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是中國的歷史故事,為什麼讓迪士尼去拍攝?

艾米看電影


花木蘭只是一箇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誰都可以拍! 迪士尼是華特.迪士尼與哥哥一同創辦的動畫製作公司。相信很多80後都看過動畫片獅子王。

迪士尼拍了很多動畫片比如美女與野獸,人猿泰山,愛麗絲夢遊仙境,灰姑娘等等,迪士尼通過對全球各地經典童話故事的改編,也收穫了全球全年齡段的粉絲。早在98年迪士尼就拍了動畫版的花木蘭,票房3億多美元。花木蘭契合美國人的個人英雄主義,帶有女權色彩。希望這個中國民間故事,添加更多的中國元素,通過迪士尼強大的商業影響力,讓世界更多的認識中國。




劉未來的逗比人生


首先因為我們早就有了自己的花木蘭了,劉亦菲不是中國人,早就換美國國籍了!我們在瀏覽器搜索的首頁也可以看到,劉亦菲的花木蘭是歐美片!不是中國大陸!我們的花木蘭票房也就9000萬rmb,國際影響力等於0,和迪士尼的花木蘭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文化產品

然後為什麼不是一個層次的文化產品?

我們不妨先問問,為什麼丹麥不自己拍小美人魚?為什麼沙特/卡塔爾/伊朗/伊拉克等不自己拍阿拉丁?為什麼挪威芬蘭等北歐國家拍不出來冰雪奇緣?為什麼墨西哥不能拍尋夢環遊記?為什麼非洲不自己拍黑豹?為什麼日本人自己拍的哥斯拉沒美國的哥斯拉影響力大?

等等等等

因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不是花木蘭,而是迪士尼,是好萊塢,外有美國文化壟斷,內有各種沈剎,所以我們自己拍就是虧本的投資項目



全網神搞笑


首先是因為動畫片的成功,花木蘭動畫片就是迪士尼拍攝的,並且這部動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為迪士尼拍攝真人版的花木蘭打一個基礎。

其次是因為無版權,花木蘭雖然是中國人盡皆知的女英雄,但是這樣的一位人物並無版權,不僅美國可以拍攝,其他國家也可以拍。

最後是因為中國市場,中國票房市場的千里無需多說,所以將眼光瞄準中國市場,這是迪士尼的發展戰略。以中國文化為背景,以中國英雄為主角,為中國人打造一部商業片,這是一個商人穩賺不賠的商業計劃。





冷泠冰


個人認為,問題如果改成:為什麼迪士尼會拍中國的花木蘭?更容易回答。

2/1984年邁克爾·艾斯納上任之後,嘗試動畫真人化,艾格掌管迪士尼後,迪士尼保持這一傳統,這樣更不容易出錯、迪士尼有動畫角色歷史積累、符合迪士尼‘童話’價值觀,而且花木蘭位列迪士尼‘公主’;

3/2019年中國票房641億人民幣,僅次於北美市場,似乎講述一個第二大票倉的故事,更容易讓第二大票倉和投資者滿意。



用戶101175250686


國內已經有趙薇版的《花木蘭》。迪士尼以動畫電影起家,早在很久以前就製作了動畫版電影《花木蘭》。隨著我們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傳統文化在海外不斷興盛,這才有了迪士尼為迎合觀影群眾,特意翻拍的真人版《花木蘭》,也可以視為收割國內迪粉的舉動。



瀾滄月er


她的身段在我們印象中,更接近仕女圖中的“柔不見骨”,因為她總是出演氣質冷冽的女性角色。迪士尼的要求,他們為了花木蘭這個角色,在過去一年內走遍五大洲進行選角,希望能找到一個英文好又會武術、還要深具明星特質的人選,而劉亦菲是在近千名試鏡演員中脫穎而出的。具備足夠的武術功底,劉亦菲的英文水準也剛好符合迪士尼的選人需求:流利、大方,應對自如。


菜菜放映


中國拍的可能不會受到世界的關注,畢竟迪士尼受眾群挺廣,而中國的電影在國際上還是有很大的侷限,姜文曾經說過,中國的電影只是越來越像電影了。希望中國的電影有一天可以向漫威和迪士尼這樣-走向世界。也希望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多一種責任感,讓國外喜歡中國電影的同時,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有進一步瞭解。


陽光下的松樹


就想末代皇帝一樣吧也是外國人拍攝的,可能有些東西咱們自己不能拍外國人拍出來吧


頂峰彪


拍都可以拍,只不過在大綱、題材、效果、視覺、影響力都沒有外國人成熟,影響力大而已。


哈蘇影視娛樂


這不是讓不讓的問題,是都可以拍,但是中國人沒人拍。記得小時候有個電視劇就是寫的花木蘭。具體名字好像就是花木蘭。裡面有趙文卓,袁詠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