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國家獲准進入中國, 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美: 實在太窩囊

一直以來美國在航天領域上引領著世界,但是美國卻仗著自己的實力,長期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的研究計劃之外,種種針對行為讓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家都十分憤怒。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沉下心來奮起直追,如今中國的航天人已經打破了美國的封鎖計劃,將在2022年組建我國的空間站,近期已經有18個國家獲得批准進入中國,唯獨美國被拒之門外,可以說我們終於揚眉吐氣了,美國人也不禁感嘆,還是第一次這麼窩囊。

18個國家獲准進入中國, 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美: 實在太窩囊


我國科學家表示,在2020年我們將會進行超過40次的發射工作,這樣的發射頻率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到2022年將會正式完成太空站的組建工作,目前已經有20多個國家表示想與我們進行科研合作,目前我們也敞開懷抱,批准了18個國家的合作項目,相信未來所得出的科研成果值得期待。

18個國家獲准進入中國, 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美: 實在太窩囊


至於說美國被排除在中國空間站計劃之外,責任並不在我們,一直以來我們中國航天人員都秉持的是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世界各國所提出的重要科研計劃都表現出了開放的態度,連近年來和我們面和心不和的印度人都被允許加入我國的宇航計劃,美國團隊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傲慢而被拒之門外的,就因為自己的自大和偏見搞得現在裡子面子都丟了。

18個國家獲准進入中國, 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美: 實在太窩囊


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都投入並不算大,但是中國航天人卻用有限的投入創造出了最大的成果。從錢學森、屠守鍔等老一輩航天人開始,一代代航天人才默默奉獻,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建立功勳。尤其是近年來,中國航天人才輩出,出現了很多30-40歲的年輕總師,在他們的帶領下,中國航天事業在飛速進步。

18個國家獲准進入中國, 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美: 實在太窩囊


歐洲一直都是科技實力強大的地區,但是近年來他們也不顧美國的反對和阻撓,加強和中國航天部門的合作,甚至有新聞稱歐洲很多國家的宇航員都在學習中文。不僅如此,此次經過允許進入空間站的科研項目都是經過中國團隊層層篩選的,足以證明,中國航天事業就像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為全世界探索太空帶領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