心寧靜平和,疲倦頓消!特別是有著1500年曆史的楞伽塔,屹立在上方山頂,閱盡多少日出日落,歷經多少風吹雨打?俯瞰石湖,上察雲天,始終如春筍般煥發頑強的生命力!


蘇州旅遊之石湖風景區:春天裡,走馬觀“湖”記


過了越堤北端的古石橋,正常該穿過漁莊去到越城橋。結果經驗主義撞牆了,特殊時期的漁莊下午四點就關閉了通道,這便是前文提到的選擇性的失誤。無奈只得再兜兜圈了,算是走馬觀“湖”的小小憾事!

半天的浮光掠影,石湖在我的心中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成了一幅簡約素描。但等下一回,我來給它上上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