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的書法水平如何,平時只是愛好,希望老師們指點,如何評價?

松風水波


不錯,挺好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章法上能更上一層樓,會覺得更有靈性。








一葉小舟82704


最近有朋友在學習書法上非常焦慮,覺得自己書法的學習沒有長進,而且還比較懶惰,那麼我問他,你到底學了多少,他說,我每天都會學兩三個小時,我說兩三個小時已經不少了,但是他覺得人的一天有24個小時,我居然只用了兩個小時的學習書法,實在是太少了,但實際上,對於一個人來說,能夠做到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學習書法,實際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當我向他表達了這其實已經很好了這一個意思的時候,他反問我,那麼你覺得一個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每一天應該抽出多長時間寫多少字才是最合適的呢?

我反問他:如果你從小每天都在一塊錢的話,那麼想一想,到現在你能夠能攢多少錢呢?這個數字其實是非常可怕的。

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在告訴他,不要在意你一天能夠用多長的時間來學習書法,而是要在意你能否做到長久的堅持下去,不要妄想著每一天都能夠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而是要想著怎麼樣讓自己的這種堅持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能夠用非常細小的時間把一件事情給堅持做下去的話,那麼積累出來的東西實際上是非常可觀的,就好像我舉的那個例子,如果你從你成年的那一天開始,就每天攢下一塊錢那麼,其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十年之後,20年之後甚至30年之後,你攢的錢的數量已經是非常可觀的,至少對於你每天一塊錢這一個行為來說,已經是非常可觀的了。

實際上,我們學習書法,完全可以不用時間來衡量我們書法的成就,我們用我們的書法是否能夠進步這一點就可以衡量。





風雅堂


你這屬於書法作品,所以要從整體來評價。

單一字都不錯,說明作者的臨習有一定基礎了,字體的筆法,結構都不錯。

但是,為什麼整體感看的這麼累呢?問題在哪裡?

我愛好圍棋,圍棋有術語叫“大局觀”,不要過於計較邊邊角角的得失,而要看整體的強弱走勢。有了這樣的基礎,臨摹或者創作就要從大局出發了。

1,字體大小要富有變化。

行草書不是楷書,不能每個字都寫一樣大小,要富有變化。行者跑也,不能寫的如此“端莊”。寫行草在合乎“法度”的前提下,字體儘量要寫的大膽開張,波瀾起伏。

2,字體筆墨濃淡要富有變化。

行草書講究“淡妝濃抹總相宜”。你的線條墨跡濃淡幾乎沒有變化,故沒有行雲流水的感覺。應該添墨一次,儘量寫到枯筆再添墨。行草還講究飛白,枯了又何妨。

3,行草講究整體佈局。

就像枯藤老樹,不需要一列的字都在一條直線上,邊書寫邊觀察整體平衡。就像耍雜技,要在動感險絕處尋求平衡。這樣才能給視覺產生衝擊力,如高山懸石,美不勝收。

以上是本人拙見。本人不會草書。不當之處敬請頭條各位老師們批評指正。


青溪散人


松風水波我們都是書法愛好者,從你的行草作品看單個字非常雋美,平時練行草要注意墨法、風格氣韻,最重要的是章法!董其昌大師評書聖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為古今章法第一!米芾稱蘭亭序為古今法

帖第一!趙孟頫臨摹蘭亭序幾萬遍!趙孟頫一日書萬字的雋美第一的棉裡藏針內功深厚墨跡行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書家和畫家非常講究"筆墨”這兩個字。筆墨一定要認真反覆練習,掌握筆的輕重疾徐、墨的乾溼飽渴。或潤中取燥,筆酣墨飽時,突加筆速,筆似提而鋒著力,便可產生飛白,天下第三行書蘇試《黃州寒食詩》中有非常好的墨法純熟的技巧,我們掌握技法純熟後,方能隨心所欲直抒胸臆,先求形美你做到了,後求神妙要多認真臨摹天下第一、二、三行書!

如果我們能隨手寫出濃淡自然,血脈相連,風神灑落,姿態備具,千變萬化的書法風神來,自己的書體面目風格天成!才須廣學,但是要學古不泥古,出土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那時再揮毫運筆,凝神抒寫心聲,作品自然氣韻生動,意趣橫生的最高書法境界!


湘順1


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首先,寫出這個水平是值得肯定的,說明在平時臨帖時是下了功夫的。但是通過這幅作品感覺像是把《十七帖》臨出了董其昌的味道。

其次,在臨帖過程中,我建議你可以把董其昌的帖子好好研究研究,臨帖的時候注意細節的把握。我覺得你和他的這個風格很像,這樣學起來容易出帖。

最後,我想說其實每個人的性格修養不同,所產生的書風就不同,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自己感覺對的去堅持就對了,苦恆出高手。


筆墨丹青zsw


王羲之的《十七帖》,頗有右軍風采!

從你的使轉之中可以看出功夫相當的不錯!值得稱讚。

我一向贊成學習草書從王羲之的《十七帖》開始,我認為只有王羲之的草書才是學習草書的根本,如果誰能把《十七帖》理解得到一半的程度,你的書法就已經可以與大家比肩了。

現在說這不足的,有些地方轉的還有生硬的感覺,比如使的撇,如果弧度更深一點,整個字就會更靈動,生動一些!無字的轉也是有圓轉不到位的感覺,當然,這種情況提筆是挺多的,不過這些都是細微的感覺,最好自己比較,以及體會!

再有就是頓筆的問題,牛的《十七帖》提的意味重,而按的感覺輕,這樣的話,字顯得單薄,不夠厚重!

總的來說能把《十七帖》臨到如此地步著實不易,希望能繼續努力,也希望你能早日成才!


一笑貫長天


恕我冒昧地說一句,老師,你的書法水平絕不是“愛好"的層面,起碼是屬於"漸入佳境”的範圍了。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一般有三個參照標準,即理法通達,筆力逎勁,姿態優美!古人云:“寓新意於傳統,寄妙理於法度","神韻為上,形質次之"。因此,書法作品都要力求,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

而你的作品,基本上符合好作品的要求,是一幅不錯的,上好的作品。

可見,你平常臨帖不少,下了不少苦功夫!從你的下筆行筆收筆來看,走的應該是二王路線!我書法尚未入門,不敢班門弄斧!因此,我又細細的玩味了一番,二王的行書作品和草書作品,做了深入的比對!現將我個人的理解,一同分享,僅做拋磚引玉用。

大凡一幅作品,內容、落款、印章齊全。佈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而你這幅作品,基本上符合要求,要是在落款後面加上陰章、陽章,內容前面加個休閒章,則更為完美!如圖三所示(圈的是蓋章大致位置)。

二王的書法特點,最為明顯的是大小相兼。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你這幅作品也有這個特點,但還不是特別的顯著。如圖四所示(圈的是大小相兼比較好的地方)。

其次是收放結合。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個別時候左放右收,上放下收!你的作品,已經收放靈話,就是覺得個別字放得不很自然,有故意為之之意!如圖五所示(圈的是收放比較好的字)。

另一個特點是,疏密得體。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你的疏密比較得體,該疏的疏,該密的密。比較好的,我圈了出來,如圖六所示。

同時,二王的字,墨色安排上,很多是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你的作品,首字濃且大,很不錯;末字為枯,但沒有枯的體現哦(如圖七所示)!線條長細短租比較明顯(如圖八所示),濃淡相間就看不出來了!

綜上所述,你的作品是有一定的水平的,絕不是那些江湖體可比!老師在書法上是有一定的悟性的,是大有前途的,只要肯久久用工,定能水滴石穿!為你點贊,與君共勉!不妥之處,請行家批評指正!










小房在練字


您的書法,行書筆畫靈動,筆畫之間練習更加的緊密和大膽,行筆也更為的飄逸,可省去很多起手筆的動作,上一筆的起筆便是下一筆的收筆,當然行書的字形也是變化多端,書寫自由。如果非要點評的話,應注意幾點:

一、筆畫之間練習更加的緊密和大膽,行筆也更為的飄逸,可省去很多起手筆的動作,上一筆的起筆便是下一筆的收筆,當然行書的字形也是變化多端,書寫自由。

二、筆畫要呼應,行書的行筆速度比較快,故而為了增加筆勢,需要以筆畫間的呼應來達到。所謂牽絲說的便是這個。但牽絲只是一種意識,並非是有意為之,若故意提筆體現,則本末倒置了。如“水”字的鉤可拖長,與下一筆呼應,而左邊的撇重疊,帶出絲與下一筆的撇起筆正好呼應。而“小”字也是如此,帶出鉤後,便直接寫左點後,又直接寫出右點,一點到底,一氣呵成。

一定要學會綜合性地看待臨摹對象。眼睛要溜來溜去,注意了細節也要注意整體,要兼顧,要深入下去,所謂變直為弧便是把一些本應寫方折,有一定頓挫,稜角分明的地方寫成弧線,這樣將顯得更加的靈動。

如“勿”字,方折處直接以弧線轉過,流暢自然。又如“仰”字,橫折鉤直接寫成一小圓圈狀,極大的加快了書寫速度。


一紙一墨一乾坤


從您的臨帖習作來看,點畫乾淨利索,筆意連慣,學習王羲之草書應該有一些時日了,一個人的書法水平單從臨帖上看,很難正確評判,必須從創作作品去看,才能評判其書法水平的高低。

王羲之的《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風格中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氣象。南宋朱熹說: "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遭勁於婉媚之內,外標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堅持自己的愛好,將來肯定在書法上有所成績,不為名利,虛心向古人學習。但我個人又覺得,《十七帖》為刻帖,對點畫的學習理解沒有墨跡的好,不知大家認為如何?








李年榮


本人淺識拙見。您的書法可以說挺好,非常不錯啦。若非要評點,應注意幾點。

1,行書一般要一氣呵成,保持它的連貫性,這樣的字更美。

2.保持字體間架結構的同時,一定要顧及整幅字體的美感。

3,字體宜瘦處決不能讓其肥,反之也如此。

如有不當之處,請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