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弘一大師說:“量大好做事,樹大好遮陰。”所謂的“量”,指的就是人的胸懷。人們之所以會遇事心態不穩,容易生氣急躁,無非是覺得人生太苦,而自己又不願意承受這樣的苦楚。其實,苦與不苦,是由心定,自心量大,無所謂苦;自心狹小,一句話都承受不了。

所以說,一個人能否擺脫心中的苦厄,成就一番事業,博得別人的美譽,往往在於他能否放寬度量,有沒有學會寬以待人。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一位年輕力壯的將士仗著自己武功高強,總是橫行鄉里,肆意妄為。他在與人較量時慣用的招式就是:用各種方式先激怒對方,逼著對方先出手,然後,趁機觀察對方的漏洞,一旦抓住對方的弱點,就迅速攻之,一舉擊敗對方。

在當地,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將士,年輕將士早就聽聞老將士的大名,想與其一較高下。於是,便以切磋武藝為名,向老將士下了挑戰書。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收到戰書後,老將士的弟子一再規勸師傅,擔心他因年老不敵年輕將士,勸他不要接受挑戰。可是,老將士卻接下了對方的戰帖,並決定親自出戰。

比試開始了,鄉里的民眾紛紛前來觀戰。年輕將士還是像往常一樣,用各種難聽的言語對老將士進行侮辱,甚至還往他臉上吐口水,想以此激怒他。但任他百般折磨,老將士還是不為所動。

這樣折騰了幾個小時,在一旁觀戰的群眾開始忍不住批評起了年輕將士的品質低劣,覺得他太不尊敬老將士了。年輕將士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也已經摺騰得精疲力竭,沒有力氣和勇氣向老將士進攻了。最後只得灰溜溜地逃跑了。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回來後,老將士的弟子們都氣不過,問師傅為何要忍受那麼長時間的侮辱,不好好地教訓一下那個狂妄自大的傢伙。

老將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大家:“你們可曾看到他和大家的反應嗎?”

弟子們回答說:“他當然是氣洶洶的,大家好像對他很厭惡。”

老將士微微一笑,說:“這就對了,我雖然沒有反抗,而得到的卻是大家的同情和體諒,而他雖然一直都在攻擊,卻終為人所不齒。而且,他在辱罵我的時候,自己的情緒被鎖定在氣憤中,我卻沒有感到絲毫動氣,所以,他是在氣自己,而不是在氣我。從對招的角度來說,他是有,我是無,我的無招卻並不一定輸給他的有招。”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沒有不碰鍋沿的飯勺,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發生爭執和利益上的衝突。因為擔心吃虧而步步緊逼,據理力爭,死要面子,只能使矛盾陷入沒有止境的輪迴,將自己引入苦海。

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爭一時不如爭千秋,能忍一時之氣,適時地退讓一步,反倒處處是出路。

量小之人習慣了只考慮個人和眼前的利益,使得自己終日憂愁煩惱,精神負擔加重,心志迷茫,自然也就難得善果。而量大之人寬容為懷,遇事時心平氣和,從容淡定,眼界高遠,顧全大局,自然也就容易成事。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范蠡在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以共患難,難以同富貴”,於是就放棄了應得的名利,隱退於齊,改名換姓,耕於海畔。

結果父子共力,居然“致產十萬”。後被齊人尊為卿相之後,又覺得久負尊名不是好事,便呈繳相印,盡歸其財,在陶地隱居,安享天年。

而文種則因為貪戀功名富貴,覺得歸隱實在不划算,未聽范蠡的勸告,結果死在勾踐的手裡。

老人言: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一味地爭名奪利實際上吃虧受害的是自己,而淡泊名利、不多計較則是福祿雙全、走向更大成功的良計。

事有利弊勝敗,月有陰晴圓缺,在處理爭端與矛盾時,不妨多看開一點,多忍讓三分。

寬容不是弱者的屈服,也不是強者的恩賜,而是睿智、豁達、博愛,是對生命的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