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前幾天又到了高考的日子。被周圍的信息所提醒,好像每年這個時候都要被動地懷念一下高中的時光。不過,一年一年,試卷上墨跡的香早已逐漸被時間沖淡,就算懷念,也沒有了早些年的熱忱,更多的卻是高考之外的瑣碎小事。

高中的時候,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糗事,很多時候,我在排著長隊的食堂窗口前都打不到自己想要的食物。心中想要的食物名稱在腦袋中醞釀,在口中預演,卻無法順利說出口,最後只好鬆一口氣去要其他的食物。這個情形和《火箭科學》裡高中生哈兒.海佛納很像,但我的口吃遠沒他那麼嚴重,如果稍微注意一些,其他人幾乎不會發現。而哈兒.海佛納卻倒黴的多,在高中食堂裡,服務員問他:“魚還是披薩?”哈兒口裡磕磕絆絆了半天,服務員再次問:“是要魚嗎?”哈兒為了讓尷尬的狀況停止,只好接受了魚,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披薩。看完這一幕,很是佩服還是少年時的里斯·湯普森的演技,同時我不禁會心一笑,像是找到了有著相同口吃問題的知己。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電影裡有個有關“語言表達”的戲劇衝突。哈兒一直有口吃的困擾,但電影的一個主要內容便是辯論。“口吃”和“辯論”之所以會發生聯繫,是因為在某一天,一座“沉默之橋”橫跨在了相距46英里的新澤西州。橋的一頭哈兒的父母停止了爭吵,結束了婚姻;橋的另一頭,大家眼裡的完美辯手本在辯論大賽中莫名地語塞失聲,斷送了自己的辯論生涯並且從高中退學。但讓口吃的哈兒與辯論產生聯繫的人並不是本,而是他的搭檔珍妮。本出人意料的發揮失常讓珍妮丟失了一直渴望的冠軍獎盃,對她來說,辯論便是一切。她的實力配得上那個獎盃,但是莫測的人生給她上了痛苦的一課,讓平日裡光芒四射,極度自信的她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也許是珍妮從哈兒被口吃所打敗的狼狽狀態中看到了失敗的自己,也許是她不甘心被生活捉弄,也有可能她真的看出了哈兒的辯論潛力,她邀請了哈兒做為自己的辯論搭檔。從此,口吃的哈兒開始了自己的辯論之路。就這樣,哈兒走進了自己所意淫的勵志故事當中:

哈兒和自己心儀的女生珍妮,兩人相互喜歡,相互幫助,哈兒克服口吃,挖掘自己的辯論天賦,最後兩人共同努力拿下了辯論冠軍。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然而,事實並非如他所想。

珍妮其實對哈兒並沒有感覺,她的眼裡只有辯論賽的冠軍。她甚至為了冠軍而選擇轉學,去加入一個更強的辯論隊。當初是珍妮把哈兒邀請到了辯論隊,並讓他相信自己具有辯論的頭腦。現在,珍妮轉學,兩人卻成了對手。不論是從情感還是辯論的角度,哈兒都感到了極大的背叛。這種背叛讓他更想在辯論的道路上證明自己,向珍妮證明自己。

根據自己間歇性口吃的經驗,當它已經發生的時候自己很難去控制。而且它還常常在口語表達作用較為凸顯的狀況中發生。比如,在時間較緊,並且排著長隊的食堂窗口前打飯之時;在還沒買火車票又即將誤車,並且要馬上向售票員說出自己的目的地之時;在急需向領導表達自己某個重要的觀點之時......當口語表達的重要程度上升到第一位的時候,口吃者的困擾便會產生,甚至會更嚴重起來。可想而知,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而且極具反應能力的“辯論賽”對於哈兒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在辯論賽當中,一分鐘過去,他連一句話也沒有順利說出來。最後他在極為難堪的情況下衝出門外放棄了比賽。惱羞成怒的他偷走了本該頒給珍妮的冠軍獎盃。即便如此,他仍然相信珍妮最初告訴他的話,他還是覺得自己有辯論的才能。這時候帶隊的老師告訴了他的真相:當初珍妮還邀請了英語單詞說不過六個的Mento,患有腸易激綜合徵的Evie,上體育課尿褲子的Elvis。原來,哈兒只是珍妮“失敗者計劃”裡的一位口吃失敗者。這時候他才幡然醒悟,自己自始至終都不是辯論的那塊料。

那一天,在比賽學校的食堂裡,失落的他再一次因為口吃沒有吃上自己喜歡的披薩。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在那次比賽之後,醉酒的他在珍妮面前失態地發洩了自己的憤怒。他放棄了辯論,但一段時間過後仍沒有放下珍妮。他拿著自己偷來的獎盃去珍妮的學校向她道歉,並想挽回他自以為曾經擁有過的感情。但珍妮的冷漠讓他的幻想徹底破滅,在她毫不留情的身影后,是哈兒那永遠無法順利說出口的讓他難堪的殘念。珍妮當初對哈兒的邀請讓他落魄的生活變得不再一樣,但現在看來卻更像一種成功者對失敗者的永久性無情傷害。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面對這種傷害,哈兒的選擇是,主動反擊。

這時候,電影越來越像一個讓人振奮的勵志片。哈兒在徹底挫敗之後在乾洗店找到了當時在辯論賽莫名發揮失常的本。故事開頭辯論失利的完美辯手本再次出現。哈兒想讓他幫助自己贏得辯論賽,他要拿到冠軍,要成為學校的下一個傳奇。這時候他選擇辯論再也不是為了誰的的話或者向誰去證明自己,而是完全為了自己去全力投入辯論當中。本就像教練一樣訓練哈兒,給他傳授經驗,讓他在樓頂上吶喊以鍛鍊自己的膽量。雖然最後仍然改變不了頑固的口吃,但是越來越自信的哈兒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辯論方法,那就是唱著辯論,用唱歌的方式去把觀點表達出來。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就這樣,哈兒又回到了辯論比賽當中,並且還帶著前明星辯手本。

終於,哈兒以自己獨特的辯論方式成功地說出了自己的開場白。正當故事進入高潮之時,勵志故事戛然而止。哈兒沒有接受家庭式教育,本整天在乾洗店工作,兩人因此被取消了參賽資格。口吃哈兒的辯論賽還沒來得及好好開始,便已告結束。

這是一種反類型片的設定,辯論賽的結果讓人遺憾,它讓我們看到,努力之後,成功也許並不會出現。這似乎也讓哈兒的所有努力都失去了意義。幾乎所有以弱者為主角並且帶有勵志色彩的電影都會以大圓滿作為結局。但本片卻從不同方面上一遍一遍地強調了哈兒的失敗者身份。他身材瘦弱,整日被哥哥欺負;他的家庭破裂,再婚之後的母親仍然再次離婚;他的口吃問題讓自己成為異類,在學業和生活上都黯淡無光。唯一讓他生活產生色彩的珍妮,卻讓他自己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敗者處境。沒錯,電影的主角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失敗者,就算他最後竭盡全力想在辯論賽上去尋找人生的動力的時候,導演也沒有給他這機會。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這種現實,免不了讓我想起了高考。

對於家境一般的大多數人來說,高考,是一座必須懷著敬畏之心所面對的獨木橋。人們會不斷地從橋上跌下,這便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今年的高考過後,聽聞一位女生在考完語文後跳樓身亡。努力過後會是成功嗎?

不一定。

也許是死亡。

如果在幾年前,聽到考後自殺事件後我或許會輕鬆地說,高考失利沒什麼,我肯定沒有那麼脆弱。我甚至還會鄙視自殺者。但現在,經歷的更多,瞭解的更多,也許自己根本無法明白當事人的身心處於何種環境,自身能夠控制的能有多少。那麼,該如何挽救這種遺憾的結果呢。如果時光倒流,在考前我有機會為她做什麼的話,我所想到的也許便是推薦她觀看這部《火箭科學》。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電影主角口吃的哈兒雖然從頭到尾都在經歷失敗,但重要的是導演讓我們看見了一個具有生理缺陷,因各種因素,人生可能無望的少年在努力過程中對於人生意義的一次轉變。人生或許並不能夠讓我們改變某些事,但我們絕對有權力去嘗試去努力,努力成為任何我們想成為的人。“表達失敗”,這是這部電影讓我最喜歡的地方。它並不是讓人麻醉其中的勵志雞湯,它所展現更多的,是生活中不完美並且難以改變的現實。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到了具有缺陷的主人公在這種現實裡的成長與改變。他雖然沒能贏得辯論賽,但他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他最後的“反擊”讓珍妮佩服,他擁有了與本的友誼,他對自己的口吃問題更加坦然,他可以毫不膽怯地帶著口吃向他人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拋除世俗生活中人們所定義的帶有功利性的成功概念,在逆境中,他已然成為了贏家。

雖然在辯論之路上的努力似乎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但是,也許在多少年後,他所經歷的一切以後都將成為回憶,並具有了某種意義。重要的是,這些回憶在時光中會變得越發溫暖和美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電影結尾,在被取消參賽資格的那天晚上,他帶著自己的嚴重口吃,終於要到了自己喜歡但之前從沒有成功要到的——披薩!

高考失敗又怎樣?最終你會得到屬於自己的“披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