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英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直作為全球性海軍軍事力量的存在,也打造出日不落大英帝國。當時,英國作為全球海洋霸主也是無可爭議,其經濟和軍事力量都在其他國家之上,其領土面積最高峰達到3550萬平方公里,領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四大洋,大英帝國可謂是環球性帝國,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起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依靠著殖民帝國的宗主國地位,英國海軍也是世界上龐大艦隊,撐起其大英帝國的重要支柱。

英國海軍在歷史上也是相當輝煌,在建造海軍也是不遺餘力,最重要英國清醒認識到自身島國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跟歐洲大陸被英吉利海峽阻隔,危險始終來自海上進攻,這讓英國對海軍重視程度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大陸強國。英國海軍發展也是伴隨著當時國際貿易的繁榮和殖民文化的興起,在英國王室的之下。英國海軍先後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和有著“海上馬車伕”荷蘭,最終登上世界王冠,最終奠定英國海上霸主地位。在19世紀50年代,英國海軍實力超過世界上其他海軍強國總和,處在任何國家都不敢挑戰其噸位的黃金時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海軍地位一直受到歐洲其他國家挑戰,特別在馬漢《海權論》誕生之後,英國海軍很重視潛在威脅,力圖在新形勢下保持著強大海軍重要性和海上霸主地位,打造出“兩強標準”即所謂英國海軍規模超過兩大強國海軍之和。在這時期,英國制定龐大遠洋艦隊的宏偉目標,保持以戰列艦和其他艦艇為輔助的無敵艦隊,最輝煌時期艦隊規模達到230萬噸,其中艦艇總數包括737艘各種戰艦,主力戰艦包括無畏級戰列艦和其他重型巡洋艦攀升至42艘超強規模。可見,英國海軍在黃金時期的實力確實登峰造極。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第一次大戰後,英國實力大大削弱,這導致嚴重後果就是美日海軍的崛起。然而,英國依然在20世紀30年代,海軍再次擔負起英國海上急先鋒,重整軍備大規模艦隊擴張計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海軍保持著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6艘航空母艦,68艘巡洋艦、201艘驅逐艦和護衛艦、再加上69艘潛艇等遠洋艦隊,最可怕之處5艘戰列艦、6艘航空母艦、21艘巡洋艦、50艘驅逐艦正在加緊建造當中。雖然,英國試圖擴張海軍實力,然而依然掩蓋不住本身實力的下滑,特別是美國海軍的崛起都讓其地位迅速下降,真正讓英國海軍迅速凋零則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導致英國國際地位和海外領土喪失,顛覆大英帝國衰亡,最終龜縮在英倫三島。強大的海軍是維繫著大英帝國的支柱,這跟支柱隨著大廈傾覆豈有完卵,最終英國讓出執世界之牛耳的地位。

大英帝國如夢方醒

二次大戰之後,英國海軍實力跟大英帝國時期,根本無法相提並,為保持全球性海軍,英國建造出42型驅逐艦即“謝菲爾德”級驅逐艦,這款驅逐艦在英國海軍財政困難,取消噸位在7000噸左右的82型驅逐艦折中建造噸位相對較小的42型驅逐艦,反映出英國海軍70年代驅逐艦水平,缺乏防空作戰實力,這跟美蘇兩國同時期逐漸定位大洋海軍偏重全方位整體作戰,明顯存在著整體思路落後的局面。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42型驅逐艦一度讓英國海軍引以為豪,但是在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中,42型驅逐艦徹底暴露出存在電子彈射設備和武器系統以及缺乏預警機形成遠程警戒,再加上缺乏中遠程攔截實力,這讓“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直接被阿根廷超級軍旗戰鬥機發射的“飛魚”反艦所擊沉。英國海軍如夢方醒為自己缺乏遠見戰略吞下苦果。此時,英國海軍更加註重區域防空實力,在先手否決43型和44型防空驅逐艦,英國海軍參與歐洲聯合研製NFR-90護衛艦,最終由於各方嚴重分析導致計劃流產。然而,馬島海戰的慘痛教訓時刻提醒英國海軍42型驅逐艦根本不適合未來海空作戰的需求,必須建造新一代驅逐艦接替其的地位。

45型驅逐艦騰空出籠

英國海軍一直打造和維持遠洋艦隊,同時保護未來航空母艦,全方位對抗空中和水面、水下威脅的驅逐艦。可見,英國海軍對45型驅逐艦綜合作戰實力要求非常高,在聯合海軍軍事行動中,保持對航空母艦和兩棲登陸艦區域防空重任,這可能吸取在馬島海戰防空實力薄弱的情況,特別注重防空實力。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45型驅逐艦建造目標和標準:

為航空母艦戰鬥群提供全方位區域防空作戰能力

保持遠程警戒和態勢感知能力

執行海軍遠洋重任

能夠應對未來海上的潛在威脅

45型驅逐艦更重要重任承擔起42型驅逐艦防空作戰重任,也是英國海軍史上的里程碑,挑戰海軍作戰思維,適應遠洋作戰的防空需求,避免重蹈馬島海戰的覆轍,在未來海空聯合作戰中一雪前恥。

45型驅逐艦總體情況

英國海軍對45型驅逐艦更加註重遠程區域防空,採用先進雙面桑普森相控陣雷達,同時在指揮控制和電子系統也是非常先進,其後續艦艇採用美製MK-41垂直髮射系統。整體而言,45型驅逐艦符合英國海軍未來海戰需求,也強於同時期的歐洲其他國家艦艇。作為尖端科技驅逐艦,其自動化程度和動力系統都領先群倫。而且,45型驅逐艦更加註重艦艇隱身性能,通過改變艦艇外形,減少反射雷達面積,儘可能採用圓形和弧形代替稜角,這都讓45型驅逐艦佈局更加緊湊合理,有效減少雷達反射信號。

基本參數:

標準捧水量為5800噸

滿載排水量達7350噸

艦長152米

艦寬21.2米,吃水5.7米

最高速度可達30節

45型驅逐艦是二戰之後,英國海軍建造最大噸位的驅逐艦,確保其海軍仍是世界上最強海軍力量之一,捍衛英國在全球的利益。

武裝裝備情況

  • 防空系統:45型驅逐艦裝備著類似美軍宙斯盾系統的“主動防空導彈系統”,該系統由桑普森相控陣雷達和6×八聯裝Sylver-50垂直髮射系統組成,最大探測距離達到400公里,可同時監視500-1000個空中目標。而Sylver-50垂直髮射系統可裝填紫菀防空導彈15型16枚和紫菀防空導彈30型32枚,這是45型驅逐艦最重要防空武器系統,48單元垂直髮射系統可進行中遠程攔截距離,覆蓋30-100公里保證航空母艦防空需求。目前,英國45型驅逐艦裝填的紫菀防空導彈也是相當優異,在測試其防空作戰實力,10次攔截反艦導彈全部命中。可見,45型驅逐艦強調的防空能力得到驗證。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 反艦系統:45型驅逐艦搭載兩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系統,可搭載8枚“魚叉”反艦導彈,最大射程達到120公里,具備掠海飛行能力,抗干擾能力十分強悍,是目前西方現役最先進的反艦導彈,由於導彈重量僅有227公斤,這也導致其戰鬥機威力不足,再加上飛行速度只有0.9馬赫,易遭反導武器系統攔截。由於,45型驅逐艦分兩批建造,裝備著隱身艦炮也存在著差別,第一批採用1門114毫米的MK-8Mod1隱身艦炮,第二批升級採用MK-45 Mod4型隱身艦炮,最大射程達到117公里,是世界最大口徑艦炮。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 反潛系統:45型驅逐艦在吸取前代42型驅逐艦防控不足,在反潛能力難免欠缺,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飯,也只有英國海軍做得出來。畢竟,英國海軍捉緊撿走的軍費也限制其45型驅逐艦整體作戰實力,裝備兩座雙聯裝魚雷發射管,搭載1-2架EH-101“默林”反潛直升機,缺乏反潛導彈,難免世界其他國家同類型驅逐艦相比較遜色。

45型驅逐艦作為7000噸級驅逐艦,跟中美日三國裝備的萬噸級驅逐艦相比較存在顯著差距,無論在搭載垂直髮射系統,跟055型驅逐艦112單元垂髮系統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96單元垂髮系統,也僅僅是後者一半,這跟亞洲大國海軍逐漸偏重於建造萬噸級驅逐艦也是無法追趕未來海軍驅逐艦潮流,側面印證英國海軍整體實力衰落。但是,歐洲國家防空型驅逐艦中,45型驅逐艦綜合性能也是最先進,這也是英國望眼欲穿未來海軍艦艇的中堅力量。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然而,45型驅逐艦在英國海軍初期建造12艘,最終被削減為6艘,這對英國海軍實力增加相對有限,其45型驅逐艦也是歷經坎坷和波折。截止目前為止,45型驅逐艦總共建造6艘,分別為勇敢、不屈、鑽石、飛龍、衛士和鄧肯號驅逐艦。英國海軍曾經稱霸全球二百多年,可是在近代,英國海軍艦隊規模一再縮減,最終由世界性遠洋艦隊,最終淪落為地區二流艦隊。

大不列顛的海上衛士:英國海軍“全球艦隊”肇始者45型驅逐艦

總結:

英國海軍試圖依靠2艘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和45型驅逐艦重振大洋大國雄風。目前,英國兩艘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已經到位,在未來依靠兩艘中型航母為核心,打造全球艦隊,保證英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地位。作為航母艦隊的防空衛士,45型驅逐艦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45型驅逐艦也面臨著著挑戰,這就是英國海軍始終被國力所限制,導致在建造過程中,服役數量一再縮減,而第三批發展計劃也被擱淺,這都為英國海軍出現防空危機,再加上45型驅逐艦作戰實力究竟有多強也是未知數,這種紙上談兵理論也經不起42型驅逐艦慘痛教訓。而英國海軍想要依靠航空母艦和45型驅逐艦重新站在世界海軍強國的位置,恐怕到頭來也是一場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